作为大使,常驻阿富汗这类战乱国家是种什么体验?

【本文来自《《万里归途》10月2日票房1.857亿,实现逆跌》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禾几日月:

作为职业相关,看到大睿智的发言,就再多说几句。

前中国驻南斯拉夫潘占林大使于1999年6月下旬回国述职。

7月7日,他接见了潘大使和使馆主要工作人员。

接见后,他留下潘大使单独谈话。

潘大使问:“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我和驻南斯拉夫使馆人员交了一份答卷,也不知道您和集体是否满意?”

他答:“满意,很满意。”

他接着说:“平时往往看不出来,只有在关键时刻,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才显出一个人的本色......”

1975年2月11日深夜,马达加斯加两派严重交火,而中国使馆正处于交火中心地带,属于腹背受敌。

子弹打到使馆大楼,在墙壁上穿了不少洞,玻璃门窗被打碎了,碎片落到地上叮当作响,不少枪弹已打到室内来,使馆院内子弹横飞、呼啸而过,机枪声震耳欲聋。


当时,如撤离使馆,使馆势必完全失去保护,那就要被洗劫一空,使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再者,在枪林弹雨中搬家,显然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

因此,外交官们下定决心保卫使馆,与使馆共存亡。

1990年2月,国内做出在基里巴斯设立使馆的决定,吴钟华受命单独一人去基里巴斯建馆并任临时代办。

当年环境特别的艰苦。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文化生活等于零,物质生活处于半原始状态。

在当今的眼光看,这种条件下的生活,基本上和鲁滨逊荒岛求生的生活,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这个岛上唯一的一个中国外交官,愣是忍住这种极其严苛的条件,在岛上坚持了三年。

以上是三个外交战线故事。我愿分别起名为坚毅、坚强、坚守。

除了这三个故事,我想再说几个事。

阿富汗,战乱国家,常驻这种国家是什么体验?

简单来说,到机场后,被荷枪实弹“押上”防弹车,送到使馆,几年后离任时再被荷枪实弹“押上”防弹车,送到机场。

除必要工作外,外出时间寥寥无几。这些必要的工作,主要也与护侨有关。

最危险的时候,要深入大山深处,和绑匪二换一。什么意思?就是用两个外交官的命去担保一个中国公民平安被从绑匪手中解救出来。

“地狱模式”的阿富汗放下不谈,最普通的领保工作又是什么?

半夜接到海上搜救中心电话,通报载有十几名中国船员的船在风暴中沉没。

过几天又得知一名中国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精神失常,被学校强制送往精神病院治疗。

这一天几个中国务工人员称身无分文,强制要在馆里住宿求收留。刚处理完,那边如法炮制,把腿打断躺门口不走了。

又没几天,有死者家属对工作不满,煽动闹事,抬着棺材就要冲击大门。

还有隔三差五的遣返,每天大量的身份甄别核查…

是你的话,你要怎么应对?

而我所列举的这些,只是每天工作中再普通不过的案例,更离谱、离奇、大型的,在领保中心的数万接案记录里,都鲜活存档。而我们的外交官们,一件又一件,都以最大的责任心去应对解决。

万里归途里的一句台词是“祖国是我们的信仰”,有很多人理解不了,纷纷犯病,指责这部片子拔高、生硬。

而如果让我一句话形容电影万里归途,那必须就是这句。

我对片子的评价是:艺术化表达不影响它背后的真实呈现。

对于一些PTSD患者和不懂装懂只会看表面的人还是那句话:你嫌电影歌颂,我嫌你膈应。

这个世界是有人有追求的,是有人有信仰的。做这一行当的,心里的信仰必须,是人民和祖国。

海高凭鱼跃,井深蛙亦鸣。同样的h2o养出不一样境界的生物,并让他们自由地活着,这正是地球的伟大之处。

我不希望所有人理解这部片子,但希望理解这部片子的人能勇敢且热烈地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信仰。

这就是我这个普通“外卖员”的影评。也是作为一个不入流小V为了一些睿智发言而贡献的又一个五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