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487期文稿:半年亏8亿,知乎守着印钞机要饭

大家好,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欢迎收看第48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8月30日,知乎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月活跃用户超过一亿,上半年收入16亿,但是净亏损超过8亿。作为一个知乎老用户,督工你怎么看待知乎亏损问题?

50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83809

财报显示,知乎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快速上升,去年2.6亿,今年4.4亿,包括云服务和带宽成本。这说明知乎在努力推广视频内容,一个视频内容需要的云服务和带宽是图文内容的几十倍,当然需要花更多的钱。

500

尤其是最近一年,无论在知乎上搜索什么内容,知乎都优先返回视频答案;5个赞的视频答案,排序往往在5000个赞的文字答案前面,逼用户去看视频。但是真打开视频的话,多半还是一个用合成声音读文本,再随便配了几张毫不相关的图,完全没看出视频的价值。因为这些视频本来也不是用户想发的,而是知乎用“一键生成视频”功能诱导用户做的。知乎的视频部门为了在公司内部刷指标、冲业绩,已经完全没下限了。

但是,至少在现阶段,视频是最不适合知乎这种网站的内容。知乎做视频,主推视频,说明决策者已经被之前的亏损吓傻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茫然无措地抄袭其他平台的最新成功经验,结果就是一年比一年亏得多。去年全年亏8亿,今年上半年就亏8亿。

我在374期节目说过,现在大多数视频,提供的是低密度信息流。哪怕是我这种语速超快的人,一分钟也就是读350字,再配上几张静态网页也能提供的配图。而正常阅读的话,普通人一分钟读600字很容易,稍微训练一下,大多数文章都能以每分钟1000字的速度读下去。所以如果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视频不如图文。

视频更大的问题是在信息上不透明,不利于搜索,只能通过标题和关键字提示内容,就算某个优秀视频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回头想准确定位这一段内容也麻烦。我现在做视频,第二天一定会在视频公众号发出全部文案,就是担心有需要的观众搜索不到。

500

当然视频也有优势,适合打发时间,适合煽情,适合主播展示自己的甜美声音和歌舞能力,但这些东西和知乎没关系。知乎花了很大的成本增加视频内容,是准确地回避了自己的优势,越是努力,亏损越多。

督工你说知乎回避了自己的优势,那你认为知乎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知乎是简体中文互联网唯一能稳定生产高密度信息流的网站,而且大多数有效内容是方便搜索的高密度信息流,可以以让创作者之间频繁交流,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现在知乎之外的的简体中文互联网平台,扣除影视区和音乐区,一半的有效信息是从知乎转移内容或者邀请作者生产。而另外一半内容,大多数也不是原创,而是从英文互联网跨越版权壁垒搬过来的,用主播的声音和表演能力稍微包装一下就上线。如果没有知乎,简体中文互联网生产逻辑信息的能力几乎要退回前互联网时代。

500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对知乎这些高密度信息不满,觉得三观不正,端着架子写作的太多。但现实是,简体中文互联网上,没有任何一个网站能提供知乎十分之一的信息流,所以知乎就算愚蠢到搞垃圾视频,还是能拥有一亿月活跃用户。

有一亿活跃用户当然是好事,但知乎是一个企业,还需要赚钱。督工你认为知乎应该怎么赚钱呢?

不同的网站应该赚不同角度的钱,知乎应该严肃考虑,自己在内容创作生态中是什么定位。

前面说了,知乎的最大优势,就是生产有逻辑链条的高密度信息,然后通过观点相互碰撞,给观众提供相对客观的内容套餐。所以知乎不可能通过纯粹的流量和煽情来赚钱。这就像饭店如果定位是量大管饱、干净卫生的连锁快餐店,就不要指望把套餐放到大盘子里赚商务宴请的钱。

更近一步说,知乎也不是一个自己做饭菜的企业。知乎作为一个互联网服务平台,是通过整理话题,提供存储空间,保护版权来营造内容生态的。如果还是用餐饮行业作比喻,知乎更类似于一个餐饮园区,可以收房租,也可以给具体的饭店提供冷链配送服务,但不能总惦记着自己做饭赚钱。

所以,结论就很清晰了,知乎要像餐饮园区那样“收房租”,公开透明地给企业参与话题讨论提供便利,提供曝光度,最合适的话题就是产品评测。知乎做了这么多年,有上亿用户,赚不到产品评测的钱,只能说明运营团队的思路想歪了。

如果我有三年时间运营知乎,肯定要针对市场上每个新产品,或者每个能影响实际采购的新技术开话题,鼓励用户来发表意见,而不是羞答答等观众提出话题,再假装把热度提上来。

然后,知乎应该公开对各企业发出邀请,如果各企业希望在热门话题下介绍自己的产品细节,或者反驳主流的质疑和贬低,也欢迎来写自己的回答。知乎可以收费给企业一个较高的推广位置,保证每个进入话题的人都能看懂企业发言。至于说企业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发言扭转舆论,那就是自己的事情了。

现在知乎其实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只是太羞涩,太遮遮掩掩,不肯公开宣称自己要赚产品评测的钱,甚至都没搞清楚自己内容的基本传播模式。知乎内容的基本单位是回答,不是提问,普通用户甚至不关心是谁提出了问题。只有优质的回答才能把制造用户关心的热门话题。现在很多企业到知乎花了钱,买了推送,但只是把相关问题推到热榜上,自己并没有积极利用优质回答传播观点的意识,注定和知乎一样赚不到钱。

从财报来看,知乎虽然半年亏损8亿,但还是炫耀自己有盈利希望,因为二季度的付费会员收入同比增长75%,上升到2.7亿,是最主要的一块收入。现在知乎的编辑拼命推广付费内容,放一小段煽情和擦边球文字,强行塞到热门话题的热门位置,希望用户为了看完整的内容付费。

500

这个操作更反映了知乎运营团队的愚蠢。因为知乎最大的长处是提供优质内容,吸引普通用户来知乎搜索产品评测内容。如果收费的内容是真优质,那知乎等于收了自己一笔广告费,削弱了内容生态。如果收费的内容不是优质内容,那就更愚蠢了,用户只会受骗一次。与其到知乎来交会员费,看编出来的二流小说,还不如去网络书站充值,起码网络书站尊重用户的智商。

从知乎创建到现在,知乎有很多作对的地方,比如说鼓励制造高密度信息,鼓励不同观点相互碰撞,公平展示,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搜索引擎功能。但知乎运营团队从来没有正确用过影响力,说明团队骨干必然根本不理解过自己的网站。我甚至怀疑,主持运营的人根本就没作为普通用户用过知乎。如果不把这些人完全换一遍,知乎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亏损,闹更大的笑话。

当然这也不是知乎自己的问题,国内的基础环境也不利于知乎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里我要再回顾一下374期节目,我在复旦大学做关于传媒的演讲。当时我说,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制度,要求所有收费推广内容,都必须在显著位置声明。而且要像税务局那样,定期对所有平台,所有媒体,所有大V查账,要求每一笔收入对应到每一个商业合作内容。如果拿不出事先备案的合同,如果某条内容属于商业合作没有标明,轻则罚款,重则封号。

500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承认媒体是一个赚钱的行业,可以允许钱影响内容,但不能允许财富暗中影响内容。国家如果不营造类似的内容生态,就不能指望个别媒体甚至个别平台靠自觉来改变风气。

现在中国就是缺商业化内容运营规范,所以企业的公关部门总想投机,把花钱买的内容伪装成客观内容。而不是老老实实研究自己的产品,和用户平等交流,表达自己的真正的优势表达。

在这种商业气氛下,知乎也只能迎合企业的需求,出售热榜话题,鼓励企业收买的大v来发内容,或者在内容上拉偏架。这实际上把黄金卖出了薯条价格,浪费了最有价值的回答位置。薯条那点收入肯定养不了运营你团队,所以知乎只能找股东编造更离奇的故事,拙劣地学习其他网站的长处。视频时代,随便模仿其他网站是要砸钱的,这就是上半年亏损8亿的原因。

500

如果只是烧股东的钱,东施效颦,往秃头上面刷黑墨水,那还算不算最差的结果,无非是亏损,亏到开窍为止。最要命的是,现在知乎赚不到钱,不仅要胡乱折腾,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营造的内容生态是否有价值。

前面我提到,知乎的定位,类似一个餐饮企业园区,而在知乎创作优质内容的大V是入驻园区的饭店,两者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大v越火,知乎的相关话题就越热,回答推荐位的商业价值就越高。但是在知乎连续亏损对股东之后,知乎的运营团队似乎一直在担心创作者抢走自己的内容主导权,总是想尽办法不让观众看到自己关注ID的动态。

过去知乎有个全网独一无二的优势,点赞即推送,不仅让观众看到自己关注的人写了什么,还可以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关注的人在推什么内容。现在知乎不能通过产品评测光明正大赚钱,只能在内容上拉偏架,所以开始恐惧自己之前制造的内生态,想方设法不许观众看到自己关注的人给谁点赞,甚至连回答都不一定推送。这就像餐饮园区入驻的饭店生意火爆,老板不是把剩下的保留用地租出去赚钱,而是强行建立一个推送菜单,挡住各个饭店自己的招牌,通过推送菜单赚快餐提成。

如果这样的经营思路持续下去,知乎的长期问题不仅是亏损,还有内容生态逐渐崩溃的危险。就现在运营团队的水平,只要有一个体量能达到知乎十分之一的竞争者提供高密度信息流,知乎就会在一年内崩溃,之前烧掉的所有投资都没有意义。在中国大环境允许竞争者出现之前,知乎最好做深刻反思。

知乎的话题说完了,提醒各位观众点赞投币,接下来分享9月份的其他消息。

9月1日上午,浙江省运会女足比赛,丽水和湖州两个地级市之间对抗,结果是44:0,创下了中国正规足球比赛的比分记录。因为没有现场直播,所以很多人怀疑是打假球或者消极比赛,新华社为此派出了记者调查。

500

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24557&sid=11

调查结果显示,从头到尾两个队都认真比赛,没有因为实力差距大就放水,44:0只是因为实力差距过大。

进一步调查显示,湖州作为30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2010年因为凑不出11个踢足球的女性,放弃了省运会女足比赛。这一次湖州市级体育机构还是凑不出球队,委托下属的德清县招募了一些普通学生来参赛,而对手的丽水市是体校女生,所以产生了碾压效果。

丽水市的女足队虽然是体校生,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运动员。从2010年第十四届省运会开始,浙江省就规定,到省队及更高级运动队试训过的运动员,以及大学招募的运动员学生,都不能参加省运会。所以这次是丽水市凭借更强的群众体育基础碾压了湖州市。

湖州市和丽水市的总人口差不多,但经济规模差很多,从政府财力来说,湖州每年有400多亿,而丽水市只有164亿。湖州人均GDP超过十万,而丽水市是浙江最后一名 ,人均不到7万。但是也不能说丽水像拉丁美洲那样,穷到年轻人只能靠运动离开贫民窟的地步。所以只能说丽水市在群众体育方面做得更好,更值得其他地方学习。

在44:0比赛的第二天,新华社报道刚刚开学的云南红河州屏边县湾塘湾塘小学,536个学生,没有一个戴眼镜,其中20%的学生双眼视力达到2.0。

http://yn.news.cn/reporter/2022-09/03/c_1310658864.htm

这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校长总结经验,说每天要求学生户外运动3小时,其中一个小时是课间休息时间,所有学生必须离开教室;一个小时是专门的体育课,体育老师不够,就让其他科目老师兼职;还有一个小时是晚饭前的自由活动。

多年运动效果积累下来,证明青少年户外运动就是能消灭近视眼,也必然会改善下一代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另外成绩显示,湾塘小学考试成绩全县第四,并没有因为多运动就影响文化课。希望国家能拿出医保基金给这所乡村学校增加体育设施,给校长发一笔能震撼全国的奖金,让全国教育系统都知道,消灭近视眼可以立功受奖,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就应该升官发财。

500

睡前消息节目之前经常关注分级医疗问题,最近有两则新闻值得关注。首先是海南省公布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宣布三到五年内,取消三级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一切常见病都要到基层医院分诊,然后再由医生决定是否去大医院。以后享受廉价医保服务的同时,就要逐步接受医保体系对就医自由的限制了。

另一个新闻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在温州市推行“超声下乡”,就是给基层医生提供便携超声设备,用来辅助诊疗。这虽然不能替代大医院的精细检查,但也明显提高了基层诊疗的质量,用机器代替了一部分经验判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449711024829896

http://www.eeo.com.cn/2022/0909/557136.shtml

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看,医保基金要想不破产,可行的改革方向已经很明显了——分诊给大医院减轻压力,科技给基层加强能力。

接下来是两则来自武汉的消息。

最近几年,在大城市拿地最疯狂的房地产商,往往是中央国有企业,比如说保利和华润。8月31日,最大的房地产央企保利忽然在武汉进行疯狂抛售,把1.85万的房价降到1.27万。

500

https://www.guancha.cn/ChanJing/2022_09_07_656906.shtml

结果,首先冲过来的不是买房的人,而是地方房管局和老业主,愤怒指责保利怎么可以不顾社会责任降价。9月2日,保利叫停了商品房销售,承诺最近低价卖的房一律退钱退房,而且公开道歉。这个故事基本说明了房子降价的阻力在哪里。如果我们的社会总是对这些内部摩擦力搞妥协,将来内地城市很可能在更低的层次上遇到香港当前的问题。

500

另一个武汉新闻,是原常务副市长袁善腊被开除党籍。袁善腊虽然做到省会常务副职,但是在全国都有名气,是因为十年前湖北首富兰世立实名举报,说就是这位副市长组织黑社会,给湖北的企业放高利贷,导致我的企业破产。

https://news.sina.com.cn/c/2022-09-07/doc-imqqsmrn8155790.shtml

2011年,湖北省纪委监察厅宣布,调查显示袁善腊副市长是清白的。2013年兰世立出狱之后再次公开举报袁善腊。2014年袁善腊表示“东星航空破产案中,我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不是我个人有什么失误,但最后是我一个人承担了最大的压力,很心寒。这件事促使我下决心,坚决辞职。”

我理解,袁善腊这段话表示,该负责的另有其人,但不屑于指出是谁。

上周9月7日,又是湖北省纪委宣布,袁善腊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与他人串供堵口,对抗组织审查,开除党籍,移交检察院起诉。他的罪名最后一条是“利用“影子公司”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大搞“期权腐败”“隐形腐败”。

我们可以期待兰世立出来对这段话做具体解释。

同样是9月7日这一天,郑州市发出文件,《大干30天,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保交楼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9月6日之前全市的楼盘都开工。其中最有趣的一条措施是:税务部门要对不配合复工的房地产企业进行偷漏税核查。审计、税务等部门要积极将问题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进行打击处理。

500

500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2-09-08/2457331.html

9月13日,郑州市再次放出好消息,想说服所有人对郑州房地产有信心。郑州市金融工作局宣布,郑州将紧抓货币化棚改机遇,与国开行签订了3000亿元的融资协议,其中1600亿元用于棚改贷款,未来将收购现有安置房、发房票来缓解开发商流动性,促进全市安置房全面复工,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

想靠政府直接收购来托住房价的省会,不只是郑州一家。9月8日,国有企业济南城市发展集团宣布,在城市核心区收购住房做储备,初期准备先收3000套。

50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839852601948889

8月24号的时候,有租房平台公布了《2022上半年重点50城租售比调查研究报告》,济南买一套房,要52年才能通过收租拿回本金。换句话说,如果政府收房用于出租,收一套就亏一套。如果政府将来不能把这3000套房子加价卖出去,国有资产流失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50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010478667200108

9月7日,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根据营业收入,第一名是京东,第二名是阿里巴巴,第三名是搞石油化工的恒力集团,第四名是正威公司,主要是收购各种工业资源做投资。第五名是华为,第六名是腾讯,第七名是碧桂园,第八名是联想,第九名是万科,第十名是荣盛。

500

http://www.eeo.com.cn/2022/0907/556756.shtml

和上一年相比,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了9.13%。但是资产总额下降了17.92%,其中碧桂园1.95万亿元资产,还排在资产总额第一位。这似乎说明,民营企业已经决定全面退出房地产行业了,要压缩土地资产。以后如果政府还要托房价,还要继续搞土地财政,只能是由央企和地方国企来接手。

之前我们介绍过山西人口小县要压缩编制的新闻。9月7日,山西人口不到十万人的石楼县宣布,由一名县委常委同时担任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另外三个副县长分别兼任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局长、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县民政和人社局局长。从名字就能听出来,这不仅仅是压缩几个局长编制的事情,还合并了规划局和资源局,农业局和水利局,民政局和人社局。另外,县委和县政府的办公室合并,文旅局并入宣传部,司法局并入政法委,都不单设机构。这可能是其他人口小县改革的一个参照案例。

50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880869 

地方政府限制本地公务员参加上级单位的遴选,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是在人民网上公开争论,还比较少见。安徽无为市的乡镇公务员8月25日到人民网投诉,说想参加省级单位的公务员遴选,但是当地政府说,每个公务员只能参加两次遴选,而且要间隔两年以上,希望有关部门介入。

500

无为市的上级是芜湖市。9月6日,芜湖市委正面回复,说我的确有这么一份地方规定,但事出有因。一方面是避免公务员逢试必考、长年备考导致无心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规范报名的方法把好第一道关口,为上级部门输送有用人才。

500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817690

放下这条新闻,另一条兰州的消息观众应该都听说了,兰州公交公司宣布,2017年以来,一直承担社会责任,保持1元低票价,所以收入早就覆盖不了成本,靠贷款生存。现在贷款39亿,负债率72%,没法再借钱了,所以要求职工以个人名义帮单位贷款,公交公司才有钱发工资。

500

500

https://www.sohu.com/a/583799264_121332524

无为市和兰州市,两条消息看似毫无关联,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深层原因——终身雇佣制。单位不允许员工参加其他单位的招聘,要求员工帮老板垫钱,这种事情在正常的企业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客观上就是很难落实,因为员工可以一走了之,你再禁止也没用。

只有在实际上实行终身雇佣制的地方,公务员或者国企员工才会被类似的不公平条款折磨,因为领导知道你舍不得终身雇佣的好处,不会主动辞职,所以才会提出资本家都不好意思提的条件。至于说加班不加钱,天天拿手机拍小视频配合上级搞形式主义,那都不值一提。

所以,我一方面理解这些基层工作人员的难处,另一方面也想对他们说一句,世上没有两面占便宜的好事。要了终身雇佣制的安全感,就必然要在某些方面失去自由。现在考公务员,考国企编制的人,往往都说自己是“考编上岸”,我想提醒一下,岸上虽然没有鲨鱼,但也有别的威胁。而且从上世纪90年代的经验来看,上岸也未必不会重新掉进水里。

9月9日,中国驻德国汉堡港总领事到车站欢迎今年第一万列中欧班列,日期比2021年提前了10天。看来乌克兰危机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不算大。

500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911/c1002-32524116.html

9月9日,人民网引用包头日报的报道,《一场特殊的早餐会》,市委书记和市长带上其他主要干部,约当地主要企业负责人开早餐会。人民网用一句话总结这种会议的本质——“把最能解决问题的人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一起。

500

http://nm.people.com.cn/n2/2022/0910/c347186-40119545.html

媒体很快发现,这种早餐会不是包头市独创,而是近期全国积极推广的一种政企交流模式。上到省级,下到县级,都有全面推广案例,福建三明市甚至有文件,要求把周末的政企早餐会变成常态化的制度。现在人民网带头宣传,似乎说明最近的经济管理思路又有变化。

https://news.ifeng.com/c/8JCNtZccEwS

人民日报9月8日宣布,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再加上其他几个部委联合下发了一份文件《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

文件提出了几个具体目标

500

http://cpc.people.com.cn/n1/2022/0908/c64387-32522072.html

一是鼓励和支持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就业创业;

二是鼓励和支持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到民族地区就业创业;

三是促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从新中国建国开始,地理书上提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一般总结为整体混居,局部聚居。现在看来国家要主动打破“局部聚居”的格局了。

最后,提醒各位观众,“蛋卷俱乐部”每周都收集优质观众反馈,汇总之后分发给会员,欢迎加我们的企业微信,一起创作更有趣的内容。487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