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在京东找到新增量

500

  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各行各业仍然感受着任正非所说的“寒气”。从宏观指标来看,许多消费者捂紧钱包、能省则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 0.7%;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63007亿元,增长3.1%。相比前些年的高歌猛进,疫情影响下的社零数据表现平淡。

  不过,从下半年起,国内消费市场开始好转。今年8月,全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4%;前8个月的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7%。随着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的商业活力恢复,一些行业开始触底反弹;向来充当中高端消费风向标的美妆,正是其中之一。

  上个月,欧莱雅、拜尔斯道夫、LVMH等美妆巨头相继公布半年报,销售额均实现同比两位数百分比以上的增长。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是这些公司业绩复苏的关键因子之一。

  以欧莱雅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包含中国大陆的北亚区销售额同比增长10.5%,合并报表增长20.3%;整体销售额反超欧洲,成为欧莱雅全球最大市场。其中,以兰蔻、赫莲娜为代表的高端子品牌销售额猛增,是欧莱雅业绩向好的重要因素。

  各大美妆品牌上半年业绩强劲,与经营策略的适时调整直接相关。

  兰蔻方面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表示,上半年整个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市场十分低迷。

  他们同时注意到,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信任度和知名度更高、市场排名更靠前的产品。针对这一变化,兰蔻的应对举措是,保持对支柱型老产品——比如小黑瓶和菁纯面霜——的投入,同时对新品更加审慎。

  “我们会考虑新品所属的整个品类是否有前景,以及能否带动其他产品一起成长。”兰蔻相关负责人称。

  不过,这并不是说不做新品,而是要把新品的投入回报比尽可能最大化。在线上渠道,兰蔻推行少而精的新品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京东为例,兰蔻围绕情人节、七夕等营销节点,与站内新品推广主阵地京东小魔方合作,推出多款唇膏、精华礼盒,销售表现均超预期。其中,今年2月上旬发布的“黑桃红心”丝绒限定唇膏礼盒打破美妆历史新品成交纪录,情人节期间登顶京东美妆品类销售品牌榜TOP1。未来几个月,兰蔻还将发布更多新品。

500

  另一方面,欧莱雅在7月的消博会上携Prada和TAKAMI两大品牌首秀,并联手Prada开发高端美妆,未来将引入中国市场;雅诗兰黛旗下高端洗护品牌艾梵达8月在上海开出新店;LVMH已在海南注册全资子公司,6月底完成首批香水化妆品进口。

  由于疫情期间线下商圈客流减少,这些美妆新品的主战场将是电商渠道。除了兰蔻,各大品牌都在调配线上线下营销资源和货品储备,为下半年的新品发布蓄势。

  美妆品牌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让电商平台获得新的增长动能,也为后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整合自身优势资源,让美妆及其他品类的新品完成“从1到100”的跃升,正成为电商行业的竞争焦点之一。

500

  目前,各大美妆品牌的线上布局均已十分全面,除了淘系电商、京东、拼多多外,抖音、快手等新兴渠道也有覆盖,多渠道运营成为行业惯例。

  不过,在新品发布方面,美妆品牌并非在各平台平均发力。近两年,对于那些更有潜力的优势平台,他们往往会投入更多资源和更大精力。

  以兰蔻为例,它很早就进入了电商渠道,在多个平台进行布局。近年来,它将京东旗舰店作为运营重点。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首先看重的是京东的物流。

500

  “我们当时围绕七夕做‘礼遇季’营销,许多消费者下单是为了送礼,京东提供的物流服务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上述负责人称。

  随着对京东店铺运营经验的累积,兰蔻开始意识到京东的另一个独特优势:尚待开发的男性用户群。

  京东以3C数码起家,至今仍是最核心品类之一;这一SKU品类结构投射到用户侧,就会让男性用户多于女性。近年来,随着美妆、服饰、日用等品类的扩张,京东的用户男女占比趋于平衡;但在旁观者眼中,京东的男性用户占比仍然显著高于其他电商。


  从消费惯性和平台氛围角度考量,电商平台的男性用户越多,美妆商家的营销ROI(投入产出比)就会越低,品类就越不容易发展起来。但随着美妆市场步入成熟期,各大品牌在女性用户中的渗透率接近饱和,男性用户开始显现出更大的拉新价值。

  另一方面,男性美妆需求也在膨胀。在“悦己”文化的影响下,许多男性开始将美妆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出门之前化妆不再是女性专利;而在重要节日为女伴购买美妆礼盒,也是一种新的时尚。

  兰蔻从2021年起明显加大了在京东小魔方的运营强度,连续推出多款新品,除了提升销售额外,也吸引了更多新用户。据统计,大促期间,兰蔻京东旗舰店的男性用户占比约为30~40%,而其他平台店面约为10%;全年来自京东的新用户占比接近70%。

  除了直接拉动销售外,男性消费者还会通过赠礼等方式,让更多人购买美妆新品。“对于兰蔻而言,相当于带来了两部分客户:一部分是买来送礼的人,另一部分是接受赠礼的女性消费者,她们会对品牌和产品有进一步的认知。”兰蔻相关负责人称。

  上述负责人透露,兰蔻下半年将围绕双11等节点发布很多新品。此外,他们也在尝试在情人节、520、七夕等节日之外,选择更加常规的日期发售新品,比如今年9月的中等规模的促销活动等,从而让全年处于推新周期中。

  不少用户也发现,以前在小魔方发布新品的品牌以3C为主,但到了2020年之后,小魔方的商家品类明显增加,比如之前从没有合作过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一些奢侈品牌。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面对不断增长的新品矩阵,尤其是那些自己不甚熟悉的新品类,电商平台怎样才能接得住、服务好?

500

  将追求密集爆发的传统品牌发新模式升级为“新品全链路”,成为京东小魔方的变革之道。

  在上线之初的摸索阶段,它主要以站内资源置换、流量倾斜等方式,帮助品牌将新品打造为爆款。这种相对简单的运营手法,获得了不少商家的青睐。

  不过,在2021年之后,电商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目标人群开始成为目标人群,比如男性用户之于美妆;消费者的决策路径也在变长,从“曝光-下单”延展为“曝光-种草-试用-购买”。以导流为核心的新品发布模型渐渐失去往日魔力。

  另一方面,品牌对于新品的价值也有了新的理解。除了带来更多销量外,新品往往还肩负着代表品牌呼应消费潮流、设定行业风尚的功能。一款新品倘若无法与消费者产生深层次共鸣,就不能算完全成功。

  在供需两侧的新变化面前,京东小魔方提出了“新品全链路”解决方案,将新品发布细化为反向定制、预热种草、新品首发和续销期四个阶段,以期帮助新品实现全生命周期成长。

  其中,反向定制可拆解为行业洞察、用户研究、仿真测试等;预热种草包括试用、预售、测评等;新品发售主要在新品日展开,通过站内资源进行推广;续销期的工具则包括新品直降、新品排行等。

  基于不同品牌和行业的差异,“新品全链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以兰蔻为例,由于一款化妆品的研发周期长达2~3年,它无法真正做到C2M反向定制;但这并不影响它和平台进行一系列品牌和产品共建。

500

  兰蔻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搭建新品销售模型时,双方进行了大量探讨,碰撞而来的不少想法最终落地。比如,兰蔻在京东小魔方试用频道中上架新品样品,以9块9的价格开售,从而在全面开售前更精准地定位目标人群。

  此外,兰蔻将整个新品的销售节奏大幅延长。“在正式发售日之前,我们让新品先上架跑一阵子,这样可以积累更高的站内权重;同时,也搭配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推广资源,感兴趣的用户在站外刷到后,可以来京东购买。更长的蓄水预热,让发售当天取得了更好的爆发。这是我们测试出来的比较有效的一种策略。”

  在新品发售周期内,京东小魔方也在提供多维度的助力,比如根据产品定位,推荐给京东PLUS会员等转化率较高的用户;或是在情人节等特殊节点之前,将新品更多地推给有购买礼物需求的男性用户,以提高品牌蓄水的释放效率。

  从过往活动来看,在“新品全链路”的助推下,活动期间兰蔻京东旗舰店的日销售额增长10倍以上。除了新品外,其余SKU的销量也有明显提升。

  “新品全链路”的成功,反衬出传统品牌发新模式下的“饱和轰炸”已经失效。

  在传统模式下,品牌在推出新品时,需要集中海量资金和资源,在某一两个渠道和时间段进行密集曝光,以求覆盖尽可能多的潜在消费者。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互联网,这套玩法成就了许多爆款,也被大量品牌所效仿。

  但如今,随着流量和注意力日益昂贵,上述模式的效能正在不断下滑,甚至还会因为过度曝光而带来负面效果。这一弊端在互联网营销中格外明显。

  从行业趋势和消费喜好洞察出发,以细水长流的方式浸润消费者心智,发掘、激活并留住新用户,是“新品全链路”模式的创新之处;它对于资源的精准投放和精细运用,有助于企业降费增效,是品牌纷纷把新品发布放在京东小魔方这样的渠道上的重要原因。

500

  在上新爆发期过后,怎样给新品带来长期销量,同样需要品牌与电商平台的共同探索。

  以“新品全链路”为例,在新品首发当天之后,又设置了长达30天的续销期。在此期间,平台将借助新品直降、新品排行、超级新品腰带、搜索通栏等运营工具,帮助品牌长线销售。

  在续销期内,平台将打通整个京东的底层生态,促进新品销售。这包括给新品打标,最头部新品打超级黑标,正常更新迭代的新品打绿标。打标商品可以获得更好的曝光,吸引更多流量,从而在爆发期之后获得更长的续销期。

  今年9月,在行业发布新品旺季,京东小魔方启动贯穿全月的全链路递进式营销活动,从趋势发布、内容蓄水直至新品首发,助力双11大促期间的新品续销和爆发。期间,华为、小米、JBL、兰蔻等百大品牌新品纷纷上线。

500

  另一方面,品牌也在思考如何实现长期销量上涨。

  兰蔻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希望将平台公域流量转化沉淀至品牌私域,比如会员体系;同时利用公私域触达工具,提高客户30天内复购率,并拓宽购买品类。

  “像我们这次推出的塑颜精华,其实并不是一次性的限量版,而是一个长线建设品类。经过这一次的新品合作后,它的全年销量占比都会维持在稳步上升的节奏。”上述负责人称。

  除了兰蔻这样的美妆品牌外,“新品全链路”的推新方法论同样适用于其他品类。它在四个环节的基本动作,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的新品发布需求。

  目前,国内主要电商平台都在尝试踏出舒适区,向此前并不熟悉的品类拓展。对于头部电商而言,在扶持新品的过程中,流量和用户并不难找,难的是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契合品牌需求的“从1到100”方法论。

  让一款新品“从1到100”,不仅要在有爆发期,还需要建立更长期的销售场景和通路,持续带来长尾销量。京东小魔方的“新品全链路”,是经过检验的成熟模式之一;其他电商平台也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一位电商从业者向字母榜表示,“新品全链路”反映了平台与品牌共振共生的新路径:平台整合自身能力,输出行业趋势洞察和目标人群画像,从源头上帮助品牌规划和研发新品;并开辟更多种子用户孵化通路,如众测、小批量试用等,为新品蓄积更大声量和势能;在发售当日集中资源推新,并将长尾流量在续销期内释放。

  与之相对应的,品牌也在改变推新策略。它不再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大促期间的资源位上,而是将新品全生命周期成长的理念融入新品发布节奏,通过与平台充分沟通,将营销资源和货品储备更加合理地分散在各个环节,从而带动新品销量和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可以预见,随着推新方法论的进化,京东和品牌在推新各个环节的互动合作将更加紧密。这不仅有助于品牌提振销量、加速复苏,也将为电商平台带来新的增长动能和想象空间。

让未来不止于大 -- 【字母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