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征文第一名的作品《我的县长父亲》,是电影情节再现吗?

网传一张截图显示,9月18日一早,公众号“德州市作家协会”推送了一篇“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我的县长父亲》引起了很多讨论。

500

很多人从这个文章题目联想到,《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中的经典场面——“袁华同学的作文获得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

500

500

500

500

或许是引起了太多争议,目前“德州市作家协会”已经将“获奖名单”那篇推文删除。

500

但是,如果读过这篇原文,就会发现《我的县长父亲》是篇好文章,德州市作家协会也不应该把原文删除, 老县长的故事应该讲给更多人听。

500

从网上找来了原文,大家一起看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山东禹城的于忠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禹城市支行退休干部,他的父亲于志明,是禹城首任人民选举产生的县长。

于忠东在文章中说,小时候是“恨”他的父亲的,就是因为在他小时候母亲突然生重病,可是他的父亲接到口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照顾于忠东的妈妈,而是说“回去也帮不上忙,就不回去了”。就这样,父亲冷漠无情的印象就印到了于忠东幼小的脑海里。

直到多年之后,他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工作日记,才知道那时候父亲是忙着跟村里的村民抢收秋麦和秋种,所以,没办法回来。

另一件“无情”的事情是,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他父亲当年送他16岁的大哥参军了,第二年又送他的二哥入伍。

后来有多次他的哥哥和亲戚,本可以通过他父亲打招呼得到更好的工作安排,但是都被他父亲拒绝了,被家人认为是“一根筋”。

他的父亲多年带领当地百姓治理沙碱地,扩大当地的耕地面积。

500

公众号“山东省禹城市政协”曾在今年8月3日发文介绍过这位老县长:

年初,在采访中,有幸读到了一位老县长的“129本工作日志”,日志真实记录了他从1951年到1985年, 34年的工作历程,虽历经70余载,泛黄的纸张上隽秀工整的字迹仍清晰可见,而且日志的每一页都有页码、每一本都有编号,一本本一摞摞捆放整齐。

这位老县长名叫于志明,1929年生于辛店镇东于村,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入党。曾任禹城“王寨区”区长、县民政科科长、宣传部长、禹城六区区委书记,1955年10月年仅26岁的于志明成为禹城县第一届人代会选举的县长。

500

(于志明同志)

年幼时,于志明经历过辛店惨案,目睹过日本鬼子的暴行,更是深受亲人加入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影响,这一切都笃定了他一生初心如磐跟党走、披肝沥胆为人民的坚定信念。

500

(于志明同志的129本工作日志)

翻开于志明一本本的工作日志,从麦田串种棉花到帮助村民抬粪施肥; 从抗旱防涝到和农民一起生产自救;从深入基层调查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到改造盐碱涝洼地......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砥砺前行的过程,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

“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深入群众,抓住问题就解决问题,当群众的学生、也当群众的先生”

“为了让社员欢度公社化后的第一个春节,应将物资迅速发放到户,要求干部少吃一点,让群众多吃一点。”

“有些乡抓生产,关键抓的不够,有的抓打井,有的抓浇麦,歇人歇马不歇工具,提出口号:连干三昼三夜。”

“一月二十四日下午(农历正月初四)在李屯二队平整台田劳动”

“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农历正月初五)在李屯二队平整台田劳动”

“一月二十六日上午(农历正月初六)在李屯一队挖湾泥积肥劳动”

“育苗、植树、造林,牲口、猪也要有个较大的发展。”

“积肥,挖湾泥39086车,街土3114车,已建窑66个,出砖的七个,地瓜育苗,12处社已上炕,88处社开始动,看地瓜有所增加,光十里望大社增到5000斤。”

于志明同志那一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的一代。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得比泰山还重,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干部群众努力发展粮食生产、改造盐碱地、推广科学种田、开展多种经营、兴修水利设施,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样为老百姓做事情,无时无刻都在记挂着老百姓的冷暖。

当时的人都知道,于县长家里穷。穷到什么程度?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于志明的大嫂饿死,大哥要饭。他自己因饥饿,营养不良,浑身浮肿,家里5个孩子没饭吃,揭不开锅。

500

(夹在工作日志中的汇款单)

然而,在于志明1960年的工作日志中,第十册的第23页和24页,分别夹着两张1960年1月20日汇出的十五元的汇款单和1961年5月4日汇出的二十元的汇款单,收款人都是临邑陈英贤,在那个买东西要按一分一角计算的年代,自己家穷的铃铛响,却两年汇出三十五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了。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一查才知道,原来不仅是这两年,而是从五十年代“供给制”到后来的“工资制”35年来,于志明履行烈士任荣贵的嘱托,一直向烈士亲属陈英贤汇款,直到陈英贤去世。不仅如此,1962年,于志明甄别平反后又将复职补发的1000多元工资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于志明对家人说:“干革命不是为了自家富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裕日子,国家暂时有困难,补发的工资就当自己为国家做的一点贡献吧!”

七十多年前,禹城80万亩耕地中,盐碱地有三十多万亩,沙荒地有2.6万亩,涝洼地5万亩,为了改变“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年年白忙活、只见播种不打粮”的状况,于志明在当县长的时候,日志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就是种树、打井、抗旱、改碱等字眼,他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改变盐碱地、沙土窝,让庄稼多产、高产,让老百姓吃上饭。

“关于改造涝洼地,水利建设情况:共101万亩,高地,27万亩,二坡地31万亩、洼地43万亩,自1949年---63年,15亩中有9年重灾,其中5年涝、4年旱。”

“1956年4月3日晚,研究水利工作问题.

1、边打井边浇麦有哪些经验?

2、对农田水利采取哪些措施?

打井情况:1956年第一季度,打砖井18560眼、打土灰井18282眼;1955年的基础数字,砖井8778眼。”

“麦田里串种棉花的时间问题即早和晚的问题,早的好处:(1)棉花生长期长,应当要早。(2)现在正是播种期(3)地湿易于全苗。”

“用淡水压碱的办法,庄东有一块分碱地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了保苗的问题”

“贯彻生产自救,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大抓一下春种,每人种50颗麻籽、每人种10颗向日葵、20颗豆角、10颗北瓜。”

“要科学种田,冲破保守落后,各级建立旱涝保收田、样板田”

1957年,于志明率领他的战友们组成改碱队,先后用藏碱、深翻土地、修台田、条田等办法治理,在实践中探索着改碱治沙的办法和途径。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推动了中科院、农科院的专家来禹城治沙改碱。

500

(1966年,国家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和省科技委100多名科技工作者来到禹城,建立了“禹城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取得了治理旱涝碱的初步成果。)

于志明生前的最后八年是在不断的看病、住院中度过的。1985年,在病魔的折磨下,于志明隽秀工整的字体已变的歪歪扭扭,但他依然写道:“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首先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解决不好,就很难说真正加入了党组织。如果半心半意为人民服务,那也只是加了引号的党员。”

由于十年特殊时期,他被调到武城县和平原县工作,没能亲眼看到禹城治沙改碱的过程。1988年6月,当躺在病床上的于志明听说辛店沙河辛昔日光秃秃的沙碱地变成了绿洲良田,李鹏总理还题了词“沙漠变绿洲、科学夺丰收”时,他特别想去沙河辛看看。

然而,“事事为群众的利益着想,不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不违背组织纪律,不向组织张口。”是他一生坚守的原则。此时的于志明,虽已行动不便,但他没有张口给组织要车、不想给组织添麻烦,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直到三个月后病重离世,这也成了他未了的心愿。

五十九岁!还是正当年的时候,于志明却离开了我们。虽然,他没有看到心心念念、倾注心血的禹城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一生对党忠诚、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修身律己、一心为民的精神,已在禹城生根、发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永远是禹城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丰碑。

“七一”前夕,我去辛店镇采访,来到了于老最牵挂的沙河辛,我在心中默默地告慰于老:于老!原来的沙河洼、盐碱地如今已变成了沃野良田,您走过无数次的羊肠小路,现在已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沙河辛村的西瓜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给百姓带来了高收益。原来为防沙造林建的苗圃,现在成了现代化的奶牛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农民都住上了社区楼房,出门骑电动车、开轿车。原来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500

(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现状)

您最牵挂的粮食生产,由原来的秋粮亩产180多斤,棉花70多斤,现在提高到了秋粮1200多斤,棉花500多斤,农民种地用上了飞防植保无人机,五分钟就能喷完十几亩地,禹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了四十七八万亩。

500

(禹城市农业水利现状)

您最牵挂的农田水利建设,由过去人拉肩扛的人工作业,换成了机械化作业,实现了沟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农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500

(禹城市城市面貌及德州国家高新区)

如今的禹城已成为了科技兴农的示范区,迈入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行列,中国功能糖城、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等城市名片越擦越亮,禹城正谱写着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于老!这盛世如您所愿!!

我们也将循着您的足迹接续奋斗,以您为镜子、以您的精神为动力,把我们的禹城建设的更加美好!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