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农民碎碎念】爱国主义教育是否必要

今天我们来说说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缘起缘起我在网上看到阎学通的一个视频,视频里他说爱国主义没有必要,因为他的学生去了西点军校,发现在那里爱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像美国那样强大,老百姓就会自动爱国。

底层逻辑作为国际政治专家的阎学通先生,在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上的看法显然有些过于狭间,对此,我在这里给他点破爱国主义的底层逻辑:

1.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不是“给人灌输爱国这件事情”,而是建立一种标准,让我们去判断这个国家是否值得去爱。

2.爱国主义的宣传本质上是“理念之争”,西方国家全盘批判与否定你的爱国主义教育,其目的不在于批判其无效,而在于在批判之后,向你植入符合其利益的“理念/价值观”,从而影响你的国民对于爱国的判断力。

什么意思呢?比如普世价值就是非常典型的教你如何去爱国的一种理念/标准(Concept/Standard),当你认可这种理念,即只有西式的民主宪政才代表先进的政治体制时,那么你对于爱国的标准也会随之改变,也就自然不会去爱你这个并不符合其理念的国。

记住这句话:在理念斗争中,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的标准是可以被人为地塑造的。

在一种外来的理念之异化作用下,即便是中国好了起来,一样可以因为理念的塑造而将此种好给扭曲成不好。

就像我们修了高铁,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但他们可以逮着你的一次动车事故,逮着你相关的拆迁给你扣劳民伤财的帽子。

理念斗争是会扭曲客观现实的,理念赋予人们判断的标准,而这种标准本身就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

当人接受了某种理念,那么即便这个理念所代表的事物衰败了,他一样会对其产生好的描述。这就好比即便美利坚国会山被红脖子冲了,大多数信奉其理念的人,一样会对其视而不见。

我在《天选与天道》一文中为大家揭示了理念的本质,论述了只有打破理念的桎梏,才能真正到达的唯物辩证的思考领域。如果大家能够悟到我那篇文章所表述的内容,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自然会有更加深沉的看法。

3.在美国,之所以爱国主义可以在某些地方显得自然,恰恰是因为美国在理念/价值观/标准的斗争中占据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软实力霸权”。因此,并不存在一种理念去干扰美国人爱他们这种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国家,不然你让他们媒体天天宣传宣传马克思列宁试试?

4. 事实上,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十分普遍且用力的,软实力如此的美国尚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文化上被对面压着打的我们自然是更应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了。

解析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批判,不应该停留在“该不该搞爱国主义教育”这种二极管的话题上;我们应该在肯定爱国主义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前提下,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心,批判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形式主义,这种批判才有价值。

而爱国主义之所以在国内进行得不顺畅,或者说遇到一些负面评价,很大程度来自于下面两个原因:

1. 流于形式

2. 过度的内卷消耗了国民对于“爱国”的生命情感

无法抓住舆论斗争的主要矛盾,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会流于形式;无法控制内卷带来的负面作用,自然会让人们无力去爱国。

这两点是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层面,我们的学者大师在这种问题上搞狭间辩经,搞二极管思维,恰恰说明二极管这种西方一神教的遗毒着实对我们知识分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结论:当前的爱国主义,其重点不在于给学生灌输“这国你该爱”,而是应该教会他们怎样用更加实事求是地、不受西方舆论攻势影响的标准/理念/价值观去判断“这国你该不该爱”。

补充软实力竞争是文化之争,文化之争又是舆论宣传之争,而舆论宣传之争就是商业竞争,而这一切的斗争之本质,是理念之争。

在理念斗争中,评价事物好坏本身的标准是可以被塑造的。就比如华为手机很好对吧,但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苹果。是因为华为不如苹果吗?非也,而是这群人更加接受苹果手机这个理念罢了。

商业塑造理念,宗教塑造理念,这一切最终都会作用在人心的争夺上。这也是为何大量的商业竞争最后都会演变成“粉圈竞争”,大量的国家竞争,最后都会变成“民族主义甚至种族主义”的对抗。

因此在善于塑造理念的、强大的商业民族外敌面前,围绕理念斗争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甚至刻不容缓的。

如果以后有人再拿二极管思维跟你论述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时,可以用我这篇文章去扒扒他的底裤。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