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对于“聪明”的定义就是有问题的

【本文由“土狗嗅嗅嗅”推荐,来自《“为什么很多聪明的人,却一辈子在社会最底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赞同这个道理,但作者没有完全讲清楚其中一些点,我就补充下:

首先,普通人对于“聪明”的定义就是有问题的。聪明这个词,在智慧的定义里,我觉得只能作为“慧”,而不能作为“智”。这个“慧”是悟性,是一点就透的聪明。

有慧的人不见得有智,而有智的人也不见得有慧。

慧基本是靠天生的,智是基本后天培养的,有慧的人社会上大把,但有智的人非常少。

有慧而无智,基本都在怀才不遇和愤世嫉俗的泥坑里打滚。

何为智,20多岁时曾遇到一高人,教我的定义是:

“勤韧谦合,胆略才识” 这8个字。

领悟后,我本人终身受益,人生和事业走的曲线完全不一样了。

这也是悟道的过程,在西方哲学里这个叫作“self-awareness”,理解了什么是智慧,如同理解什么是善恶一样,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必要过程,只可惜很多人到死了都没弄明白这两个大是大非的道理,一辈子混混沌沌,糊糊涂涂。

作者提到的当年二本歪曲正中结果飞黄腾达的例子其实不恰当,你可以去实际访谈下那些当年二本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混的好的那些人,其综合素质远高于那些985高材生,你去让很多中学的班主任统计毕业生里混的好的,基本也都是当年班级排名在10~20名左右的,而不是成绩最好的。社会是一个公平的考场,最后胜出的肯定是素质出色的。

当然如刚才所说,人的综合素质学校阶段是不足的,大部分是靠后天培养,所以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对于你个人的能力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工作的环境对于你的锻炼就是教育的一部分。为啥那些高材生最后混的差,我觉得更多是环境的问题,他们的选择造成的最大的恶果,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个环境不够残酷,不够让他们学习到很多人生重要的能力,也就是没有培养“智”的环境。

你如果每天不会为了下顿饭发愁,怎么会苦思冥想让自己的产品超过大部分人呢?怎么会忍辱负重呢? 怎么会去放下成见去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成功合作呢? 怎么会学会做一些生死攸关的痛苦决策呢? 怎么会学会放下一些事情呢? 甚至连真正的谦虚都学不会,因为你的环境不会给你这些痛苦的反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躺平,这也是很多高材生最后的选择,那你连上桌玩牌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在愤世嫉俗中打滚。

这个只是我从我自己人生经历中获得的理解,可能不全面,但劝一些年轻人,其实你只有慧,没有智,你的人生教育都没完成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