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人在试图篡夺中国文明的大统?

   我曾经写过一篇长文,尽量以理解的心态讨论近年的“以倭代华”——也许该称为“以倭篡华”——现象。但是,看到《我叫刘金凤》的剧照,我是真的无法再保持温和了。

     公然把历史上的日本服装引入有“皇帝”、“皇后”,主角叫中国人名字的中国电视剧里,那部剧的真正剧名其实该是《我叫胖橘子》。网上还颇有些人,以那是一部架空剧为借口替“橘子们”辩护。真是些小机伶鬼儿,在他们的说法里,架空剧就可以把日本文化混入中国传统文化,模糊二者的不同,给观众洗脑,让观众形成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正统的错觉。

   倘若这样的滑头做法可以过关,那么,是不是以后还有架空剧,让男角色一律穿上类似纳粹德国军官的服装,女角色穿中国传统汉服?是不是以后还有架空剧,故意让剧中一半人物穿1840年那一年的英国宫廷服饰,一半人物穿唐朝服饰,混在一起,恋爱,宫斗,相爱相杀?

我当然不是反对架空剧,也不是反对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但是,驰骋幻想、自由创作,不能成为贩卖私货的渠道,不能成为“先乱其史”的工具。幸而,网上有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世界、见识丰富、即不崇倭也不崇洋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某些人“乱史”的意图洞若观火,总是起而予以痛击。但也总有些人伪装出天真的样子,指责群众的一次次反击行动是无事生非,小题大做。

这里就涉及一个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也很难理解的严肃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地区,是不是存在觊觎中国文明的正统地位的情况。是不是,存在着,想要入篡中国文明大统的情况。

进一步,借用西方概念,是不是存在着,争夺中国文明的继承权的情况?要知道,所谓的继承权,实际上就是统治权。

想要篡夺中国文明的正统地位、摇身变成中国文明的大统,第一步,正是偷换传统。

引导此类行为的思维模式,与我们的文明传统迥异,与我们的思维模式格格不入,所以,很多人就闭起眼睛,拒绝承认那类行为正在发生,非要摇头说“没有!不是!你想多了!”

我举一个近在眼前的例子。

 

2022年7月29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语官网发表了一篇《为什么“汉服”日益成为中国青年的“时尚”?》,并且标明是半岛的特稿,发自北京。看来可能是受到“迪奥窃裙”事件的影响,但全文并没有提到那一事件。

这篇报道中的汉服一词,直接用的阿拉伯字母拼音,类似“han fu”,通篇都是对汉服运动的歪曲,把汉服运动政治化、官方化。同时在里面偷偷夹藏私货,无耻地对汉服运动的本质进行篡改:

“这类服装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明帝国的晚期和清帝国)【本文作者按:前面为原文,实际上这里很诡诈,用的不是帝国一词,而是皇帝们,所以直译是——明朝末期的诸帝和清】,虽然与其他族裔群体的传统服装和饰品的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在色彩搭配上,一些特征上,以及刺绣和织物种类的多样性方面,仍然与后者有着共性(原文为共享),其中有30多个品种被登记为受保护的传统艺术,而它们的制造行当被登记为中国的传统工艺。”

凡是稍微关注近二十年自发兴起的汉服运动,就都会清楚,青年们复兴的汉服不包括辽、金、元服装,也不包括清朝的旗装和汉装。对这场运动可以分析,可以争论,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不能否认。

更重要的是,汉服运动至少上溯到西汉服装,包括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服饰,并且,对西汉服饰复原的成功,是该运动的成绩之一,很多青年还采用西汉服制举办婚礼。

该篇报道却给出了一个完全虚假的版本。作者要干什么?

文中自相矛盾,有这样一张插图:

500

   下面说明竟为:

     “一位展示中国中世纪的贵族仪度的年轻人,穿着的服装传承了(原文有遗产之意)十四世纪的的风华。”(硬译为:所穿服装是来自十四世纪之灵感的遗产。)

500

    那句图片说明的原文。其中“贵族仪度”之贵族一词,是直接用了法文noble一词,改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拼出的词形是nbil,费我半天琢磨。——

500

     当然,这个词也可能是英文里的noble,意思相近。

     十四世纪是哪个朝代?是元朝,或者说,是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从这一自相矛盾里,报道的用意已经很清楚了!

很多天真的中国读者此刻一定会说,啊,那只是中东人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而已,是无知造成的错误。我也曾一度如此怀疑,但,渐渐的,我发现,当中东媒体想要表达正确的时候,完全能做到大致正确。例如,2022年8月4日,半岛阿语官网发了一篇资讯,简介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内容就基本准确,诸如:

“在明皇帝(曹叡)【前面为原文,即魏明帝】于239年(原文如此)派遣一个营前往该地区探险后,这座岛屿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记录中。”

所以中东精英和中东媒体从来都是选择性失误,而且失误的时候占大多数。

那篇关于汉服的专讯插了若干插图,也能把人气死,例如题头图是这样的:

500

说明文字是:

“两位中国青年女性穿着传统时尚,手持花朵。”

专讯中还有一幅插图:

500

说明为:

“香港历史博物馆中,与歌剧院中的中国歌剧演员真人同样大小、穿着全套服饰的一对偶人。”

注意一对偶人的身前都垂着一对貂尾。凡是对传统戏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只要挂上一对貂尾,就表示异族、北方游牧民族的身份。很显然,男偶人是单于之类的胡人首领,女偶人是一位和亲的公主。

写这篇报道的人傻吗?可不傻。

中国汉服运动兴起二十年,一路发展的风貌非常清晰,到了那位半岛记者手里,硬是能歪曲成截然相反的面目。他通过篡改“汉服”的性质和样式,轻巧地,建立了一条关于正统的脉络:

清承明,明承元,三者无缝衔接,因此元明清构成了连续的继承性,下一个帝国根据上一个帝国的正统性,形成各自对中华帝国乃至整个中亚,以及忽必烈之蒙古大帝国的合法继承权。

对此,我们会感到奇怪:

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为什么会有人进行这样的“历史建构”?而且精细到见缝插针,窃取汉服作为“建构”的工具?

 

在尝试展开分析之前,我要明确:

作为旁观者,我绝不是在鼓吹汉服运动的理念,只是坚持实事求是;

我更没有否定元朝和清朝的意思,我没有能力进行相关的历史分析和判断。另外,我其实对清朝极有好感,特别喜欢清朝宫廷艺术,包括很多人反感的乾隆瓷器,我就很喜欢。

我下面要做的,只是试图向同胞们介绍,当今的中东世界怎样理解围绕那两个朝代的历史,在怎样展开二度创作。

关于元史与清史,早已是世界范围的厮杀战场,我们比较注意欧美和日本的战况,但很少注意其他区域的战事。这里要说明,由于亚伯拉罕一神教的影响,很多理论和观念,中东人与西方人能很容易地互相理解和共鸣,但是我们却始终隔膜。另外,当代中东文化中围绕“中华帝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西方为中东量身打造并洗脑灌输的。但是,中东人又循着自身的文化脉络,进一步打造适合他们的新“叙事”。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介绍,西方如何编造了一整套假中亚史,编造了土耳其(突厥)、土耳其语族(突厥语族)的谎言,欺骗所谓的土耳其人和中东人,让他们相信,土耳其对于中国拥有继承权,对中国人有统治权。这是一套伪社会科学的解释。

同时,在中东,还有一套宗教的解释,或者说神学的解释。

要理解半岛关于“汉服”的那篇“专讯”,要从元太祖与元世祖——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欧洲与中东谈起他时,实际上总是称为忽必烈汗,本作者会酌情采用他们的称呼,帮助读者体会他们的语境和语感)谈起。

在中东,与西方一样,对成吉思汗的描述几百年来是固定化的,是污名化的。

但是,事情还有另一方面,在亚伯拉罕一神教的理论里,成吉思汗是神的造物,是神意的体现,是“万能的主”给不虔敬的信徒降下惩罚,是神意自有安排,是神之万能的结果。——神就是能造出成吉思汗那样的可畏人物,能让蒙古大军从天而降,摧毁长达八个世纪的阿巴斯哈里发王朝。

至于“神”为什么忽然整这么一出儿,几百年来中东形成了各种解释。

一位有语言学硕士学历的伊朗人,就眼含笑意地给我讲:据说,当阿拉伯人俘虏并杀害萨珊最后一位国王时,那位国王留下预言:几百年后,会有陌生人帮我们波斯人复仇。后来,果然蒙古大军来了,波斯人就引领蒙古大军攻入巴格达,杀掉了阿巴斯最后一任哈里发,当初的预言果然实现了。

那一刻我外焦里嫩,内心独白轰鸣:你们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竟然互相恨到了这个程度吗?而他的神情,似乎是期待引发我的共鸣!

阿拉伯世界的解释则大致是,那时的中东混乱堕落,人性扭曲,道德沦丧,因此真主造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和蒙古大征服,给不虔诚者以雷霆之击。须知,一神教的神是用来畏惧的,与我们中国的各路热热闹闹的神仙不一样。

同时,宗教学者们还建立了一种理论,并大力推广:

神意同时也是借助蒙古人推广伊斯兰教,伊利汗等在西亚、中亚、俄罗斯建国的蒙古统治者先后皈依,便是明证。

换句话说,在宗教学者的解释下,蒙古大征服完成的使命之一,是促进了伊斯兰教的扩张,而那是神意的作品。

如此一套“史观”,先确定了成吉思汗是神的造物,再确立这样的观念:他的子孙征服了几乎整个亚洲和一部分欧洲,是神意的行动。——即,并非人类本身完成了那样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只是神的工具,神通过人类干出了那次大征服。接下来就能得出结论,成吉思汗的子孙对于欧亚大陆的统治权,是所谓“君权神授”,是不容反对、无可置疑的。再进一步,拿到成吉思汗子孙们的继承权,就是拥有了统治欧亚大陆、特别是亚洲的合法性,因为那是拿到了神授的权力,那是在延续神意、执行神意。

那么,在成吉思汗的子孙中,元世祖——大汗忽必烈曾经是四大汗国与“中华帝国”的共主,他拥有绝对的“君权神授”的正统性。于是,想方设法成为他的继承者,就特别有诱惑力。

如我曾在其他文章谈论过的,西方帝国主义把“帝国”神圣化,帝国主义史学又编造了一套“中国帝国”的史观,结果,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一个存在了四千年的“中华帝国”连同“中国皇帝”变成了神奇的现象,拥有特殊的正统性。实际上,在亚伯拉罕一神教观念里,中华帝国同样是神造物,是神意的体现。于是,忽必烈汗做了“中国皇帝”,便意义非凡,他不仅拥有了对欧亚大陆的神授君权,还同时拥有对“中华帝国”的神授君权,在人类历史上,他是独一无二的,亚历山大也赶不上,所以,在西方,在中东,也许还在其他地方,忽必烈汗的地位要高于成吉思汗,在世人心目中一直引发着正面的敬畏与向往。

在西方主导的、一整套虚构的世界史观里,成吉思汗的后代留下了几支脉络的统治系统:

元-明-清是一脉,帖木儿-莫卧儿-大英帝国是一脉,匈奴-突厥(土耳其)-蒙古-突厥(土耳其)奥斯曼(即今天的土耳其国,实际就是自称突厥国)是一脉(土耳其还自认是罗马的延续,所以是同时对罗马和中国都有继承权和统治权),金帐汗国-沙俄是一脉(当然沙俄也自认是罗马的正统继承者)。

神奇的,按照这一套假世界史,十九世纪时的“帝国“里,有四个“大帝国”,大清帝国,大英帝国,奥斯曼帝国,沙皇俄国,全都是成吉思汗子孙们的继承者,各承一脉,花开四枝。

何以维多利亚女王一定要继承莫卧儿的皇位,加冕为印度女皇,其中的理由之一,这下清晰了吧!

放到上述背景里,半岛那篇所谓介绍“汉服”的专讯的意图和思路就变得清晰了。该文否定中国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否定元和清的特性,把元和清打造成真正的中国文明正统,打造成二者之间有直接的、直线性的继承关系。它甚至是在暗示,由神意决定,元明清开启了中华帝国的新阶段,因此,元明清比之前的朝代更具正统性,是真正的正朔。亦即,中华帝国自古就是神造物,但,由元开始,对于中华帝国,出现了新的神意。

那么,远在阿拉伯半岛的一家中东媒体,号称中东的BBC,为什么要宣传这一套呢?那是因为,在中东宗教学者打造的话语里,围绕着成吉思汗子孙们的叙事,还有宗教的重要内容。通过宗教的渠道,遵行神意,即使是非土耳其人的中东人,也能获得占有中华帝国继承权即统治权的资格。实际上,在一神教的另外两家那里,立论是一样的:“在近代,西方国家的代表”“还要求中国……开放社会接受基督教的劝导,以提高国民素质。”(基辛格《世界秩序》中译本280页)

就这样,通过左右横跳,七颠八倒,东拉西扯,中东人在为日后可能入篡大统做着精神准备。当今的中东普遍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是必然趋势,很多中东人也急切希望自己的国家尽快进入“龙的圈子”。然而,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一些精英,已经在为进入“圈子”之后的下一步进行规划。

在我们看来,如此的现象实属荒谬,他们凭什么会有如此的妄想?那分析起来就太复杂了,这篇小文无力承当,还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予以破解。至少,我们能明白一点,在中东,绝大多数人都不懂唯物主义,没有“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一类的概念,相反,他们深受宗教思想笼罩,相信“神意”,相信“前定”,相信“特选”。

 

于是,在我们浑然不觉的情况下,围绕成吉思汗子孙继承权的文化斗争,一直在展开。比如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以及一部分西方人,在大众文化中推崇清朝,利用清朝来贬低大英帝国,如今中东人也加入了战斗。

近来,西方在鼓噪所谓“茶叶战争”,目的本是用茶叶战争替换掉鸦片战争,否认那一段侵略史。结果中东人愉快地接受了茶叶战争一说,却修改为清朝比英国更强大、更先进、更文明的版本。

2021年11月29日,半岛纪录片频道阿语官网上了一部短视频《茶——占领世界的中国饮料的故事》,完全按照西方人的版本讲述所谓“茶叶战争”,歌颂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福昀从中国偷出茶树和制茶技术,再经由东印度公司发力,造福全人类。可是,视频的影像却传达出另一番信息,把那位罗伯特·福昀表现得从外貌到精神状态都变成了“中国人”,在“皇帝的围墙内”谦虚地、投入地学习茶叶知识。

视频颇有水平,通过福昀换装的短短几个镜头,暗示他自我认知上的疑惑和转化。让我们看一下相关镜头的截图:

500

上一秒是大英帝国的苏格兰绅士,傲慢而冷漠……

500

镜头一切变了个人,感觉气质和内心世界都变了,变得柔和。

500

视频中着意强调福昀脑后的那条辫子,唯恐观众注意不到。清朝的辫子也有翻身的一天,这谁能想得到!

这部短视频利用服饰和人物风貌影响观众的意识,做得很是到位。

中东跟着一部分西方右翼精英推崇清朝,诚然有多个目的,但,其中为我们最难意识到的,还包括替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定高下、争尊卑

       ——他们试图建立如此的观念:分别占据东亚和南亚的两支继承者脉络中,中国这一支始终都比英国那一支地位更高,也更强大,全方位的,更具优势。

对西方主导的这套把戏,日本人很清楚,所以一直在折腾元史研究,他们的论调如今在中国颇有市场。更明显的是,侵华期间,日本人曾经试图窃取成吉思汗的陵寝,想搞所谓“移陵”,并且计划如果窃取不成,就将成陵炸毁。以沙王为代表的蒙古族爱国者们于是提请迁移成吉思汗灵柩,那一过程是悲壮又雄强的史诗,灵柩迁移途中,一路受到各派、各界、各族人民的祭奠与致敬,延安还设立了“成吉思汗纪念堂”,谱写了中华民族精诚团结、共御外侮、感天动地的一章。

日本人试图入篡中华大统,有各种骚操作,当年试图窃成陵、炸成陵,不过是其中之一。日本最重要的工程,乃是把日本文化打造成“真正的中国文化”,什么宣传它保留了唐朝文化,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等等。

宣扬崖山之后无中国、日本构成了中国的新正统,与宣扬元明清构成了中华帝国的新正统,不是手法类似吗?只是把正统的代表各取所需,正好彼此相反,一个取了元代之前,一个取了元代。这种各取所需,也是不难分析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内部出现以倭篡汉的风气,主动割地献地,怎不令人厌憎。

最近又有网友愤怒地指出,有部国产电视剧公然给中国公主穿上了韩剧里的古装服饰。

相比沙王等爱国者,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说句损的,偷偷把古代朝鲜服装穿给中国公主的那些人,还不如中东精英呢,中东精英起码知道追捧“大帝国”,知道用一个“大帝国”去贬低他们不喜欢的“英帝国”。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我在跳大神,胡言乱语。

但,不管怎样,当中国国力上升之际,文化场域的表现不般配,也是有目共睹的。上个世纪的好莱坞影人,利用文艺为国拼杀,横扫天下,强势输出本国文化和本国价值观,我们的文艺人就算没人家的那个本事,不添乱行不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点起码的感情和了解,行不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