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亚洲野猫,却被兔狲截胡了?

当我在沙丘上看到一串猫爪印时,我鬼使神差般地觉得,兔狲一定就在附近。

到达一晴踩点标记的粪便位置,凋敝弯腰的禾本科植物被风驱动,在沙地上画出一个个标准的圆圈,欧哥和心悦开始安装相机,我则打算翻过沙丘,继续追着那串脚印而去。

500

低洼处有很多植物生长,遍地神秘的圆圈均出自它们之手 © 小小崔

不停歇的大风将沙丘顶部磨平,但是在下坡处,脚印又出现了。我试图追到脚印终止的地方,连着过了三个沙丘和两条浅沟,那脚印时隐时现,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向梭梭林深处走去。

我觉得自己走了很远了,举目四望已经分辨不清哪边才是来时的方向,打开地图,发现距离标记点不过300米,可我却已气喘吁吁,喉咙冒烟,不敢再追更远了。

500

跟着脚印翻过沙丘(前面的脚印是一晴踩点留下的) © 小小崔

这软绵绵的沙丘骗了我——沙地踩上去很舒服,但实际上在这样的地面上行走却格外费力。

“这小短腿还挺能走的。”我放弃追逐脚印,返回与队友会合。

 临泽:有猫的沙漠

5月中旬,张掖西行四人在荒漠里野外作业一周,完成了平山湖兔狲栖息地调查。远在北京的大猫心急如焚,催促我们往北边走走,去沙漠边缘看看,那里或许会有亚洲野猫出没。

大猫初次去河西走廊时,听闻关于亚洲野猫的消息,却没有见到,而是先看见了兔狲。

我们从临泽县大片长满嫩苗的玉米田中间的公路穿过,一路北上,很快就到了梭梭林边缘。

500

500

临泽的居民区和沙化区宛如两个世界,实际距离却很近 © 欧哥

这里不同于平山湖的土质荒漠,土壤含沙量很高,地表的颜色看起来比平山湖浅,植被也更为稀疏。优势物种是泡泡刺,还有高度约莫到膝盖的梭梭,沙葱很少,都还是幼苗状。

变色沙蜥依旧在地上仓皇流窜,它不知道这些天我们完全习惯了它的存在,不会再去拍它了。不远处拉起了一堵铁丝网墙,墙的另一面是已经有一人高的整整齐齐的梭梭。

500

继续往北,就是临泽县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区 © 小小崔

我们在这里遇见了前来巡逻的森林公安,他们建议我们去南山,说那里动物多,南边的乡镇曾救助过误入农户家里的雪豹和兔狲,而这附近只有6群17只的青羊(鹅喉羚),再往北到甘肃和内蒙之间的缓冲带,可能会有其他动物。

告别森林公安,我们继续开进治沙区,路两边,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盛开的紫色花朵格外醒目,在一个人工挖掘大土坑里,沙土较为湿润,不少驼蹄瓣(Zygophyllum)在这片宝地萌发,叶片长得又肥又大。

500

野蛮生长的驼蹄瓣 © 小小崔

500

猫头刺,花好看,但贼扎手,慎摸!(怪不得俗名有“老虎爪子”、“鬼见愁”等)© 小小崔

我们在治沙区绕了一圈,沙丘上都是整整齐齐的草方格,其中一些草方格里已经种上了梭梭苗。一路上没有看到任何动物,我们不禁对这片沙化区期望更低了。

500

大片沙丘上都打了草方格,还没有种梭梭 © 欧哥

不得不说,大猫再次验证了“听我的,准没错!”

第二天,我们就在梭梭林深处看到了疑似猫科动物的洞穴和粪便。洞穴位于一处浅沟,由嵌在沙地里的石头形成,洞穴边上有粪便,沟里植物骤然增多,那串脚印正是从这里出发爬上了沙丘。

还有两处粪便出现在另外一条沟和更高处的梭梭林,那里有不少鼠洞,灌丛发育形成的沙堆上鼠洞尤为多。

500

《捡屎使我快乐》 © 欧哥

在这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mm(集中在7-9 月),年平均气温7.6 ℃,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390mm的沙漠里,我们看到,野生猫科动物拥有自己的住宅和猎场。

住在沙漠边缘的,会是亚洲野猫吗?

500

这脚印,真的很难说不是猫的 © 小小崔

进入临泽县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区,我们亲眼目睹了梭梭林的由来:绵延起伏的沙丘上布满了草方格,每个格子里有一棵梭梭,一条为治沙工程铺就的石子路伸进沙漠中间,运水的大罐车将水搬进沙漠,挖机在地上刨出一个大坑,铺上挡水的塑料布,就成了蓄水池。运水车将水倾倒至大坑里,工人们将水泵扔进去,再拖着长长的水管给梭梭苗挨个儿浇水。

治沙工人告诉我们,一棵梭梭在春季种下,1~2个月浇一次水,总共浇四次,就能成活,此后再不用管护,当然也会有一部分梭梭苗在这个过程中死去。

500

运水车将水注入蓄水池 © 欧哥

临泽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沙漠戈壁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北部的沙化区,人们用压芦苇、麦草、阻沙网和栽植梭梭、红柳、拧条等灌木治沙固沙,与黄沙进行着持久战。

临泽县2020年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期限为2020年9月到2021年5月,临泽县治沙林场(北部沙区)建设以草方格为治理模式的工程治沙1.896万亩,修建沙区道路12.8千米。

500

工人们在给梭梭苗浇水 © 欧哥

 黑河:沿岸的绿洲

从梭梭林出来,我们行车穿过临泽的各个乡镇,途中看到几台挖机正在宽阔的河道里施工,不知是季节原因还是河水确实严重干涸,那么宽的河道,看起来似乎很久没有大水流过。

黑河从张掖市区西部萦绕而过,流经临泽中部,沿岸形成狭长的带状冲击平原,这里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良,拥有临泽境域内80%的优质耕地,也是临泽主要人口居住地,大大小小的乡镇、村庄皆绕平原分布。

500

临泽县正处于绿洲之中

《肃州府制》记载:“黑河汪洋澎湃,曲折数州县皆成膏腴”。

黑河自古就是河西走廊中部地区的生命线,其流域内形成了200多千米长的天然绿色屏障,浇灌出了金张掖这一名冠天下的富庶之地。但如今黑河流域的状况已不容乐观,沿河的绿洲日益缩小,沙漠化趋势出现。

进入沙化区之前,我们在长满杨树和柳树的公路边停车,和在田里锄草的农人攀谈,然后继续驱车北上,到达治沙林场,仅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临泽的人们就生活于近在咫尺的沙漠南边。

500

人们用自行车轮子改造的神奇工具锄草,有效减少弯腰 © 小小崔

至此,我才明白,为什么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在沙漠里种梭梭——正是那一棵棵迎风摇曳的梭梭,挡住了来自北边的风沙蔓延。

多年来,临泽县通过采取荒漠植被封育、工程治沙、人工造林等方式,(全县)治理荒漠化土地8.7万亩,封育荒漠植被47.52万亩,初步形成了东西宽3-5千米,南北长17.5千米的北部生态屏障,皆为遏制风沙侵害,保障县域绿洲生态安全。

同时,为了保护治沙成果,治沙林区一律禁牧,且进行灭鼠,因为鼠类会啃食梭梭的根系致其死亡。我听说过的灭鼠活动,大都是为了放牧,而这里将禁牧和灭鼠两手抓,可见治沙林有多么来之不易。

500

梭梭林的治愈系暮色 © 小小崔

我敬佩临泽的人们艰苦卓绝在沙漠边缘筑就绿色城墙,也因听到灭鼠的消息深深担忧。

在治沙林里看到的种种痕迹表明,这里是有猫的。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员的科研人员传来消息,他们布设在临泽的相机拍到了野生猫科动物。

此前,他们在此区域的监测,已经记录到了23种鸟类和兽类(包括鹅喉羚、沙狐、虎鼬、狗獾、三趾跳鼠、大沙鼠、小毛足鼠、黑尾地鸦、红隼、苍鹰、短耳鸮、纵纹腹小鸮等),其中鹅喉羚、沙狐和三趾跳鼠是该区的主要兽类,喜鹊、沙鵖、漠鵖和短趾百灵是该区的常见鸟类。

500

引自:林永一,王永珍,赵文智,等. 红外相机记录的河西走廊荒漠生态系统中兽类和鸟类的群落动态[J]. 中国沙漠,2022,42(3):159-169.

我们在沙漠里逡巡两天,只有欧哥拍到了一次沙鼠,它很警觉且藏得飞快,此外仅有三次目击,不知是跟它的活动节律有关,还是那片梭梭林里的灭鼠已经完成。

空中偶尔飞过一只红隼,也许是在寻找猎物。这里到底有多少野猫和兔狲还未知,在环境恶劣的沙漠里,灭鼠必然会给它们造成致命的伤害。

成熟的梭梭林不需要浇水,除了灭鼠,基本上不会有人为活动。一个理想的预期是,摸清梭梭林里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科学的管理,或许有办法在不灭鼠的情况下去维护梭梭林的健康。

500

藏在梭梭林里的沙鼠 © 欧哥

从最本初的调查开始,再到保护行动付诸实施,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我愿意相信,能在沙漠里生存的动物必定格外顽强,但愿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为残存的野生猫种群做些什么。

上周,由中科院动物所的科研人员、猫盟的两个姑娘和月捐人(志愿者)组成的工作小队已抵达张掖,回收红外相机数据并完善监测方案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沙漠里的脚印和洞穴到底是亚洲野猫还是兔狲的,答案很快就会揭晓了。

500

500

500

500

新鲜出炉的帅气狲狲

500

封面的狲表示,这张真的是截hú(截图好糊)500

ps:今天,张掖小队在视频号做了一次直播,带大家云出野外,没有赶上直播的伙伴们可以去视频号看回放。

500

视频号在这里☝

西北小型猫科动物相关工作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中科院动物所肖治术团队与猫盟合作进行,本次调查动物所提供了72台红外相机和部分技术指导。

此次活动经费来自由月捐人资助的“探照灯工程”,感谢猫盟月捐人对西北小猫项目的支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