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质疑霍去病?

【本文来自《可以人为虚构一个历史人物让后人认为真的存在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冶铁技术就已基本发现成熟,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大规模使用。

2、早在战国时期,骑兵不仅已出现,而且开始规模性投入战争。

3、虽然截至目前考古发现的马蹄铁是公元三到四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但基于铁易氧化和考古发掘局限,并不意味着西汉时期中国没马蹄铁。

4、关于马镫,虽迄今为止无考古发掘实物,但西汉时期的壁画已有证明。

5、关于霍去病长途奔袭的问题:一、在霍去病之前,汉武帝不仅极为重视革新和组建能与匈奴对战的骑兵,包括马种、兵器、战术等,而且已多次在实战中使用骑兵;二、霍去病训练和统帅的骑兵为汉骑兵精锐;三、霍去病两次大规模长途奔袭的战场分别为河西走廊与蒙古高原中东部地区,地势平缓,水草丰茂;四、长途奔袭乃至连续作战不等于不休整,不等于部队不分梯队与分支队作战,更不等于不更换马匹和使用匈奴的马匹;五、首战河西走廊,匈奴主力和注意力都被吸至今匈奴心腹地带,同时,霍去病彼时为无名小辈,霍去病一支原本只为战役辅助部队,霍去病临敌机断,充分运用骑兵优势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飘忽不定,实施连续重点作战,不给对方备战与喘息机会,先不要战俘和地盘,击溃敌人,猛冲猛打,因此以少敌多,获胜;六、封狼居胥之战,匈奴依然重点照顾卫青兵团,霍去病在东线整体依然复制河西之战的战法。

6、霍去病帅部冲锋,不等于他就冲在最前;且霍去病少年就被汉武帝重点培养,舅舅又是骑奴出身的卫青,熟悉兵法,搏杀水平高,熟悉匈奴战法,应是情理之中的事;加之,古往今来,青史留名的统帅,死于战场者并不多,霍去病是统帅型军事人才,而非李广类战场搏杀型将军。

7、霍去病部在汉武帝对匈战略中并非主力,且霍去病自己的个性和战法适合骑兵。那就是在大方向下机动作战,飘忽不定,遇着就打,能杀就杀,尽量不要俘虏,一般不要地盘,目的在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大限度扰乱匈奴的判断、部署,最大限度消耗匈奴的有生力量。至于在茫茫草原戈壁上搜索敌人,其实也并不难。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根据季节进行迁徙。因此不仅极具规律性,而且还会留下大量的痕迹。

8、霍去病是否存在?不仅有史书记载,还有霍去病陵墓与封狼居胥石刻作证。

9、西周确定以德配天政治哲学后,中国人不仅注重历史记载和研究,而且还设史官专职同一时期大事件与人物的记载。在唐太宗李世民开皇帝修改起居注恶劣先例之前,已形成的基本规矩和传统是:皇帝可以杀和换史官,取阅记载,但是却不能删减、修改史官记载的内容,哪怕内容对自己不太友好。以此推断,无论汉武帝还是司马迁都没必要造一个所谓的偶像出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