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对于实践和实习的放松是致命的

【本文来自《我是机械类毕业的,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历倒是很高,但是专业水平太LOW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这个话题,过来凑个热闹。我是个老工科生,已经快退休了,多少也是有点体会。

先生说的很大程度上是事实(个案总是有的),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不太简单。

首先,个人努力肯定是内在原因,用功的学生和不用功的学生在同一专业内,如果没有后期吐血,那么未来的专业水准高下基本可以预见(会当官不算,那不是一个专业的)。

其次,学生在校的任务是知道(也就是记住)而不是掌握更不是运用知识,掌握和运用是你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事,你需要重新学习。学校是教你成为知道分子,给你一块敲门砖,不是长期饭票。使你进入专业领域后没有太多没听说、没见过的事,以至于推开哪个门都能进去成为学习者,而不是没有你不会干的事进了哪个门都能干得好(后者的要求应该是一生的追求)。但千万别理解成在校学习可以汤泡饭。

再者,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对于实践和实习的放松是致命的,知道分子也有高低深浅之分,实习和实践是知道分子在学校阶段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首次与实际情况与实践的碰撞,这对于知道分子的升华极为重要,同时也是今后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主要说的是专业课,你非说大学数学也要实习,那算我没说)。可惜的是,实践缺失造成了学生的认知缺失,等他成为留校老师后,就会谬种流传,贻害无穷。当然这不是放松甚至漠视基础知识学习的理由,你连本专业的123都不知道,浪费实习机会干啥?给别人不好吗

最后,现在的工作单位很多情况下,公然宣称“我们没有培养人才的义务,人才都是自己成长起来的”。单位回避责任和义务,只想拿到现成的工具人。这和上一个问题共同造成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单位拼命要高学历指望即插即用,但最后还是要传帮带,但由于博士们已经在本本导师影响下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改起来双方都很别扭。我找个本科生传帮带3年,孩子25岁能独立干活了。我找个博士生传帮带就算1年(其实和本科生没有什么差别),孩子能干活29岁了。结果大家评职称全挤在一个狭小的时间段内,彼此又拉不开差距,人员结构老化提前到来,矛盾激化。

说学生差只能谈个体,整体不会差到哪去,能考上大学就不会智力有问题。我只是对现在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思路有些担心,一个退休老头的瞎操心,纯属瞎说,且只针对我个人所在专业,别的专业不一定是这样。

说错了接受批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