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哲学被用于个体的时候,必须受到对整个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约

【本文由“guan_16205635691836”推荐,来自《哲学门徒——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带给年轻人的思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以前有人向我推荐过王德峰教授的讲座,理由是“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之大成”,我当时不大认可这个理由而没去看,所以还不敢说王教授的观点如何。但作者这里表述的观点,我认为明显是有问题的,需要说一下。

  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哲学更主要地,是面对社会这个对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面对个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换个说法,当哲学被用于个体的时候,必须受到对整个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约。

  这个制约的意思就是,个体可以追求各种价值,但是否服从社会整体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首先就是评判这些个体价值的及格线。脱离社会整体,谈个体的绝对追求是不行的。

  作者的表述中,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统治的说法,就是不恰当的。

  我自己的观点是,文明的本质是有序性进化的载体,文明是作为整体的最高级有序系统而存在的,它的进化有必须遵循反自然方向(意识在发展中最终会起主导作用的成功方向,而不是不起主导作用的方向或失败方向)。这个根本的发展方向中,就包含文明中的个体必须不断自我改进,最终变成“有异于”最初的形态,这当然是说,异化是必然的(但并非是所有异化都正确)。全部否定“异化”,要维持原来形态的个体,或者人性,这种努力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倒行逆施,始终做下去文明必然灭绝,个体也就没有什么“永恒和无限”可言了。这样的方向合理的“异化”,当然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实现的。抱怨科学技术的“异化”作用,是显然的错误。

  当然,在一定社会阶段,资本对人个体的“异化”肯定有负面的作用,这是不好的,但不能以偏概全去一概否定——至少,现实地说,我们国家对资本的控制能力还是足够的,我们不会有西方那种错误和失控的“异化”。

  我们真正的问题是,必须掌握科学技术去主动设计和控制它们的作用,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不可以像以往一样,碰到问题再研究解决,而要预判和预防问题。这一点现在我们没有做到,永远不做好则不会出路。长期被实际问题驱动去作为,是我们自己的错误,这个错误在我们能力不强的时候无可避免,但现在不是这样的时候了,按旧习惯划延长线去预测未来,结果当然不对,看不到希望是正常的。

  而对个体,因为文明也是具体时代下所有个体的利益共同体,所以必然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做基础。这个基础,是不该被文明整体所忽视或背叛的,这是个体服从整体的前提条件。在不违背这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同时又不违反文明发展的根本方向,个体的追求是合理的,而且依旧海阔天空。而作者文中所表述的,却是不谈文明整体的前途和出路,只看个体的价值与渴望,这种面向个体人生观的哲学讨论当然不成立。

  人生,则是一种个体受约束条件限定的具体实践,它绝不是只靠哲学就能把握得好的。中国古代思想,则往往包含针对个体具体实践的教诲,这很有益处,但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这两者之间若有人真能集大成的话,可能两者都不会彻底搞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