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华:开发区如何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鲜明主题是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以这一鲜明主题相对照,遍布大江南北的数以百计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成为提质增效、再创辉煌的实现路径与不二选择。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进程的伟大创举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伟大创举。早在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如今在认知上,一般将国务院批准的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6月前批准)称为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1988年3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区范围的通知》,地处南通扶海之地的如东成为全国140个、全省40个新划入沿海经济开发区市县之一。

国家设立开发区38年以来,经历改革开放大环境变化、开发区数量明显增加、发挥开发区产业带动先发优势、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演进过程。具体而言,大致可以化为四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年到1992年,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发区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探索了市场化改革;第二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在省会城市和部分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发区利用先发优势,突破产业化瓶颈,从产业开发向产业集聚迈进;第三阶段是2003年到2014年,在全国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开发区探索了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开启了产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实践;第四阶段是在以“自由贸易区”体制即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到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特征的对外开放条件下,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使命担当概言之主要为:未被开发、具有经济或人文环境发展潜力、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地方;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最快、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绿色生态发展是核心任务;注重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相融合、对外开放与改革创新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建设创新体系,内部创新要素的高效整合和外部创新要素的渗入;产业开发起步到产业集聚进而走向产城融合,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引领产业化。

开发区发展进步的内在逻辑体现出,产业化是城市化的必经之路,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文明进步的物质载体。在产业化与城市化交融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现代化建设,重在人才集聚、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

由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办时间短、发展速度快,因为年轻成长不可避免付出学费代价。专家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各类开发区不同程度存在这样一些共性问题:同质化竞争,主导产业的确立雷同度较高;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具备相应法律地位和权限,但缺少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体制不顺,简单灵活的管委会体制难以与开放区发展规模相匹配;无序和低效开发,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结构不合理、布局粗放型扩展;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不大,自主知识产权较少;政策红利消失,国家相继取消初期赋予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财政返还等政策优惠;土地资源短缺,已规划土地开发完毕,重大项目招商选址困难;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等。

开发区转型升级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万亿之城”南通,在“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高质量发展格局中承担着打造新增长极的重大使命,包括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陆海统筹发展,支持苏中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加大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北沿江、通苏嘉等高铁和南通新机场建设,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等。南通理应勇当全省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排头兵,在江苏发展大局中展现南通担当、作出南通贡献。有鉴于此,南通加快建设″一枢纽五城市″:突出交通先导,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突出创新驱动,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跨江融合,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突出向海发展,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突出绿色发展,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突出共建共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市。

500

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南通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面对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受到的制衡,紧紧抓住良好机遇,深度思考谋划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机遇一:战略优势叠加。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战略叠加,最优化发挥集聚放大效应。尤其是南通作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要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统筹推进优江拓海、江海联动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如东“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努力把如东打造成为全市跨越发展增长极、全省向海战略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宏观层面观察,如东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势叠加。

机遇二:发展模式转变。如东经济开发区设立30年来,紧扣“1+6”发展主线,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理念引领、发展上“高度”,空间突破、发展拓“维度”,产业转型、发展提“精度”,服务升级、发展增“速度”;以招商引资、产业集聚、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生态环保、社会民生为六个主攻方向,从快速扩张高速度发展阶段进入谋求高质量发展品质时代。

机遇三:发展能级增强。如东经济开发区经过30年尤其是近5年的发展,“进”态势愈加明显,“强”动能持续积蓄,“优”质态不断提升,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跃升13位,并荣获县2021年综合考核小康杯“金杯”、工业经济一等奖以及服务业经济、财政工作、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8个专项工作二等奖。

机遇四:发展环境变化。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中国经济具有发展潜力、韧性、底气、后劲,尤其是长三角和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综合优势与带动作用明显。

机遇五:发展愿景提升。置身于世界大格局、我国新发展、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南通新定位等多维度时空里,如东经济开发区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新起点上,谋求实现高质量新发展,可以站高望远,视野更开阔、谋划更深远、举措更实在、手笔更宏大、愿景更美好。

如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一是战略定位清晰,即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坚持培植发展后劲、打造优势产业、加快创新转型、推动绿色集约、厚植营商沃土五个“走前列”;二是规划布局超前,即以前瞻性视野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开发建设规划、功能区规划等各类规划,集中力量在高起点、高标准上取得突破,“一张蓝图绘到底”,以超前的规划奠定如东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的逻辑基础;三是产业发展升级,30年来开发区突出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创建等抓手,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条,从单一企业到产业生态,产业规模层次和效益质量实现同步提升,逐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三大特色鲜明、层次清晰产业板块,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改造升级。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贵在换思路

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谋求高质量发展?学界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发展模式应当由粗放扩张朝着内生优化、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体观察研判,即产业集聚,应当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业态;资源整合,应当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转型选项,应当由腾笼换鸟向创新引领转型;经营方式,应当由简单的厂房出租向着追求投入产出比经济密度升级;城乡布局,应当破解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人文温度,吸引产业化人才集聚;强化优势,避免克隆复制同质化,打造富有个性化产业格局特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东经济开发区矢志实干擘画新蓝图,奋斗书写新未来,打造新时代新发展开发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实践样板。

一是观念创新,用新发展理念引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应当从设立之初“摸着石头过河”,到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红绿灯。创新发展重在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重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重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重在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重在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如东经济开发区成为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

二是坚定信心,变后发优势为集聚优质资源的潜在动能。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跑线上,后发就是优势,因为历史负担轻、可以借鉴前人发展的经验教训、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高层次发展,变后发优势为先发动能。应当立足南通,对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特大城市新发展优势,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新全球化视野提升资金、产业与人才等优质资源的整合配置能级,着力打造长三角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三是开阔视野,打造定位精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主引擎”。坚持“骨干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思路,精心培育“一主一辅一新兴”三大产业板块,打造富有特色的产业体系,同时注重协同,按照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着力营造产业链生态圈,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合作共赢,使如东经济开发区成为拉动全区经济跨越提速、转型提升的“主引擎”。

四是服务至上,擦亮聚焦市场主体亲商安商一流营商环境。完善营商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应继续对标对表国际规则,持续提升服务能级,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持续打造“引凤长栖”“强磁场”。营商环境的完善,应当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尤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具有独门绝技的隐形冠军企业,夯实产业发展的制造业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吸引、集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工人队伍,促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何建华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南通大学长三角城市群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此文系2022年8月7日在“回眸三十年,喜迎二十大”——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云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