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谁是名帝第一?

作者:徐吉军 公众号:汉唐智库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抗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诗篇《沁园春·雪》。5001945年11月14日,重庆谈判期间,这首词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引起热烈反响,更引起蒋介石的嫉妒。国民党组织一批人撰写新词,试图超越这首词,但最终没有人能做出超越这首词的传世佳作。这首词写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现了毛主席超越历史震撼千古的革命豪情。通常我们说起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人物,往往就会想起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上述四人各有所长,共同点都是功业千秋。

500

500或许是因为词牌的平仄,抑或是某种因素,毛主席写上了宋祖而不是明祖。当然,宋太祖的历史地位也不低,此处争议也不大。相比而言,四位帝王之中宋太祖建立的功业最弱,但是他毕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于960年开创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宋朝。500宋太祖赵匡胤以太祖长拳传世,并号称“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州江山”。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实现国家统一是天下共同的呼声。赵匡胤一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两次北伐北汉竟然遭遇失败。北汉割据山西一地,非常弱小,宋太祖竟然机缘巧合未能攻克,实在令人叹惋。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灭了北汉,拿下了太原。旋即,宋太宗赵光义在宋太平四年和雍熙三年两次北伐辽国都战败。这两次北伐赵光义都征集了天下之兵和辽国一决雌雄。七八年间,遭遇五次大败,损失了近三十万精锐,几近无敌的禁军损失殆尽,还折损了赵匡胤时期所有的重要将领。从此武将在朝中失去了话语权,重文轻武的国策一直坚持到北宋灭亡。1005年,沉迷于修道服用丹药的宋真宗时与辽订“澶渊之盟”,纳岁币于辽。1118年,宋金签订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约定金国负责打上京和中京,宋朝负责打西京和南京。到了1122年,金国夺取了上京和中京,大宋还没出兵。在金国的催促下,大宋被迫两次出兵攻打燕云,结果被辽国残兵打的落花流水望风而逃。随后,金国出兵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燕京。辽国灭亡,金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宋朝的作用不到万分之一。500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279年,蒙古灭南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这个文人主导占据统治地位的王朝,可以说并不成功。客观而言,宋太祖赵匡胤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很难相提并论。汉唐智库评论员认为,宋朝与明朝最大的差距在于,宋朝根本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域内存在辽、大理、西夏、回鹘、吐蕃等政权。实际上,毛主席对明太祖的评价远高于宋太祖。500毛主席曾言,“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主席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各有千秋,最得毛主席认可的是李世民,朱元璋的能力竟然排名第二,也是令人惊叹。毛主席在读明朝冯梦龙编纂的《智囊》时留下大量圈注。500其中一句是:“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李世民登基后开创贞观之治,盖过了他作为军事家的光环。最令人钦佩的是,李世民二十四岁定天下!李唐起兵后,李世民第一战图谋长安,西定薛秦。击败薛举后追击距离长达两百多公里,打得薛举懵逼问手下:“自古以来天下有这种事情吗?”第二战克复太原北定刘宋。李世民亲率部众急行军一昼夜,奔袭200余里。唐军八战八捷,歼敌数万人,缴获辎重车千余辆。第三战围攻洛阳,剪灭窦王。邙山一战,李世民率军斩首三千,俘获五万人。三场大战,占领关中进军中原,“二十四岁而定天下”。杜甫诗云“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是对青年李世民最贴切的描写。500500如果只是比较军事指挥艺术,朱元璋比不上李世民。不过,朱元璋与李世民相比,事业基础远远不如。哪怕与刘邦这位平民皇帝相比,也有所不如。刘邦起兵抗秦前是泗水亭长,负责地方治安,相当于公安局长,还管理着泗水的水运商贸,手中掌握的资源,交往的朋友远远超出了他的位置。刘邦比起后世水浒传里的宋江宋押司的政治资源要雄厚的多。500朱元璋一无所有,是典型的贫民皇帝,平民皇帝。1279年,元朝灭南宋。从此,中国成了一个完全由异族统治的国家。蒙古贵族入主中原,拒绝汉化,顽固地坚守“草原本位”政策,将中原变成蒙古贵族的“奶牛”。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将汉人定位成四等人,进行了敲骨吸髓一般的剥削。成吉思汗时,山西大同的平阳地区被赐给术赤作为封地,并由其子拔都继承。拔都率领蒙古大军西征,征服了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建立了钦察汗国,首都在南俄草原,距离平阳有万里之遥。平阳路的百姓不仅要向国家缴纳赋税,还要额外给万里之外的拔都缴纳金银和丝绸。为了更快地获取金银财宝,蒙古人在欧亚大陆广设驿站,并通过这些驿站抽取百姓的血液。在蒙元的统治下,荒凉的漠北漠南空前繁荣,商旅滚滚,手工业极其发达。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成为拥有数十万市民的城市。汉人地区被吸血剥削日渐贫苦,竟然出现了“富夸漠北,贫极江南”的现象。因为汉人的进贡,连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也空前繁荣,都依靠汉人的血汗劳动供养。500朱重八,祖上三代贫农,1343年,濠州发生天灾,半月之内父亲、大哥和母亲都因瘟疫而死。此后,朱元璋为了生存,放过牛,当过和尚、乞丐,饱尝人间苦楚。500后来,朱重八加入抗元的红巾军,改名“元璋”,意思是“诛杀元朝的玉矛”。朱元璋从红巾军一名小兵开始,经过十多年南征北战,最终坐镇于南京,成为一方诸侯。此后,朱元璋采纳朱升平定天下的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先假意向元朝称臣,稳住蒙古朝廷,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豪杰,一统江南。1368年,朱元璋改国号为明,开始北伐,向统治中原百年的蒙古贵族发起挑战。此时的蒙古人,依然统治着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包括东亚、北亚、中亚、南亚、西亚部分地区以及东欧地区。此时,蒙古人是世界的主人,麾下统御着数百万军队,所向披靡!正是中原汉人开启了瓦解蒙古人世界帝国的序幕!朱元璋率领明军北伐,不仅是反抗蒙古人的暴政,更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朱元璋仅用了数月时间,便收复了幽云地区。这时候的幽云地区,实际上在安史之乱后,就脱离了中原朝廷的直接控制。从这个角度看,明朝是真正算得上唐朝之后完成了大一统的王朝,武功之昌盛,罕有能与其相比者。500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开始算起,朱元璋算得上是五百年一出的大英雄。与朱元璋相比,赵匡胤远远不如!驱逐蒙元贵族后,朱元璋致力于消除蒙元贵族的歧视政策,全面复兴汉唐宋之礼乐,正所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劝课农桑、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经济快速恢复。为了选拔人才,恢复了科举制度。朱元璋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史称“洪武之治”。为了诛灭蒙元的残余势力,朱元璋一生发动了十三次北伐。1396年,朱元璋下令驻扎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出兵大宁歼灭北元入侵军,北元大败。这是朱元璋一生最后一次下令出击。面对强大的蒙元统治,朱元璋从加入义军奋起反抗,一生都在战斗北伐,这种精神在历代帝王中极其罕见。500​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结束了他波澜壮阔,为民族命运抗争战斗,为国家强大励精图治的一生。正因如此,明朝学者李贽在《续藏书》写道:臣李贽曰:
“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
意思是明太祖朱元璋何止是千古一帝,而配得上是万古一帝。李贽认为:
商汤和周武王是靠伊尹和周公的辅佐,才得以建立王朝。而朱元璋出身于贫民,既没有贤臣辅佐,也无亲族襄助,五十年时间,便攻取天下。自古得天下之正,无如朱元璋。
成为皇帝后,朱元璋殚精极虑,心里想得都是如何让百姓们过得更好,如何发掘更多人才。朱元璋自幼就痛恨贪官污吏,当上皇帝后变成了贪官的敌人。因为同情小民,因此他不像其他红巾军领袖那样残杀人民,因此所有人都乐于为朱元璋而死。从朱元璋一生的经历来说,李贽的评价恰如其分。清朝的康熙皇帝,对朱元璋推崇备至!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在西南平定三藩之乱,在东南统一了台湾,在东北打击了沙俄,在西北平定了噶尔丹之乱。500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南巡,来到南京明孝陵前祭祀,以帝王之尊行三跪九叩之礼。康熙帝如此评价朱元璋:“洪武大帝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亲笔写下“治隆唐宋”四个大字,立碑于陵墓的享殿正中,以昭后世。康熙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康熙大帝雄才伟略,如此评价朱元璋,胸襟之大,令人钦佩。500康熙帝为朱元璋墓亲笔提写“治隆唐宋”, 以昭后世有赞云:
开局一个碗,十数年荣登大宝。收复燕云十六州,四海统一。驱除鞑虏,重塑汉家江山,复兴华夏。洪武大帝足称千古!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