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剪刀差,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确实地感受到农业生产越来越无法养活自己了
【本文由“夕阳西岭”推荐,来自《一直都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个钱谁出呢?听听专家怎么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清晨风徐来
人家说推平一个山就是随便说说的,你还当真的
真正的问题是高标准农田验收之后,没有社会资本愿意用的问题
农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利润低,还要看老天的脸色,风险高,根本不赚钱。一亩地,每季不含人工,也就500多元的毛利润。把一块土地养肥了,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做不到,还得有大量的有机肥。化肥,越用土地越贫瘠。土壤中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难以自我修复。
而现在的农业农村政策,限制家庭养牛养猪,农家肥的来源就几乎没有了。而且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严重的落后于我们社会今天的生产力。农民依靠农业生产(主要指大面积的粮食生产),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的生老病死问题都顾不过来,更别提子女教育和生活质量。工农业剪刀差,现在不是没有了,但主要体现在农资商品、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服务业与粮食的价格结构方面。比如,化肥与主粮之间的比价是否合理?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价格,是不是大致相同,还是我们的差价更大。农用柴油的价格,能不能支撑农业机械化等。石化工业、能源企业的低效率,首先影响到的就是这些基础的、利润率低廉的基础产业。这种剪刀差,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但能够确实地感受到农业生产越来越无法养活自己了。
社会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敢于轻身涉险?要养好土地,非得连续投资10年左右,可10年后到了收获投资果实的时候,这块土地的受益者还是自己吗?如果土地经营权被收回,自己就会血本无归,甚至把人情送给谁了都不知道。
经济投资(主要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是为社会“做贡献”,或者创造社会效益,他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或者说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在一定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和规则下,为这个社会创造新增财富。体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是净利润。为社会创造社会效益的,是国家,或者具体说就是国家财政。他收取社会税负,就要给纳税人以基本权利承诺,就要给纳税人以基本社会保障。这就是现代国家国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退休制度建立的逻辑根源,要不何以说这是我的国、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