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留下27字遗书后自杀的11岁男孩,给所有父母狠狠上了一课

作者|   窈窕妈妈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本人的死不与父母、家长、社会有关。只和邹某(班主任)有关,她使用暴力手段。”

半年前,11岁男孩宽宽,留下这封遗书,决绝地从24楼纵身跃下。前不久,班主任邹某被降职、警告处分,而宽宽,却再也回不来了。

 

500

宽宽的妈妈怎么也想不通,那天原本答应要陪她去给姥爷过生日的儿子,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

更令人难过的是,像宽宽这样“毫无征兆”寻死的孩子,不在少数。

500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的非疾病死因中,“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

有17.7%的中学生曾有过自杀的想法,每37个中学生里,就有1个采取过自杀行动。

不少父母疑惑,没让孩子愁过吃穿,有啥过不去的坎?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建设主要来源于三大支持系统

分别是:父母、老师、朋友。

青少年至少需要一个良好的精神系统支持,才能有信心、有力量面对困难,遇事不走极端。

如果说遇到怎样的老师、朋友具有偶然性的话,那么父母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孩子最确定、最坚实的后盾。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足够了解孩子,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500

孩子不愿向父母求助

很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疑惑:孩子能力有限,生活尚未独立,为啥遇到困难总想要自己扛着?

前两天看到一位妈妈的留言:“上个礼拜,娃骑车摔倒,不跟我们说,自己偷偷买草药敷伤口,现在大腿发炎,肿的穿不了裤子,这才被我发现......”

客体关系理论专家马勒说,孩子走向独立,需要经历与父母分化的过程。

青少年时期,孩子最重要的课题是,和内化父母分离,脱离对父母的情感依赖。

简而言之,就是与父母建立心理边界,意识到我是我,父母是父母。

所以,孩子常常表现得像个“小大人”,想要对自己负责,这是他宣告独立的第一步。

当然,由于孩子缺少解决问题的经验,很多时候容易弄巧成拙。

不少父母也会因此责怪孩子:

你翅膀硬了是吧,自己几斤几两不知道吗?

有事能不能早点说,拖到最后还不是我们给你擦屁股?

父母的愤怒、不满,往往只是释放了情绪,却无法解决问题。不仅打击了孩子,还会加深孩子对自己的不信任。

那么,我们就以留言的妈妈为例,来看看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要肯定孩子,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你长大了,知道自己去解决问题,不愿意给父母添麻烦,我们感觉很欣慰。”

其次,要表达出自己的担忧,指出问题所在。

“可是你腿部发炎,妈妈很心疼,如果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吗?”

最后,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可以承接孩子的所有,是可以被信任的。

“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直在你身后。”

这样既可以建立边界感,让孩子拥有一定的独立权,又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的助力。

 

500

孩子总跟父母“对着干”

前段时间,和家人一起吃饭,偶然听见一个亲戚的吐槽:

“孩子刚上初中,就从天使变成了逆子,让他往东,他非往西,我说1句,他有10句等着我。”

潜台词是,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他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呢?

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十几岁孩子对于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会感到不适和愤怒。

500

除了孩子独立意识增强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想打破家庭里的“权力结构”,以此来考验父母:

爸妈是真的爱我,还是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

与其说,这是一场叛逆,倒不如说,这是孩子对父母爱的考验。

当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往往是“真实自我”不被接纳的恐惧。

很多时候,孩子反抗父母,并不是出于不尊重,而是在向父母表达请求:

“看看真实的我,喜欢真实的我吧。”

只要父母理解了这一点,便能看见孩子对爱的渴望和无助。

你可能想问,怎么看见真实的孩子?难道要对孩子放任自流吗?

当然不是。父母可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但绝不是事事独裁决断。

就拿“晚餐吃什么”来说,有的父母也会询问孩子的意见,可孩子一旦说出自己的答案,父母又会急着去否定:吃这个不健康,还是吃那个吧。

看,连吃喝拉撒都不能决定,当然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的范围,比如,晚餐你是想喝粥,还是吃米饭,或是鸡蛋面呢?

父母适度放手,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主权,让孩子在可视范围内做出选择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可以套用在很多事情上。

如此一来,孩子既能感受到被尊重,父母也达到了适当引导的目的,双赢。

其实父母也无需太过焦虑孩子的选择。毕竟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孩子也不可能永远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

偶尔犯犯错,也是孩子成长的权利。

 

500

与同学攀比,导致自卑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这本书中,作者周妈分享了和儿子豆豆的故事。

豆豆因为成绩平平深感自卑,不愿参加班级的课外聚会。

周妈便鼓励儿子:“你也很优秀啊。”而豆豆的一句反问,让周妈陷入了深思:

“那你具体说说,我哪里优秀,你没羡慕过学霸的妈妈吗?

周妈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豆豆的优势在哪里。

直到后来,周妈听到学霸妈吐槽自己的孩子,一写作业就犯“多动症”,才恍然大悟。

其实孩子们并没有太大差别,他们会比较、自卑,本质上是源于父母投射的想法。

比如,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孩子;必须有钱,才能活得快乐等等。

孩子对成绩、家境、长相等方面的攀比,实际上反映的是父母的价值观。

我们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人家孩子的长处对比,所谓的“羡慕嫉妒”,就是这样产生的。

后来周妈说了一句话,安抚了豆豆焦虑的心:

“我不再羡慕那些父母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我们需要跟自己赛跑,而不是跟别人做比较。”

使劲鸡娃,往往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别人家的小孩”。

因此,孩子放下攀比、远离自卑的前提是,父母要发自内心的接受孩子个体的差异性。多发掘自家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

 

500

追求个性、新鲜、刺激的事物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家长的提问:“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太追求个性,像个异类,不听管教怎么办?”

其实这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个好事。

从生理上看,一个人身体里的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在青春期会降到最低。

这是让人感觉到兴奋和快乐的神经激素。青少年常常感觉生活无趣,就是因为体内缺少这2种激素的产生。

而追求个性、新鲜、刺激的事物,可以刺激他们的神经,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孩子奇装异服、听摇滚乐、早恋等行为,本质上是寻求快乐的一种方式。

从心理上来看,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空前增强,容易陷入“假象观众”的想象。

意思就是,幻想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也会蔑视父母的权威。

连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都说,他14岁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父亲什么都不能。

对上一代的反抗,是孩子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12-18岁青少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寻找“自我同一性”。

他们会对“自己是谁,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一系列个体问题进行初步思考。

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便是孩子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

很多父母都在做一个矛盾的事情:

当孩子跟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以爱之名,去控制、决定、评判孩子的选择,事后又责怪孩子不懂事、没主见。

一面坚信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另一面又在抹杀他们的个性;一边希望孩子能飞起来,另一边又不断剪短他们的羽翼......

习惯了被父母推着走的孩子,早已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他们只是在父母的控制下,成为了千篇一律的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追求个性呢?

首先,父母要明确,人人都有独立的人生。只要孩子的行为没有触及底线,是有道德的选择,那么父母就应该去尊重和支持。

其次,尽可能地理解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边。

有一个妈妈分享了“破洞裤”的故事:

“女儿迷上了破洞裤,虽然我觉得这不太好看。但还是去学了一些破洞裤的穿搭。前两天,女儿问我,新买的破洞裤好看吗?我说,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女儿有些意外。我还给女儿做了服装搭配,她夸我是大神,我很开心,破洞裤竟然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

所以,换个角度看,孩子追求个性,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利用起来,反而能成为沟通的契机。

我们可以借此契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500

青春期孩子看似反叛、独立,实则内心敏感、脆弱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成熟,所以更容易因否定、打击而陷入自我怀疑,甚至走入深渊。

因此,父母更应该做好那把在背后默默支撑的保护伞,让孩子在面对复杂的世界时,不畏风雨,勇敢前行。

500

让爱、理解和支持,化解孩子的伪装。

当孩子发自内心的信任父母,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