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高峰季:怎样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先明确一点:能力≠竞争力≠不可替代性

一件事情,只要你能干它就叫能力。但你观察周围发现大家都能干,甚至有人干的比你好,那你就没有竞争力,可替代性自然就高了。

所以,竞争力其实是:

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会的,你能做的更好;别人做得更好,你能完成时间更短;别人做得更快,你能做得更完美…

总之,就是要比别人强那么一步。

怎么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

首先,不要认为懂得多=提高竞争力,特别是现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什么三分钟让你学会一项技能,五分钟读懂一本书……恨不得把你的一分钟掰成八瓣来学东西。

然而,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最后除了当韭菜被别人割之外,什么都没学到。

500

提高竞争力,恰恰不是做更多的事情,而是要做的更少,更好。因为人的精力能量是有限的,不聚焦,就会被分散掉。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了。选择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确定自己的擅长点。也就是你反反复复做了N次,也不厌其烦的地方,其实就是你的天份。

之前,曾看到湖畔大学的梁宁曾分享过一个方法,我在这转述给大家: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 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 App。

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那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比如,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持续投入一万个小时,成为天才,是因为愉悦感的支撑;一个人兢兢业业,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很多时候他是因为恐惧;

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真正的兴趣,又分为三个层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

对应的意思分别是:

感官兴趣:通过感官的刺激产生的兴趣,它很短暂、不受自己控制、不稳定。 

自觉兴趣:感官的升华,加入了自己思维的力量,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能力,形成更加稳定、持久、可控的兴趣。 

志趣:加入了理想和价值观的兴趣。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假设,你很喜欢做饭,做饭会使自己很愉悦。那么,做饭就是你的感官兴趣。

如果你把做饭的方法记录成视频,分享在了社交平台上。并开始研究如何搭配食材,让菜品更有营养;如何简化步骤,让读者更简单上手学习……

这时,你已经开始了将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一种能力,也就是自觉兴趣。你慢慢地坚持积累,拥有了自己的初始粉丝。

随着粉丝的慢慢积累,大家对你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专业营养知识、拍摄技巧、配色技巧、定时出作品…

面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愉快,都能不费力气克服掉,这证明你已经到达了志趣阶段。

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点,就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最后肯定会变成你的核心竞争力的。

500

当然,这个核心竞争力,一定是能在市场上找到相对应位置的,能够靠着这个赚到钱的。

第二个,是要有自己的认知力,也就是判断更接近事实的能力。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只要你一睁眼,各种信息就会铺面而来。大多情况下,获取知识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过程。

500

知识和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化的。于是,你对知识的判断能力自然十分重要。

人的认知力,是需要后天不断强化培养的。最简单、最高性价比的方法就是读书,多度经典书籍,并且夸科目读,不要局限在一个品类当中。

在读书的过程中,怀有一颗好奇心,不断思考,触类旁通…慢慢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整的认知力。

我们常说,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这个差别是不可量化的。

有自己认知的人,会在学习过程中记住的点更多,理解能力也会更强,在与人沟通上也会游刃有余,执行力也会更强……

而没有认知或者认知能力弱的人,则相反。一句话,你在哪个认知层级上,你的人生就会处于哪个状态。

以上,努力并非万能,关键是找到你的“相对优势”,只有找对了,你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