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有多正经,背地里就有多沙雕,说的就是这群人!

500

说到交响乐团,大家心中的标签都是:

500

500

500

说到交响曲,大家的感觉都是……

500

500

500

总之,不!接!地!气!

哎呀!

可千万不要被披着西装礼服的他们给骗了!

其实他们私底下就是一群沙雕……500

指挥篇

我们先来说说指挥,毕竟是乐团的大佬,生死握在手中!也是演出时候唯一一个卖力展现自己背影的狠角色……

500

发型可是指挥的第一门面,所以在发型的选择上也是格外散发艺术细菌……

基本以两大发型为主打,第一种“溜冰场外面围着铁丝网”(那些年被音乐薅走的头发……)

500       

猛一看,竟有种数理化老师把黑板擦变成指挥棒的感觉?

第二种,每根发丝都带有情绪的“摇滚长发”……

500       

这发量,除了羡慕嫉妒恨还能咋地!

其实还有第三种比较稀缺的“正常物种”,仅限少量发行。

500       

你可能没想到,演出时指挥在西装笔挺,风度翩翩的背影背后,其实是一张对着乐手们各种“挤眉弄眼”的脸!

500

为了提醒大家各种注意的地方,或者情绪强弱的变化,指挥除了用手中的魔法棒,就是可以用五官打辅助了,时不时还会来几句哑语……

500

温柔提示的时刻:

500

情绪上来的时候:

500

最后乐曲收尾的激情时刻:

500

总而言之:演出有多精彩指挥的表情就有多丰富,从头到脚都是戏!你永远不知道面向乐手的指挥有多“狰狞”!

500

作为反差萌代表,指挥还是神级段子手,只不过他们开玩笑的时候他们自己不笑……

“看看你们,还不如公园老头老太太。”

“唉,一群傻子 ”

“看不见那是P吗?弱呀!你以为是停车场的P?”

“我的天,奏的和腿瘸了一样的。”

“渐~快!不是突快!!脚踩油门了啊?!”

有时候会有一些胆子肥了的同学勇敢建议:“指挥你能不能别老那么严肃啊。”

然而指挥会回复他们:“我要冲你笑你心里有底吗?”

500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他到底哪里想得出那么多种多样的表达来骂我们?

“你们以为我愿意耗这陪你们练琴,我不要生活了吗?”

“你手是得帕金森还是肌无力了”

“大擦你胳膊的弧度能不能优美点”

“怎么中午没吃饭吗?看一会儿吹得背过气去”

“音都跑到莫斯科的郊外了还没听出来?您的耳朵可真宽容”

“你在那无实物表演自娱自乐呢?”

500

指挥的耳朵真的是灵敏得像狗鼻子,而且带自动定位系统。某些同学以为能侥幸过关,实际上只是把4奏成升4这种看似听不出来的小失误,就会酿成大惨剧,严重的话直接拎着琴get out了。

500

而且千万不要在排练时候窃窃自语,说指挥坏话,他可都听得到,有一次我和邻座伙伴用极小声的分贝讨论晚上吃啥,结果正在讲曲子的指挥无缝衔接了一句:“王大萌!别我一讲话就在那跟说相声一样,这才几点就饿了!”

500

说真的,在乐团被指挥骂有时候是件很欢乐的事!


500

交响乐手篇

先看看这大江湖的排场……

     

500

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莫非是……

500

看起来十分严肃的交响乐团,成员之间也是客客气气,“相敬如宾”吗?

当然不是!10个字来形容:大型音乐沙雕聚会现场

500

我们先来说说弦乐,小提,中提,大提,还有double bass共同组成了乐团里最庞大的塑料姐妹群体。

咦,bass?贝斯手是不是感觉找到亲戚了?

不,在这件事上(你们懂的),贝斯手们应该拥抱拥抱中提琴,那可是比你们还惨的难兄难弟……

贝斯手被黑始终围绕着“存在感低”这一点,但中提琴就不一样了,那简直是360°无死角,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体无完肤片甲不留,黑得像故事会一样精彩……

500

中提琴是什么,大一号的小提琴还是小一号的大提琴?

答案:略。

为什么中提琴看起来那么大?

是拉琴的人头小。

怎么防止你的小提琴被偷窃?

把它放进中提琴的箱子里。

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有什么不同?

中提琴烧得更久。

我们都知道中提琴比小提琴好因为它能烧得更久,但是为什么它能烧得更久?

中提琴通常都还在箱子里。

中提琴和洋葱之间有什么不同?

中提琴被切断时没人会流泪。

要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中提琴手走调了?

当琴弓在动时,一出声就是走调。

为什么中提琴手们不玩捉迷藏?

因为没人会去找他们。

怎么让一把小提琴听起来像中提琴?

坐在后面然后不要出声,或者随便乱拉一些走调的低音。

500

最难过的不仅是被黑成了故事会,更是有些曲子连三角铁都有戏份但没有中提琴......

500

最孤单的乐手非中提琴莫属......

500

很多人肯定有过这样的一个疑问,一个交响乐团这么多人,那滥竽充数是不是很简单?

其实吧,在乐团久了,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有点无师自通《演员的自我修养》。

500

但“滥竽充数”这件事其实得看你玩的是什么乐器,对于那些难得露脸的乐器这个行为基本不存在,有些很炫技的段落是“滥竽充数”的事故高发路段,经常奏对开头结尾中间一顿瞎比划。

弦乐怎么偷懒的?别带松香,动作夸张。

500

管乐怎么偷懒的?注意表情要到位!

500

当然这种行为只适合偶尔偷个懒,指挥的耳朵可不是滥竽充数的,经常你一不小心的“精神涣散”都能换来指挥“千军万马取你首级”的体验......

500

不过有时候有些小可怜经常会“被滥竽充数”,比如那些低音声部的,即使你到了好不容易solo的旋律,卖力演奏,最后可能换来指挥一句:“说你呢!你在那给我无实物表演啥呢?!”

500

乐团里看似最悠闲的打击乐声部其实是最高危的,乐团的节拍器啊!作为节奏的骨骼和灵魂,虽然露脸机会少,但是每次都是露在刀刃上,不能有任何闪失,不然就是人间惨剧了。

有一次打大擦的兄弟不知道是空拍时候睡迷糊了还是小酌怡情过头了,或者是拍子数串行了,在乐曲旋律渐弱时候猛地“哐”一下子!

500

吓的指挥差点把指挥棒扔到了大提琴的音孔里!

500

交响乐团的日常

交响乐团的排练气氛,是不是就像班主任盯着学生背课文?

当然不是!

首先在每天排练开始前,大家大多会准备好一份饮品,一些零食,一个满电的充电宝,下几个视频到手机里,然后再奔去排练厅。

500

高效排练得吃好喝好。

500

我们看演出时,会发现每场开始前,首席会特别优雅地站起来示意大家调音,整个过程简短而高级。

然而实际上,排练三小时,调音一小时……

由于指挥像狗鼻子一样灵敏的耳朵对音准的偏差是0容忍的,所以调音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乏味的,尤其弦乐声部,经常要一个个来,当然这个时间足够来一把王者荣耀,吃一顿外卖,睡个午觉,临阵磨个枪.....

500

鼻炎的朋友在排练的时候是痛苦的,而且有时还特别赶巧,指挥一说话就打喷嚏,一空拍就打喷嚏,尤其松香粉末飞起来的时候就是喷嚏连环炮开始的时刻,真是“有一种想说不能说的伤痛埋藏在我心中,有一种想打喷嚏的欲望它越来越浓”。

500

而且经常还会被指挥误会:“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500

排练时候的刚需设备谱架,它除了尽本职外,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助乐团成员玩手机……

看剧,刷微博,逛淘宝,偷拍指挥(的表情包)

500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对谱子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或者有一个帮你放哨的靠谱队友!

看剧是大家的首选,但不要轻易选择喜剧或者烧脑的,除非你拥有百分之二百的一心二用绝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血泪教训,和邻座排练时候偷看《憨豆先生》,结果看入迷了,正巧在空拍的节骨眼上,空气像窒息一样宁静,结果我们“哈哈哈哈哈哈”的笑出了声,指挥脸瞬间就黑成包公,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500

500

当然斗地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一定要注意关声音!静音!打击乐的一个伙计有次窝在后面写作业斗地主,结果声音忘关,给乐团全体留下了这辈子都忘不掉的那一声:“王炸!”

指挥内心也炸了。

500

当然还有一些大件乐器会用自身优势来保护自己玩手机不被发现,比如大提琴,只不过指挥视角的你在一直奇怪的盯着裤裆看?

另一刚需设备就是乐谱,乐谱上除了音符之外,还有一些用来保命的“暗号”,比如“此小节低头”,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你要非不听的话就即将会尝到被后一排的长号戳到脑袋的滋味。

500

再比如谱子某些小节前画着眼睛0.0或者写着“看指挥”,当然这不是让你看指挥今天帅不帅,头发是不是又少了,而是防止你进错拍,奏冒泡,忘记奏,并且稳定节奏,注意乐曲情绪变化等等。

500

当然,不论是排练还是演出总会有些突发状况让人措手不及:


​指挥high了,指挥棒飞了出去;

一首乐曲就只露一次脸的大擦,结果开始前擦片不小心被踩平了;

打击乐声部太激情,灯泡震碎了;

定音鼓槌飞出去追求幸福;

演出时候翻谱子不小心多翻了一页;

管乐不小心吸进了虫子;

贴的暖宝宝不小心掉出来了;

礼服拉链崩开了;

演出时候生病了,强忍着不打喷嚏不咳嗽,差点憋出内伤;

500

每一次舞台上成功的演出其实都是大家提着心吊着胆完成的!演出在台上光辉靓丽两小时,其实要辛苦排练几个月,经常还要加班加点练琴,所以啊,演出结束后舞台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绝对是发自内心深处。

500

500

交响乐团野起来有多可怕?

只要有谱子啥也敢奏!而且啥也敢往曲子里加!放飞自我!无人能挡!

蒙进鼓里的神级操作:

500

乒乓球协奏曲,真的有乒乓球!

500

《马勒第六交响曲》中,为了体现主角被击倒的效果,抡起了大锤。

500

约翰施特劳斯的《狩猎波尔卡》中用到了猎枪,真枪实弹!

500

还有更狠的,硬核玩家柴可夫斯基在《1812序曲》中,为了表达战争激烈,安排上了大炮!

500

乐器扔了换上了电子装置:

500       

交响乐团为了更亲民多吸点粉,不但玩起了各种流行歌曲,动漫歌曲和游戏主题曲,而且还有了更大胆的尝试!

看看交响乐团是怎么玩电音的:

一不小心还踏入到土嗨神曲的土地了,来品一品交响乐团演奏的《燃烧我的卡路里》……

是不是感觉交响乐团也挺好玩的!

写这个文章不是说为了调侃调侃交响乐团,而是想告诉大家其实天下乐器一家亲,交响乐团也并不是站在冰箱上,古典乐不该是敬而远之。

音乐没有听懂听不懂,只有去不去听,欣赏音乐是没有门槛没有界限的。

音乐世界的大门永远向所有人敞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