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也好,其它地方也好,不是不可以搞有机农业,得讲科学,这样才能大胆地搞

【本文来自《斯里兰卡搞有机农业,是如何搞高质量发展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引以为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971363311612
  • 作者举的二条青的例子就属于基础设施不足,由于青菜保存时间短,所以农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将他们卖出,即使有农民能到达城市出售,他也必须尽快卖出以防变质他也没有时间在城市停留将商品卖出,价格只能定的极低。可是大型商超在此方面有巨大优势,他们有强大的物流,存储,分销体系。他可以把蔬菜保存极长时间。只要有需求,他就可以稳定提供商品。这也是他能卖高价的原因。都知道乡村的农贸市场东西便宜,但是有几个能跑老远去买?或者存储大量的蔬菜在家里?如果乡村都有存储设施或者每天都有直达城市的班车运输,他需要低价卖出自己的产品吗?

    这一切都要提前进行建设,不是说一条路刚修好,就被填满才是合理,那只能说明是设计规划严重不足。

    斯里兰卡也是一样,如果他有红茶的物流存储销售体系,他这么做无可厚非,而且确实可以提高售价。比如说日本所谓的雪花牛肉。但是他在没有外汇情况下,之前毫无作为,为了转移农民注意力,借口有利农业,禁止进口化肥农药,变成现在这个局面就不新鲜了。

上面那回复不完整。因为手机上点错了一下就发出来了。

斯里兰卡也好,其它地方也好,不是不可以搞有机农业,不是不能搞新的东西,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大胆地搞。不要盲目蛮干。

一要根据有效需求搞。要能卖出去收回钱。有效需求的意思是一方面人们愿意买这种商品或服务来满足某种需要,另一方面要有相应的购买能力。没有找到长久可靠的市场需求,一下子铺开搞有机农业,搞出来卖给谁?能搞出来多少?成本怎么样?价格怎么定?卖不动怎么办?

二是要由点到面逐步搞。通过点的成功,形成内生能力、扩张动力、示范带动,实现量的增长。取得经验,不断改进完善升级,实现质的提升。控制风险,取得效益,不断进步,实现持续发展。

三是要由市场主体自主自愿自觉搞。农场主农户才清楚自己的资金能力、土地条件、种植技能、种植机具、种植成本、日常收入、家庭开支、风险承受能力等情况,不问青红皂白一刀切齐步走强迫搞有机农业,行得通吗?

四是搞有机农业的时候作为政府多引导促进扶持帮助,少搞强制命令。有机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一样。前者的发展主体是农场主、农户。后者的发展主体是政府。各有各的责任义务。各有各的职能。政府不能强制包办农场主农户的有机农业。农场主农户也不可能代政府去建高速公路、港口、码头、机场。

有人讲,那个人电脑刚制造出来的时候,谁知道有没有需求,没人敢打包票。是啊,正因为如此,个人电脑刚出现的时候,制造销售规模都很小。因为人们表现出了对这种商品的购买热情使用兴趣,生产规模才迅速扩大。并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产品,提高性能,增强功能,调整外观。推动行业发展壮大。

又有人讲,高铁,中国原先没有,大胆引进推广,现在效果杠杠的。中国当时是没有,但国外已经有了,用上了,效果已经很明显了。而且最先引进时,也不是全国同时铺开建,是先建一条,取得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使用维护经验,一看效果很好,再根据需求和资金情况,建设推广。

现在的巨头阿里、腾讯、字节、华为、百度、比亚迪、吉利、长城、娃哈哈等等,开始的时候,规模同样是很小的,产品是很简单的。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的。哪有一生下来就文武双全的天才?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弱就没有强。只有大,只有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从小做到大、从弱做到强,除了热情、干劲、胆量,还要讲一些方法。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