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器视觉龙头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大涨超55%,为苹果、京东方与富士康供货

500

7月6日,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光”)在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司股票代码为“688400“,股票简称“凌云光“,发行价格21.93元/股。截至当天收盘,凌云光报34.08元/股,较发行价上涨55.4%,市值153.36亿元。凌云光是一家以光学创新为基础,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为客户提供核心视觉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与智能视觉装备等产品与解决方案。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凌云光创始人、董事长姚毅感慨,IPO对凌云光而言是一个新起点,也是公司的成年礼。“机器视觉+ AI +自动化,从过去替代人的手脚,到替代人的眼睛和大脑,堪称工业4.0的革命性进步。这条厚雪长坡的黄金赛道,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

500

据招股书披露,凌云光于2002年正式成立,深耕机器视觉产业链将近二十年。

公司成立初期即在印钞行业开展自主研发,一方面以人民币凹印在线检测、大张检测等项目为牵引,奠定了视觉系统自主研发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外领先的机器视觉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代理业务关系,在国内建立了以国外机器视觉技术和产品为基础,构建多种解决方案服务于多个应用行业的能力。

2006年开始,公司进一步进入印刷包装、新型显示、消费电子及智慧交通等行业。2016年至今,公司扩展了自动化能力,形成了融合视觉检测和自动处理能力的智能化产品,推出了大量智能视觉检测和量测设备;并进一步自主研发智能相机、3D相机、深度学习、通用视觉软件及GMQM质量管理工业软件等软硬件产品与技术。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自主研发形成了光学成像、智能软件、智能算法与智能自动化四大技术平台,从客户需求与痛点出发进行产品创新,广泛服务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印刷包装、新能源、影视动漫、科学图像、轨道交通等行业的智能“制造“。

据了解,机器视觉以视觉器件、可配置视觉系统和智能视觉装备等形态服务各产业,如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实施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支撑。

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制造业自动化推进等因素,预计2020年至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销售额将以2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销售额将达296亿元,如果考虑机器视觉加持的智能视觉装备,其市场空间将超数千亿。

招股书显示,凌云光2020年引入工业富联孙公司富联裕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外部战略投资。公司还与工业富联在深圳成立了合资公司富联凌云光,共同发力面向智能制造的高端装备。此外,根据凌云光本次发行结果,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对凌云光进行了战略投资。

据投资界报道,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表示,2018年达晨一举签下3亿支票参与凌云光A轮融资,这是达晨历史最大一笔A轮投资,也是达晨“押重注”投资策略的生动体现,极具里程碑意义。凌云光也是达晨今年收获的第6个IPO。

凌云光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长期服务于苹果公司、华为、小米的产业链,与鸿海精密、瑞声科技、歌尔股份(002241)等业内领先的电子制造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002387)、无锡夏普、群创光电等行业领先客户的面板产线;在印刷包装领域,公司是国内标签、软包装、纸盒包装等市场的主流供应商,产品已销往超过1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产品广泛服务于福莱特(601865)集团、宁德时代(300750)、信义集团等行业龙头;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地铁、动车、机车,以及接触网等场景的在线运维监测业务;公司开发的立体视觉系列产品和“数字人“产品在文化娱乐领域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在光通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广播电视宽带接入产品,主要服务于罗马尼亚 RCS & RDS、江苏有线(600959)、中国广电等国内外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截至目前,凌云光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产业链相关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先进光学成像、软件与算法、精密机械与自动化控制,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平台,将下游应用场景从印刷拓展到消费电子,又拓展到了新型显示、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目前,在先进光学成像方面,凌云光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产品与技术知识,取得了400多项专利。公司拥有从X光到长波红外成像全波段成像,可提供从高灵敏、超夜空、高照亮度的超高速成像解决方案及产品,覆盖从几百纳米到微米再到毫米,一直到地球观测与天文观测成像相关产品。此外,公司还投资长光辰芯,开展高端CMOS成像芯片研发。

“机器视觉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凌云光将努力打造国际化高科技企业。”凌云光创始人、董事长姚毅表示,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新型显示等领域,机器视觉的渗透率还很低,机器视觉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