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们打算买国产仪表,结果一测误差太大,最终还是买了外国仪表

【本文来自《美国有领先中国的地方,不过大的行业不算非常多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起仪表想起些个人经历。那是十几年前,我刚参加工作,一个项目需要一台仪表,以前都是借的,这次公司打算买一台。然后联系了一个国产仪表商,价格已经谈好了。他们带了台样机,于是就叫我这个直接测试的人来看看。我那时对国产没什么偏见,和他们谈了一阵就说:我们把样机拿到实际环境测一下看看。

结果一測,好家伙,误差超过了标准,假设标准误差是0.2,实际误差在0.5以下,则还能勉强使用,而这仪表误差到了1,属于完全没法使用的状况,而以前用的外国仪表,误差都在0.02以下的。我如实报告了公司,最终公司还是买了外国仪表。

现在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要崇洋媚外,实际上我工作的这十几年,我也目睹了华为的崛起,把外国品牌打的落花流水,朗讯,贝尔实验室这些曾经要仰视的名字都已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国产要占领市场,还是要靠扎扎实实的基础,PPT做的再好,经不起实践检验就是空中楼阁。我不知道国产仪表现在的状况,上面的事已经是十几年前了,不能当做证据。希望国内的厂商能打好基础,一步一步的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