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知否,知否》同时代的姑娘们:我的“农家乐审美”

       这些天来,妻子、女儿都和千万万万的“脂粉”一起,在追这部剧 :

500500

       我也跟着看了几集,感觉也确实不错:剧情曲折,人物生动,服装道具布景考究而精致。

       可是看着看着,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另一群姑娘:   

       她们是盛明兰她们的同代人,地位也接近,还是东京城里的邻居,彼此一定见过面,打过招呼,说不定还相伴游过御街和虹桥,一起到相国寺为自己的夫君兄弟烧香还愿,一起到画在《清明上河图》里的老店铺里购物。

500

       可是,在盛明兰们宫斗、宅斗得波诡云谲,不亦乐乎的时候,这群姑娘到了很远的地方,在做着另一件事情。

       她们是谁呢?    我曾在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群上传过一幅山西台1991年版的电视剧《杨家将》中穆桂英指挥杨家将士大破天门阵的截图,并且声称,我心目中的杨门女将就应该是这样的形象:

500

       还有这位为夫报仇,斩杀奸臣潘美的杨七嫂杜金娥:

500

       镇守三关,大破韩延寿的烧火丫头杨排风:

500

       杨延昭夫人,六嫂柴郡主:

500

       八姐、九妹:

500

       杨府收留的辽国小公主瑶娥:

500

       结果遭到群嘲,学生们纷纷说“老师你这是农家乐审美”、“城乡结合部审美”。          

       我一边大笑,一边很认真地解释说:“中国古代就是一个农业社会。军队的将士也大多是来自农家子弟,即使是统治阶级,既然号称“地主”,当然与土地和农村都有不解之缘。所以我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军队,应该给人一种朴拙浑厚的感觉。杨门女将是虚构的,但如果真的出现在战场上,就应该像张煜佳扮演的这一版穆桂英一样,英武、矫健、俊俏,而又沉稳、自然、大方。”       

       而类似下面这样的“宋代女将”,“城乡结合部”的感觉固然是没有了,但同时也就成了刚从夜总会走出来的变装舞女:

500

       再看下面几幅照片,是不是也给人一种“农家乐审美”、“城乡结合部”、“乡下土妞”的感觉呢?   

       然而,她们正是保家卫国的战场上的真正的女战士。   

       这一幅,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待命出发的女卫生兵:

500

       这一幅,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跟随冲锋部队进行战地救护的志愿军女卫生员:

500

       这两幅,是上甘岭鏖战正急时,上前线慰问演出的文工团女战士:

500500

       这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是立功受奖的志愿军女战士:

500

       对比一下,不难看出,虽然古今不同,虚实不同,但“农家乐气息”的装备和穿着,乐观坚毅的气质,91版的穆桂英和这些真实的巾帼英雄形象,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只是妆容更加整饬,外形更加漂亮,也更有“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的大将风度——这就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形象,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位长得很美的女将军,尽管我们知道这是虚构的,但我们完全会被这个形象带进“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伟壮阔的古代战争画卷。   

       所以,还是痛痛快快地展示一下我的“农家乐审美”吧:  

       穆桂英挂帅,集结部队准备攻破天门阵:

500

       宋军前锋部队杀到天门阵口:

500

       辽军黑鹊阵向宋军碾压过来:

500

       穆桂英观察敌情,指挥若定:

500

       宋军在穆桂英指挥下以弓箭攒射辽军:

500

       辽军在箭雨下伤亡惨重:

500

       穆桂英下令出击:

500

       穆桂英一马当先,风驰电掣般冲进辽阵:

500

       双方兵将展开恶战:

500

       穆桂英拍马舞刀,杀透敌阵,手中大刀寒光凛凛,霜刃映日:

500500

       好一个“浑天侯穆氏桂英”,横扫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

500

       穆桂英斩杀辽将:

500500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穆大将军:

500

       夺过刚被被杀死辽将的长槊,掷向来敌,英气逼人——用年轻人的话说:帅得爆屏,帅出天际:

500500

       敌兵中槊,应声落马:

500

       身先士卒,继续冲阵:

500

       胯下马,掌中刀,继续奋勇杀敌:

500500

       穆桂英等杨家将士在天门阵内翻江倒海,辽军终于崩溃:

500

       真正的战士,无论男女,都从不像《长城》里女主角那样故意“装酷”。    

       上了战场,他(她)们会像方才那位穆桂英一样沉勇刚毅,不怒自威;    

       而平时呢,则淳朴自然,毫不做作。    所以抗战时《大公报》记者采访彭德怀、林彪、徐向前等八路军将领,却对他们的本尊视而不见,以为只是一群学生;而续范亭将军更是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舍翁”——这不也正是“农家乐审美”吗?   

       辽国刚刚求和,西夏又打上门来——天波府门前的下马碑,再次见证杨家儿女踏上征程:

500

       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杨延昭(六郎)、杨宗保、杨排风以及孟良焦赞等全部阵亡。西夏兵锋直指长安、洛阳,汴京震动。   

       真宗下诏宣佘老太君进宫。佘太君刚刚安放好宗保等人的灵位,神色肃然:

500

       集结在佘老太君面前的杨门女将:

500

       江山岌岌可危,皇帝也不要面子了——真宗、群臣、妃嫔,在天波府门前跪送杨家十二寡妇出征,因为她们承担起了满朝文武和举国须眉承担不起的责任:

500

       杨门女将跨上战马:

500

       真宗君臣目送杨家婆媳:

500

       太祖母、奶奶、妈妈、婶奶奶、姑奶奶们都走了,宗保之子杨文广好奇地探着头张望,老管家杨洪将杨家唯一的骨血拉进府门:

500

       天波府门缓缓关闭——全剧终。    但杨家儿女卫国御侮,前赴后继,世代抗敌的历史并没有结束......

500

       这就是盛明兰的同龄人的故事。   

       盛明兰、盛墨兰们在“嫡女”来,“庶女”去地彼此算计和防备的时候,她们正在千里之外的雁门、幽州,枪挑敌阵,马踹连营,豁出性命来保卫上演着一幕幕宫斗宅斗戏码的这整座叫做“大宋”的舞台。   

       然而现在,盛明兰们的故事,可以金屋豪宅、盛装华服,“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看得少女少妇们眼热心跳;   

       而她们的故事,却只能用“农家乐审美”的形式灰头土脸地上演,也因此不会有多少人青睐。   

       然而,当看到《长城》里那种“热舞女郎”一样的火辣造型和面瘫一样的“锥子脸”,我认为,《杨家将》的“农家乐审美”反而体现了对这些女孩的最高尊重。   

       有的网友偶尔翻到了这部28年前的32集老连续剧《杨家将》,本来也是打算嘲讽一下过了时的“农家乐审美”的,但点开一集,欲罢不能,看完之后,赞不绝口,因为从没看过,也没有想到,在20多年前我们能拍出这样原汁原味的古装战争剧。尤其是剧中的杨门女将,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女英雄们的“标准模板”。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古装战争片,一般不拍马上交战的戏,而是骑马凑到一起之后跳下来或者“飞下来”步战,而这一版《杨家将》几乎都是实打实地马战,那么多女演员也都是横枪跃马地厮杀。  

       这是有代价的。   

       据穆桂英的扮演者张煜佳回忆:虽然自己有些武术功底,但为了练马术,练刀法,拍马战戏,还是不知道多少次从马背上摔下来,有时控制不住马,还大冬天硬生生摔到水洼里,全身都摔肿了。   

       现在喘口气也要让“粉丝”尖叫一片、心疼几天的男女明星们,已经受不了这个苦,更冒不起这个险——像我们开始的截图里那样,在两军大规模的对冲混战中骑马交锋,一旦不慎落马,不但会摔伤,而且有被乱马踏伤的风险——因此,现在荧屏上骑马的武将也是下马走着打仗,再没有这样惊心动魄,“招招到肉”的马战,更不可能让这些如花似玉的女演员(《杨家将》里这样高“颜值”的女演员,到今天肯定都是流量明星)去演马战了。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那个资金并不充裕,也不可能靠砸钱买流量的年代里,影视主创人员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认真与坚韧,摸爬滚打,一招一式地制作出了令人肃然起敬的经典。

       我对年轻人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并无异议,而且认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品味一定会比我们更高级,更丰富。    

       然而,我也从不为自己的“农家乐审美”而惭愧,因为我所欣赏的作品里有很多真正能让我们找到“根”的崇高壮美而朴实厚重的东西,而这正是现在那些形式上越来越“唯美”,越来越富丽堂皇,内涵和精神上却越来越“架空”,越来越卑俗琐屑,越来越小家子气的古装剧所缺乏的。

       著名编剧汪海林先生最近这样评论《战狼2》、《流浪地球》等影片的票房盛况:   

       “连续三年,电影市场深刻教育我们:观众不爱看小鲜肉小鲜花,观众对大IP不感兴趣,我们的主体观众压根不是女性和95后,票房最好的从《战狼二》到《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都是雄性意识很强的毫无脂粉气的影片,后面两部几乎没有爱情戏,互联网概括的“女性向”“女频”完全是欺骗性的。   

       一味迎合少女口味的购片人(其本身性别可能是男的),处处从少女立场出发的电视剧网剧行业,已经非常荒谬了,这个领域亟需进行市场化改革,真正把选择权交给观众,而不是假数据和少女心购片人。”     

       汪海林说的迎合“少女口味”的作品,大概就包括《延禧攻略》、《知否知否》这种由网络女作家创作的不厌其烦地讲述宫斗、宅斗的古装偶像剧。     

       我不同意汪海林的地方在于:     

       据我了解,很多“少女”也并不是真的那么迷恋古装宫斗宅斗剧,而是我们的影视投资和制作者并没有下功夫像拍摄《流浪地球》那样拍摄出立意高远、正气浩然而精致细腻的古装历史剧,因此她们只好看宫斗剧。     

       如果我们的影视界能愿意花《知否知否》那样的金钱和精力,以那样的技术手段,将盛明兰的这些同龄人的故事搬上荧屏,同时不要刻意回避“农家乐审美”,而是该华丽妩媚的时华丽妩媚,该大气磅礴时大气怕磅礴,该古朴苍劲时古朴苍劲,总之就是老老实实地还原出历史的风貌和人物的风采,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这样的历史剧,是一定会受到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的。

       因为,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也是许多爱看《流浪地球》的观众用手中的电影票证明了他(她)们确实在盼望着的东西:      

       一个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能驾驶地球进行远征的伟大民族,决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因此,这个民族的历史上决不应该只有那些除了争风吃醋邀宠固位什么也不会的废物;      

       她不但应该有无数胸怀天下,敢作敢当的男性,也一定有着无数贤明英睿、大智大勇的女性。     

       ——请像当年的《杨家将》一样,用一种堂堂正正、认认真真、明明白白、健健康康(而不是扭扭捏捏、故弄玄虚,或是搔首弄姿、插科打诨)的态度,将他(她)们表现出来!

500

500

       一面是《知否知否》莺莺燕燕,千娇百媚,一面是杨门女将的纵横驰骋,飒爽英姿,这是否才更接近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女性的真精神,真面貌呢?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