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有三,无后为大

500

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GSSW13)

前几天,著名的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先生建议:“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先结婚生子。”

好家伙,听了这话,有工作的和没工作的年轻人都沉默了。

这是在一场财经云峰会上说的,梁先生谈及他擅长的人口话题,不知怎么七绕八绕地,绕到了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身上。后来估计是想把话题圆回来,只能“让年轻人生孩子”了,总算没跑题......

现在专家也真的不容易,催婚催生任务之紧迫已经到了不能分场合的境地。

梁教授说:“如果你短期内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训或自我培训,去提升技能水平,然后等待经济好转,或者去结婚生子也行。

500

要是不加最后这句,也算得上一碗不太油腻的鸡汤。可最后的这句,用了“或者”开头。

这就成了并列关系,从语言逻辑上理解,意思是“提升自我”和“结婚生子”可以二选一,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这让我想起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那句名言——小明上了普高,小红上了职高,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500

这好像倒是一部不错的偶像剧——

找不到工作的小黑四处碰壁,颓废沮丧时在街角偶遇了同样找不到工作的小美。两人一见钟情,坐在马路牙子上喝着1块5一瓶的矿泉水,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想起了专家的建议——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于是分别回家偷了户口本直接领证了。两人各自卷走了这些年攒下的压岁钱,租了个地下室,过上了喝露水吃泡面的日子,一年后两人带着满月的儿子回到父母家,父母流下激动的泪水,掏出两个信封,一个里面装着给他们买的大别墅的钥匙,另一个装着瑞士银行的密码卡,里面存款2.8个亿......

剧本写完了,编剧小伙子打开了地下室的窗户,深吸了一口废气,“呜呜呜,我这么能编,怎么还找不到对象?”

500

有工作的年轻人都不一定有对象,没工作的还“建议结婚生子”,这样的建议像是童话里走出来的。

刚坐上社会正是努力打拼、奠定基础的阶段,专家却说得好像“努力工作”和“结婚生子”可以选择其一就能实现人生的大和谐似的。

很抱歉,如果您降临凡间多看看多听听,应该就不难发现:无业的年轻人,可能都还在啃老度日。

你对他们说:“你们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啊”,这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说:“找不到工作有啥关系,继续啃老就行,赶快结个婚生个娃,然后拖家带口一起啃老啊!”

这......算不算“恶意结婚生子”?

500

专家不一定跟你讲仁义礼智信,不一定跟你扯德智体美劳,也不一定会告诉你没工作、没收入、没有个体价值的人将如何熬过婚后生活......

专家们只会告诉你“结婚生子是人生巅峰”,他们殚精竭虑,苦口婆心,为人民的福祉操碎了心,但一开口却是每个字都是在给你画重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又想起了伊曼努尔·康德的那句名言——如果没有收入,建议先把闲置房子租出去,或者私家车跑滴滴。

500

专家的话,是一条送给全体年轻人的建议,包括男性和女性。

当一个男青年去相亲,对面的姑娘问他做什么工作的,他说没工作。姑娘沉默不语,试图给对方留点台阶自己退下,结果男的说“专家告诉我没有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姑娘掏出手机直接拨打了110......

我要是有个女儿,也不愿意让她跟一个连工作都没有的男人结婚啊。

500

众所周知,现在的年轻姑娘们很有想法,思想成熟,独立自主。对她们来说,你让她在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直接去结婚生娃,这就等于在告诉她们:“你没啥本事,还是去当全职主妇吧。

有工作的女人,都很有可能在生了孩子之后保不住饭碗,更别说那些先当了妈的了。等把孩子带到能离开妈妈的阶段,这位妈妈已经和社会脱节好几年,冷不丁回归社会再就业,既不是应届生,也没有工作经验,到时候专家给写推荐信吗?

500

专家想要大家早点生孩子,出发点没问题,但他们普遍有一个根本性错误认知——他们以为所有年轻人都渴望结婚生子。

于是他们觉得“我给你推荐了结婚生子的最佳时机是在帮你”。

他们并没有留意到年轻人脱口而出“是我们最后一代”时脸上的坚毅。

比起找不到对象,找不到工作才是他们最大的心病。当你看到一个没有工作的、生活捉襟见肘的年轻人,还要抱着5个月大的孩子去核酸亭排队,你会作何感想?

专家可能是只记得考虑“人口”,忘了考虑“人”了。

婚姻和育儿中,最重要的是高度的责任感。但凡受过教育、思维正常、本质善良的人,都是先对自己有要求,再去匹配婚姻。我总不能自己啥也不是,一滩烂泥,连墙都还没糊上,就开始想要登顶摩天大厦。

连工作都没有,连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能力都没有,我们怎么去养育下一代?

就算有养活家庭的能力,你还要看人家乐不乐意要这样的生活方式。

500

我们的一生,总能遇到一些不怎么接地气的专家。他们把自己高尚的思维架构搭建在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之上,然后挥斥方遒。

那些城里的Jessica和乡下的阿花都明白的道理,专家似乎也明白。区别在于,后者更急于提建议,在此过程中经常把前者当傻子。

例如2015年专家建议让农村剩男共享老婆,2021年又有专家建议让农村剩男和城市剩女交朋友......到如今,搞拉郎配的专家沉默了,建议没工作先结婚的专家又登场了......

动辄就把“结婚生子”放到和“自我提升”、“实现价值”同等的高度,这只会让人越来越反感,一见到催婚催生的专家就难受。

其实只有社会整体状态好了,各种压力减轻了,生活和教育成本降低了,结婚生育率就自然上去了,而不是靠专家们今天一榔头明天一棒槌地游说。

所以我们一直说,在结婚生娃这件事上,最好的建议就是专家不要建议。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