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像个香港本地人,全靠我有一个交往8年的香港女朋友!

也许与大多数港漂不同,我从一开始来到香港便把自己当成了半个本地人。

主要原因便是我有一个已经交往了8年的香港女朋友。

现在我可以说是已经跟香港本地人没什么两样了。

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这些年来是如何跟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女朋友相处的吧!

500

作为一名广东人,以粤语作为母语,从小到大对香港的文化并不陌生。

每天看着香港的电视节目,偶尔也会到香港旅行,所以对香港这个城市一直都有一颗熟悉又好奇的心。

但说到对香港深层次的了解,得从我在大学里认识了我女朋友之后开始说起。

在大学的第一年,我们在一节心理课上被分到同一个小组里进行交流。

当知道她来自香港并且听到她说平时“不会”爬楼梯时,我下意识惊讶地反问道:你“不会”爬楼梯?

顿时,小组里其他同学都开始大笑,而她只好满脸无奈和尴尬地解释她是指平时很少爬楼梯。

我成功地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没想到,这次的小误会却成为我们俩故事的开始。

到后来,碰巧学校举办元旦晚会,我们俩再次被分到同一个表演小组里。

我们要演出的是以《泰坦尼克号》为主题的舞台剧,我们又那么巧被安排分别饰演Jack和Rose。

有了上天的眷顾,我们也在那一个多月的排练和相处中逐渐地擦出了火花,互相之间也产生了些许暧昧。

这才有了接下来的这段故事。

500

而说到真正促成我们这段感情的,便是她对来到大陆生活和学习的各种不适应和挫折。

也正因如此,我的文化背景给了她一份难得的亲切感。

也许你会想知道我是如何从一众广东男孩当中脱颖而出的?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TVB,说粤语时用字和香港人类似,也比较了解香港文化吧。

因此自然和她有了不少的共同话题和兴趣爱好。

500

也许你又会问,香港人来到内地生活和学习真有那么难适应吗?

答案是不一定。

但如果你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女孩,从小在香港的生活条件还不错,并且从来没在内地生活过。

在18岁的时候孤身一人来到一个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地方上大学的话,适应真不是容易的事。

举几个例子:

大学课堂里老师带着不同口音用普通话说起笑话时,全班同学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唯独她无动于衷。

询问旁边同学之后,却还是不理解笑话的梗在哪里。

一开始不熟悉简体字和拼音的她,上课看课本总比别人落后一大截;

期末考试机考时总是盼望老师少出简答题。

日常社交娱乐没有了以往的Instagram、Facebook和Youtube;

微信朋友圈里只有新认识的大学同学,与家人通讯也很麻烦。

总的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种种的改变都经常让她感到孤独沮丧,偶尔也会因此而落泪。

500

我们俩在一起之后,日常相处里我除了偶尔倾听她的诉苦之外,还有一件比较特别的事情:

就是经常被她纠正我的广东话发音和用字。

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不是以粤语为母语吗?为什么还需要纠正?

然而,跟她在一起之后我才发现,广东人说粤语的时候,因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在发音和用字上和香港人有不少“区别”。

就比如这里用的“区别”,香港人说粤语时会说“分别”,还有“随便”的“随”经常被我读成“sui”,而正确发音是“tsui”。

再比如“接触”的“触”正确发音是“zuk“而不是”cuk“。

因此,有一段时间每当我遇到这类不确定的字时都会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思考片刻,这时她总会不言而喻地笑起来。

到了毕业之后,我和她选择了一起回到香港工作。

500

从那以后,便轮到她向我深入介绍她长大的城市。

介绍这里的生活、政治、民生等等大大小小的事,带我打卡香港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逐渐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虽然到现在我还是不太会写繁体字和广东话拼音…)。

另外,由于这两年多的疫情,我算是像她当初那样体会到了离开家乡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独自生活和工作的感受。

庆幸的是这次我有了她和她家人的照顾和支持。

500

最后,和她的这段感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内地和香港确实是可以和睦相处、互相促进的。

正如当初我陪伴她度过的大学生涯,以及她一直以来带给我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