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厂家没能弥补华为留下的高端手机市场?

2019年,华为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超过苹果。2021年,华为被制裁后手机断崖式下滑。几家国产手机厂家都去冲高端,但2021年的市场结果表明,并没有弥补上,苹果收回失地,还是回到第一。

为什么呢?

就这么说吧,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但是两年前发布的Mate40 Pro还是能以原价卖出去。这是连苹果都做不到的。

当然得承认,华为的Mate40仍然能以这个价格卖出去,有很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可只从市场认可度来说,时间都过去两年了,华为的产品依然还有很高市场认可度,其他品牌怎么填补这个国内市场?

退一步说,现在比国产手机不能补华为留下的市场空档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什么?现在的国产手机别说打华为了,就是连华为的干儿子都没打过。

500

目前中国手机消费的主流价位段是在1000~3000之间。小米喊了这么多年的高端化,手机出货均价也就是从1000涨到了1100多块钱(2021年小米手机销售额2000亿,出货1.9亿部)。至于说OV,虽然均价卖得比小米高些,但在华为被制裁之前,其与华为相比还有30%~50%的均价差距。大体上说,小米的均价如果是1100块钱的话,OV两家能在1500左右,华为能达到1700出头(华为2018年手机销售额3500亿,出货2亿部)。

虽然表面上看只有几百块钱的均价差距,但想一想小米折腾这么多年,出了那么多四五千的手机,也才把手机均价提到1100块钱,就知道这个品牌认知度上的差距有多大。

品牌这个东西,不是如很多人想的,高端品牌完了中低端品牌的认可度就上来了。

打个比方,要是中国给BBA、保时捷这些豪车设置销售配额,每个品牌每年只能卖1万辆,那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品牌也迅速出各种均价四五十万乃至一两百万的车型,配置还特别豪华,你觉得这些车型能补上BBA空出来的市场么?

而且,还有个问题需要说。从消费能力来说,在各年龄段中,年轻人有更强的消费意愿,但中老年人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比如华为常被嘲讽为体制内专用机,很多体制内单位的中高层领导购机首选华为的情况非常常见。但抛开这种嘲讽,在国内体制内人群的整体消费能力就是比体制外高,而且中高层的消费能力又比基层员工高。

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追着年轻人的喜好做高端,特别是堆料式的高端,对于提升品牌价值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现实中,真正懂手机的人是极少数,分不清骁龙778G+和天玑8100谁高谁低、分不清周冬雨和钻排到底是啥的才是绝大多数。

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及格线之上的使用体验。这个体验的东西很虚,它既包括外部的设计、握持感、系统稳定性,也包括售后、服务、品牌认可度等等。但归根结底,这些都不是可以靠堆料来解决的。就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来说,同价位下华为的参数肯定不是最好的,功能也不是最全的,但大多数人都承认的是EMUI或者鸿蒙的稳定性是国产手机中最好的。

说到底,你做手机要给用户做,不要给粉丝做,特别是不要给线上的粉丝做。线上的粉丝虽然声音大,但手机出货70%是线下完成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参数之类的东西,他们就是体验一下,觉得还不错,然后就买了。

回到一开始,单就销量来说,现在的国产品牌打荣耀都费劲,能弥补华为的市场只能说是想多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