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码风波中的村镇银行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成为赋红码事件焦点的村镇银行,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为什么这些连本地人都陌生的村镇银行,能够吸收到如此之多外地储户的存款?

本期视频回答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一家民营公司能够控制这么多村镇银行?

2、为什么村镇银行能吸收外地储户的存款?

3、村镇银行的洗牌时刻到了吗?

2007年3月1日,国内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开业,在这一年的1月22日,当时的银监会印发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于是有了后来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村镇银行。

按照规定,村镇银行的定位是服务三农,设立的地点主要在县、乡(镇)两级。当时大型银行在县域,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网点很少,也不重视农村市场,乡镇小微企业和农户借贷十分困难。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就是为了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

这次事件目前已经波及上万名储户,其中有不少都是外省储户,大部分从未去过村镇银行的所在地。这些储户都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购买了这些村镇银行发售的存款产品,资金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

这次河南涉事的几家村镇银行,虽然在名义上都是许昌农商行作为发起行和控股股东,但河南新财富集团却是背后真正的实控人,后者得以拿着银行的壳,攫取私人利益。

据2021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在439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当中,共有1649家村镇银行,其中被列为高风险的共有103家,占全部村镇银行的比例为7%。在今年5月20日的一场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已累计处置高风险农村中小银行627家,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金额超过前十年的总和。

via.三联生活周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