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政策是选择劳动密集型领域,利用外向型的两头在外模式发展制造业

【本文来自《政府扶持首富成为大财阀,越南为何失败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汽车和手机(消费电子)领域,越南的玩法只能说无知者无畏,这是政府决策的问题。汽车行业涉及上下游产业链非常长,其实不适合工业化起步,果然越南搞出了组装货,但是其国内市场不足以培养本土品牌,出口又没有任何优势。手机的问题也与之类似,特别是在中国占据中低端、苹果三星占高端的市场条件下,选择手机这一行业只能说是政府决策问题。

上述两个领域是越南产业政策失败的例子,本质上就是后发国家工业化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即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起步,向制造业以及重工业转型时的切入点问题。其实类似的案例已经出过了,就是当年越船,或者说在造船业爆过的雷越南又重趟了一遍,而且表现的还不如造船业。

总体而言,越南的政策是选择劳动密集型领域,利用外向型的两头在外模式发展制造业。造船就是一个例子,越南一度赶上好的造船经济周期,名义上年度持有/建造船舶吨位一度冲到世界第四,但是这个世界第四水分很大,其关键子系统配套率一度不到10%(后来上来些是因为越南钢铁行业发展了),基本上就造个船壳,而中日韩当下基本上都在80%以上(个人认为是统计方式问题,比如中国民船主机是曼恩,一看产地是中国国内厂商授权制造的,但不算自主配套)。这种本质上还是两头在外的出口向造船模式,遇到海运不景气周期就死掉了(中国可以靠国内市场,不行直接军舰下饺子),后来是韩国人接盘维持住了,现在越南造船和菲律宾争世界第四,可惜这两家加起来在世界造船业产量/接单量饼图上都在其他栏目里,比起中日韩差太多。

事实证明,越南这种体量国家,纯靠政府政策和国内市场不足以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假如说当年中国一度争论“小舢板是否能捆成航母”,那么越南都不存在这种问题。

越南在工业化过程中,独立自主的、发展相对成功的反而是偏向资本密集型的钢铁领域,这方面越南也是走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合资路线(类似宝钢),比如和台塑合资建厂。比较令人意外的是越南钢铁主要出口给中国,相对于国产化越南钢铁竟然有价格优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