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的一个真实故事-河南大红码有感

(WORD数了下,全文约2500字,我也不知道你们要看多久。小编可以给我置顶么?如果有什么措辞不当,可以给我发站内信告知修改,我真的很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

这几天看到众网友热议河南大红码的事件,看了蛮多评论。

我并不太想评论,一是因为毕竟这事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二是我身边早就发生大数据被意想不到使用的案例。

为了完整的交代出所有细节,文章略长,望各位勿嫌我啰嗦。

今年是2022年,疫情始于2020年,而这个故事发生于2019年。

那年12月初,死党电话我:

“我请好探亲假了,12月12日下午XX点的飞机,回来和老婆一起过圣诞节,记得双流机场接我。”

“OK”

死党为央企员工,夫妻分居两地,老婆在成都,他在外省省会的央企三产公司上班。

要么探亲假,没有探亲假就冬歇期,每年冬天来成都。

12日早上,我打电话确认他出发没?有没有问题?结果:关机!

‘手机没电了?’

隔一个钟头再打,还是关机。

过了一个钟头,再打,依旧关机。

什么鬼?此时离飞机起飞大约还有三个小时。那就飞机落地再打吧,机场就先不去了!

可飞机落地后,依然关机。

我有点懵,什么情况?给他老婆打电话。

“凯哥,你别问了,丢人的很!”

“什么情况?我和XX关系这么铁,从小一起长大,还有什么可瞒着我的?”

“他昨天晚上酒驾,被抓进去了,拘留15天。”

挂了电话,我一脸问号?

酒驾,15天?

据我的知识储备,非醉驾,酒驾的话第一次不拘留啊,第二次才拘留,他以前没酒驾过啊,央企对这事管的挺严的。

除非他开的营运车辆,但是他有车啊,开毛营运车辆。

这里面有问题,也许不是酒驾,而是因为……

猫抓一样的好奇心等了15天,12月28日的下午,找个无人的角落,郑重的拨了电话,有人接听。

“出来了?”

“出来了!”

“酒驾进去的?”我问的意味深长。

“你说呢?”回答的也是意味深长。

“不会是我以为的那个吧?”

“恭喜你,猜中了。”死党干脆利落的回答。

我瞬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了。

“什么情况?被抓现场了?”

“X,如果是被抓现场,我也就认了,可真他XX的不是。”

从后面的对话里,基本了解了事情的全貌。

死党这人好色,可又长的丑,只有去嫖,从18岁嫖到38岁(死党81年生人,2019年差不多38岁),56个民族56支花,他大概已经收集过20多支花。

11月初,联系了个住在酒店的楼凤(可能有人不明白,就是小姐在酒店开个房间,嫖客自己上门),做完,微信转账,走人,回家。

半个月后,12月10日接到了派出所电话。

“这里是某某派出所,你是某某某吗?”

“嗯,我是。”

“明天来所里一趟。”

“什么事?”

“你自己干了什么事,你还不清楚么?”电话直接挂断。

(此处插一句,后面死党和我讨论过,如果第二天没有乖乖去派出所,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但当时,谁敢赌!)

死党心里也有数,大概猜到了什么事,准备好了几千块现金,准备去交了罚金走人。

结果没想到,不光要交罚金做笔录,还要交手机,人还给拘留了,好在拘留之前趁人不备给老婆发了条短信:

“老婆,我昨晚酒驾,和警察打架了,这会办手续,要拘留15天,别告诉爸妈。”

根据警方给出的证据,死党基本刻画出他是怎么被抓的。

首先小姐被抓,可小姐也不知道每个嫖客姓名,顶多有个微信付款记录。

但总不可能因为地方抓嫖,要求腾讯提供微信实名信息吧?于是警方从另一个思路着手。

通过酒店大堂、楼层、电梯内的监控,小姐一一指认嫖客,2019年没有疫情,没人戴口罩。

也不用天眼追踪,没那么麻烦。

指认完毕,大数据人脸识别比对,死党就是这么被比中了。

再加上两人手机中的付款记录,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写到这里,故事基本结束,但是也许会有人还是要习惯性的杠两句,而其实,我也杠了。

(一)

“警察让你交手机和密码,你就交,不交能把你咋样。不交,没有你的付款记录,就证据不全。!”

(当时那段时间迷恋于翻墙,天天在推特上打嘴仗,所以很注意交手机这事。)

“你别杠,那个环境下,你敢不交,不交马上把你单位领导、父母喊过来。你交不交?”

…………

(二)

“看来以后你要浪的话,要身上随身带个眼镜。”

“眼镜也不好使,警察说了,带着墨镜,人脸一样的能识别出来”

“那戴上口罩呢?”

“这就不知道。”

我后面百度了一个下午,得出的结论:口罩+墨镜大概率能抵消人脸识别。

2020年的1月下旬,死党在成都收到了派出所寄来的快递,那台被检测完毕的手机。

再也没用过那部手机。

花絮:

有人可能会问,他老婆就没有起疑心?

他老婆还真没起疑心,他老婆就是老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那种传统妇女,颜值有点一言难尽,贞操一直留到了恨嫁的29岁,毁在我死党手里。

有人可能会问,他父母就没有起疑心?

怎么可能不起疑心,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开始听儿媳妇转述是酒驾,还找关系找人看能不能早点捞出来。

结果关系打听了以后,只能吞吞吐吐的告诉他爸:你儿子不是酒驾进去的,是因为那啥……

死党出来以后,他爸还让他去做体检,别被小姐传染什么病了。

死党一脸黑线:进去之前就必须做体检,有病就不能被拘留。

结论:

其实大概类似这样的案例,大家在疫情的这两年中都听闻了不少,比如嫖娼故意隐瞒行程之类的,导致多个小区被封啥的。

但这个故事发生在没有疫情的2019年,而且是应用在抓嫖这种治安案件中,可想而知,当时对我的震撼有多大。

从那时起,大数据的合理使用这个概念,一直在我脑海里,但其实我也并没有逃过大数据的监督,后面在我身上也发生了个关于大数据的小故事。

当然,最关键的教训,不要做坏事,大数据在注视你,记录你!

后记:

想了想,都既然写到这里了,那就把我身上的大数据小故事也一并写了吧。

本人有很严重的过敏性鼻炎,一到春秋两季,生不如死,国产的、进口的,用过了N多药,没卵用。

怀疑过敏源是某类植物,总不可能要求整个成都市因为我而换绿植吧,于是也只有挺着,疫情发生前,春秋季我都是戴口罩的。

前几年公司体检,做过面部CT还是X光检查,我记不清了。只记得结果显示,鼻子有轻微倾斜,就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对左鼻腔室造成了影响。

疫情来了以后,2021年,每个地区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疫苗运动,出于对鼻炎的担心,我一直没打。

直到某天,社区工作人员准确的把电话打到了我的手机上:

“某某某吗?我这里是某某社区。”

“我是,什么事?”

“你为什么不打疫苗呢?”

“我有很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医生不建议我打。”

“哦,医生说的么?”

“对,医生说,不建议打。”

对话结束。

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结果未来的三个月,我父亲、我老婆先后都接到了社区打去的电话。

老共产党员催促我去打疫苗,他老人家不认为疫苗会对鼻炎造成什么影响。

女共产党员则是客观的向社区人员告知了我鼻炎的严重性以及医生的建议。

事后她并没和我说,还是有次聊到社区给我打电话,她才说,“你以为只给你打了电话”。

我才知道,其实我们在大数据下都是无所遁形。

你的父母、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你的隐秘,都在大数据的注视下,记录里。

所以老实做人,老实做事,就在内网里好好呆着,别翻墙,和气说话。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