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华文明也有星辰大海

《流浪地球》上映好几天了,豆瓣评分稳定在了8.5分。评分里五星比比皆是,一星两星却也不少。犹豫了些许,还是和朋友去看了。你要问我电影究竟好不好看,我也许不能回答你。相比较于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表达态度——它非常值得去看。

500

因为我是小说原著党,以小说原著党来说是不好看的。因为故事已经被大幅度的改编,唯一有原著影子的就是大刘对于“流浪地球计划”的设定被保留。每一个原著党都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但每次改编出来的电视剧、电影又会被疯狂吐槽,这都成了惯例了。所谓的期望愈大,失望也愈大。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改编出来的电视剧和电影与自己心中第一印象不符也不奇怪。

500

我从小学就喜欢看《世界未解之谜》这类的杂志(小孩子有太多的好奇心),接触到了UFO、外星人这类概念,到中学慢慢成为《科幻世界》的忠实拥趸,了解了许多科幻作品以及作家。零几年的某天,我照例在小书摊买回《科幻世界》,翻开名叫《球状闪电》的连载小说后,顿时惊为天人。作者“刘慈欣”这个三个字,从此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然后就看完了大刘所有的作品。大刘用“黑暗森林理论”,将人性之暗投射到宇宙级别的尺度,这种前所未有的尝试,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几乎犹如超新星爆炸。在《流浪地球》的原著中,同样有这样黑暗风。小说里描写的是一个绝望暗黑中带着希望的故事,有骗局还有反叛情节。电影则做了一定的“妥协”,走了相对温情的路线,着重讲“希望”。毕竟一个单纯拯救人类的故事远比一个绝望暗黑的故事要吸引人,先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才能有第二部与第三部,科幻观影群体才会越来越大。小说党和一些科幻迷可能会觉得太绵软太俗,但其实无可厚非,更能适合大多中国观众口味,毕竟3亿的投资,不能光考虑创作者的口味。

先抑后扬,说完差的再来说点好的。

500

在我看来,它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本土电影都难以上豆瓣8分评价的情况下,它能拿到8.5分真的是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当在百度里搜索“中国科幻电影”,出来的结果里除了一大堆听都没听过的片在,连王晶的《百变星君》、王家卫的《2046》以及刘镇伟的《机器侠》都被划为科幻,真有种想哭都哭不出来的心情。所以,虽然有一些不足与瑕疵,我依然愿意向每一位朋友推荐《流浪地球》,因为它完成了中国科幻片从0到1的跨越,是一种常年希望的落地,就算不完美,也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流浪地球》也许比不上《星际穿越》等经典科幻电影,但它里面有中国电影人的决心与价值观。也让观众知道,

中华文明中也可以有宇宙苍穹,也可以有星辰大海。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