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的报告《解密“一带一路”倡议》,里面对于西方各种质疑都有调查结论

【本文由“高峰”推荐,来自《有人在reddit上问怎么看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这是一名加纳人的回答》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在2020年5月发布过一个报告【解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对外媒质疑中国“一带一路”的几个主要方面结论如下。

1. 中国有特权获得合作伙伴国的资源和进入其市场

结论:对中国在赞比亚的投资为研究对象。

• 中国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决策旨在产生稳定的、虽然工资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相对于竞争对手,中国的企业在培训劳动力方面投入的资金更多。

• 与全球私营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具有纪律严明和稳定的管理干部机制,尽管工资相对较低。

• 与全球私营企业相比,确保长期使用铜矿使中国公司在国有企业和工会方面享有更大的优惠和可谈判性。这与某些媒体报道中的中国表现为新殖民大国并利用武力或特许垄断的“强制手段”截然不同。

2. 使用中国劳工

结论:“在40多个非洲国家/地区的400家中国企业和项目中,五分之四以上的员工是当地人。”

3. 债务陷阱贷款

结论:“迄今为止,证据表明中国尚未在太平洋地区进行蓄意的债务陷阱外交。”

​在研究中使用了有关中国对非洲贷款的数据库(涵盖1000多条贷款信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例证表明“中国人故意使另一个国家陷入债务缠身,利用该债务在非洲获取某种不公平或战略优势,包括资产没收。”

4.项目缺乏经济性

结论:对2018年对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研究表明,项目的融资、选择和实施均符合商业最佳惯例。

著名的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口案例,被西方广泛引用为债务陷阱外交的一个例子。

但该港口的再融资并不是一个债转股的案例。原始债务仍然是斯里兰卡政府的主权义务,并且没有将港口99年租约出售给中标人的收益用于偿还债务。

5.高成本融资

结论:中国在太平洋的绝大部分官方贷款(97%)都是来自其进出口银行的优惠贷款。典型条款是2%的利率,5~7年的宽限期和15~20年的贷款期限。中国的双边贷款条件也比市场上的条件要有利得多。

6. 低运营回报

结论:相比于国际基准,中国的道路建设成本往往偏高。可能的原因在于将中国项目分配给企业的非竞争性招标过程,而诸如世界银行贷款的其他优惠贷款来源,则需要竞争性招标。在采矿业中,中国企业的成本往往低于竞争对手,其运营方式侧重于比竞争对手更具可持续性的开采方法。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