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用文青视角审视《流浪地球》

500

这几天《流浪地球》刷爆社区,诸多质量上乘的帖子和文章层出不穷。自己不是专业影评人,本想置身事外,但看过了诸多的一星评论,还是想水篇帖子,聊聊那些面上严肃的批判文。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的着力点是那些貌似严肃、认真的批判文,也就是有理有据的那种,而不是因为吴京的一张脸而直接给出了一星的情绪文。其次要声明的是,不同的意见和声音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现象,就像原著中少不了人类对逃跑的质疑以及叛乱。我尊重和理解一些人对《流浪地球》的批评甚至是抬杠,但同样我也有解构这些评论的权力。

人们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惯性,针对同一样的东西会不一样的解读,这个道理适用于《流浪地球》这种现象级的电影。毕竟树大招风,多元的言论直接反映了这部电影的热度。目前看来,一些有理有据的批评文,着力点大致有三类:

1.科学性,比如:大卡车为什么能跑那么快?

2.故事逻辑性,比如:临近木星就就没有预案?就任由发动机被引力破坏?没抽到签进地下城的就死在外面?

3.人设,比如:为什么都是脸谱?妹妹和姥爷的角色多余什么的

事实上,这些都没有错,若较真起来都是电影的硬伤。但若因此而否定《流浪地球》的开创性意义,恐怕有点苛刻。在我看来,这本质上反映的是文艺情怀对电影工业化的吹毛求疵。

电影是一种艺术,但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吴京能够成功,的确在于《战狼》的民族主义痛点,但更进一步讲,在于其背后的商业运作逻辑——大成本,大制作(尽管拍摄过程很艰辛,但《流浪地球》确实每一帧都在燃烧人民币),用简单粗暴的叙述和强大的综合感觉刺激,去点燃市场的痛点。这其实就是好莱坞的逻辑,将电影作为市场产品的逻辑。

因为有吴京和在好莱坞学习过的导演郭帆的操盘,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流浪地球》上。如果从艺术的角度讲,《流浪地球》就是一部三俗作品,但俗不代表它不受欢迎。一部电影的好坏在满足感,但满足感也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满足,可能就是文青所关注的用了什么手法,怎么样的蒙太奇。但低级满足,一个字就可概之——“爽”。对大多数人而言,电影就是个娱乐工具,缓解和释放情绪才是它的主要目的。《流浪地球》在初期排片低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毕竟太过悲壮,还是要多让位给喜气洋洋的喜剧。

对于科幻片而言,很难做到所有的思考都是那么全面和精准,因为其本身就是架空的故事。对于一部商业片而言,它可以借鉴艺术的精髓,但因为利益考量,免不了落俗。所以对一部电影的审视,还是要因类而异,并不要因小失大。《雪国列车》也是一部很好的科幻作品,细究起来也是漏洞百出,比如封闭的列车如何建立起完整独立的生态系统云云。但若是苛责这些细节,而忽视其对整个人类社会鞭挞的主题,则有些因小失大。

我想《流浪地球》中的很多毛病,很多看客心中其实早已有数,但并不会上纲上线,揪住不放。一是因为没必要和商业片一般见识,毕竟《流浪地球》学得就是好莱坞大片的操作,是流水线中的产物。二是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一点鼓励和期待,毕竟只有叫座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几年,我们见证了诸如动画、战争类型电影的崛起,也的确出现很多叫好叫座的作品,但背后没有资本,则绝对取得不了这样的成就。

最后想说,我无意奉劝一些人宽容,也不想被冠上“圣母”的帽子。但困惑于,人们可以包容好莱坞大片的漏洞百出,为什么复刻好莱坞工业模式的中国电影则变成了靶子?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