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在学校里设奖学金,实际上有点类似于宋朝的榜下捉婿

最近发现现在不仅仅是高校,就连很多企业大厂,都会针对在校大学生设立相应的奖学金。

500

大家是怎样看待越来越多大厂针对在校生设立奖学金这件事,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大学时期拿到这些企业的奖学金对个人发展有什么影响,目前有哪些技术同学可以参加的高含金量奖学金?

门生故旧,同榜同期,自古皆然。

大厂在学校里设奖学金,实际上有点类似于宋朝的榜下捉婿,区别在于,榜下捉婿是富绅们与候补官员的姻亲结盟,而大厂在学校里设奖学金,则是企业与候补员工的拉近关系,是一种预先投资。

这种预先投资,往往是以共同求学经历为纽带,因为大厂设立奖学金往往是在大厂高管曾经求学的院校设立,这一方面满足了大厂高管炫耀功成名就的需要(此类奖学金往往称XXX奖学金,XXX则是该高管的名字或者该企业的名称),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基于“出身同校”的身份认同,用这种共同的身份认同巩固企业内部人事关系,使人事关系层面的等级制度盖上一层学长后进的装饰,使其显得更温和一些。

就像黄埔军校生,虽然这玩意只是个苏联士官速成班,但民国时期黄埔军校的学生互相见面时,还是要先谈第几期,学期靠前的,可以凭此在后进面前说话大声,走路带风,军队内部互相论资排辈时,学期也成了重要依据。

类似的例子还有旧日本海军学校的吊床号,直接决定了一辈子的升迁顺序。

设奖学金,拉同门同期关系,其实是这种自古以来的社会风气的一种延续,无非是换了个方式而已。

另一方面,最近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形势严峻,这种就业形势严峻往往表现为学生求职无门,企业招不到人。

没有什么资源错配比人力资源错配后果更严重的,设立奖学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因为领取了大厂奖学金的学生,其第一份工作多半是要去设立奖学金的大厂,这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至少算是有了着落,而他们能够领取奖学金,至少也说明他们的做题方向多多少少还算是能够适应大厂的相关需求,厂子能招到人,人能够有着落,这是好事,在眼下这个经济环境越发恶劣的时期,其意义更是重大。

现在经济形势恶化,全行业都不景气,就业市场更是哀鸿遍野,希望院校和厂商还是像这样,多行抱团取暖事,莫做落井下石人。

大家都不容易。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