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部分基层干部年纪轻轻就熬日子、盼退休?年轻干部的惰性心态因何而来?

在基层,存在一些这样的年轻干部:明明只有三四十岁,干起工作却抱着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心态”——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激情。年纪轻轻却总是摆出一副熬日子、盼退休的架势,严重影响基层工作运转。

这类年轻干部在工作中的状态总结起来大概有五种类型。

——慢条斯理“悠着干”。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做多错,少干少错”的态度,做工作只求过得去,安于现状,慢慢悠悠。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

——敷衍轻慢“应付干”。习惯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找找统计、报报数据”,简单地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看眼前利益、短期效应,常在工作中采取一些短视措施。

——墨守成规“照着干”。在工作中“只唯文件不唯实”,看似讲原则,实际机械僵化,缺乏灵活性。将“法无授权不可为”片面理解为“法无授权不作为”,上级要干什么,就传导给下级。

——私利当头“看着干”。对领导交办的任务“选择性执行”,对自己有利的、能糊弄的就执行,其他的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利益之上。

——不思进取“推着干”。工作态度被动消极,习惯于“等靠要”,不推不动。面对创新型工作,常常不知所措。

惰性因何而来?

一是逃避高压工作环境。“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领导骂完群众骂,流血流汗又流泪”,成了部分年轻干部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高标准与严要求是需要的,但如果过于频繁施压或施压过大,使得基层工作缺乏策略调整的行动空间,一些年轻干部难免发生“从邀功到避责”“从揽政到懒政”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转变。

二是晋升“天花板”难破。真正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很难有机会提拔到更高层次的关键岗位,提拔上去的往往只是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文员或选调的大学生。一些刚过40岁的干部,本来正是在工作上大展身手的时候,却因为年龄等刚性条件被“结构掉了”,变成了“躺平式”干部。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向上流动通道,职业前景、职务晋升的激励不足,很容易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与热情。

三是物质激励不足。县乡政府实施阳光工资制度后,每一项工资款项都有确定的标准,而这只是维持行政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基本经济待遇保障。“2000多元的工资能干嘛,还不如同学在外地打工挣的多”,一些年轻干部产生“付出的多,得到的少”的感觉,不愿意承担额外一点的工作。

---半月谈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想要激发劳动效率,无非就是大棒加胡萝卜。

但在体制内偏偏这两招都不好使。

大棒这边,体制内只要不犯法,你最多骂两句,也没法辞退他。你看他不爽,他该干什么也还是干什么。

胡萝卜这边,体制内给人奖励无非就是荣誉和职务。荣誉这东西,不见得所有人都稀罕,而职务这东西,且不是体系内本身论资排辈,没有关系绝大多数人也升不上去。这个在体制内干两年就能明白。

跟体制内相比,体制外的大棒够狠,但胡萝卜也够甜。好比说你进入了大厂,虽说加班严重,但只要跟对了人、公司发展速度也不慢,几年升到个中层,拿上百八十万年薪,年底再有个相当于一两年工资的分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还有比如说一些售楼人员,卖一套楼就能拿几万的提成,一年卖个三五十套,几百万轻松入手。

体制内就算你干的再好,也不可能给你涨工资——那东西都是有文件规定的,领导也不比其他人高多少。

在这个层面上说,体制内的优势是稳定,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市场化的奖惩机制,体制内的稳定是带不来效率的。

反过来说,真要是对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奖惩机制行不行?别的部门不知道,但是如果执法权能跟市场化奖励机制挂钩,那就意味着某些有执法权的部门可以直接按照谁收费或者罚款的多少给职工奖励。到那时,效率虽然有了,但罚得多、挣得多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也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

腾讯在过去十年里员工人数翻了20倍,所以即便你什么都不干,能在腾讯熬住也足以成为一个小领导。但是,很多地方的政府不要说扩编,不缩编就谢天谢地了。在这种情况下,晋升可不就是存量博弈么?

往悲观的方向说,在编制数量几乎不会扩张的前提下,对体制内任何晋升机制的改革,都无法改变内部的效率与劳动者的积极性。假如说把晋升向基层倾斜,可以增加基层的劳动意愿,那么是不是也会同时降低中层的劳动意愿?固然,基层很重要,但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层领导,他们也同样重要。何况,基层的数量本就庞大。假定说一个基层干部一路提拔成为处级干部的几率是1/50,那么你把这个几率提升一倍,提到1/25,就真的能激发出他们的劳动热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