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吧,“港产片”

有位朋友,是非常资深的港产片迷,衷心热爱着港产片以及相关的一切。笔者作为东南沿海土生土长的人,从小备受香港电视节目的洗礼,也就很自然地和他谈起了许多香港娱乐圈巅峰时期那些年的点点滴滴。对于港产片的没落,他是痛心而迷茫的,时常和我分析各种原因,有说到人才,说到社会,说到受众,甚至有说到政治因素。我也就只听,一般不怎么发表意见,因为我知道我的意见,会真的很打击他。

“港产片”其实早就该消亡了,甚至我对此,还有点期待。

与所有地区一样,香港电影生发于本土民意。刚开始,电影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的延伸,去看场电影跟看个戏曲表演没有任何区别,真正让它发展起来的,是政宣阵地属性的加入。这使他变成了一种思想传播的媒介,姿态多少是自上而下的,有股“分分钟教你做人”的意味。且不论传播的思想是反动的还是爱国的,当时的电影依然是拍给香港人看的,充满了香港本土的生活印记。

哪怕到了邵氏与电懋大战的时期,电影的姿态已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拍出来依然是香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东西,管他是古装武侠还是现代奇情,甚至卖肉的风月片,都与香港人的文化根脉相通。这时候的香港电影还算是名副其实。

但随着影视资本大战的战场扩张,这一切开始改变。许多人有个错觉,以为是香港电影质量过硬,才会被外国引进,形成强势方对弱势方的文化输出,这其实是错的。香港电影走向世界本质是一场资本运作,电影公司为了创收,自然要让影片接触更多的观众,香港弹丸之地,撑死了不过几百万人,票房体量也不过几百上千万,资本的贪婪性不允许圈地自萌,只有面对更宽阔的市场。于是邵氏、国联等电影公司纷纷开发台湾省、东南亚的市场,再往日韩和欧美方向辐射。

那是一群和香港本地人完全不同的观众,对香港故事毫不共情,要赚他们的钱只有拍他们能共情,能产生感官刺激的东西。于是那个年代的影片纷纷“华丽转身”,不断加入剂量越来越重的暴力、恐怖、情色元素,把门槛不断降低,几乎降到观众能仅靠一两张脸、一两场戏就愿意掏钱买票,看完还能叫好的地步。

管你什么文化,我赚钱要紧。香港电影在这样的氛围中,在不断提高的经济加持下狂歌猛进,进入了辉煌时期,“港产片”的名字正式落实,“东方好莱坞”的美名也就此叫响了——这个名称说的不仅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景象,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此时的香港电影观影门槛已经低到几乎任何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消化。

但“东方好莱坞”和好莱坞有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好莱坞的背后有美国。文化搭上政治经济霸权的顺风车,放到世界哪一个国家都不用看人家观众的脸色,我想咋拍就咋拍,你要是不爱看,还需要反思你有什么毛病。好莱坞电影的流行,某程度上是一场潜意识层面的强买强卖,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文化输出”。

可“东方好莱坞”不行啊!香港的殖民地身份本就决定了文化上的弱势,资本对更大市场的渴望逼迫着电影不断剥离只有本土观众才能感受的文化属性,武打要更厉害点,露肉要更夸张点,搞笑要更无厘头点,自家的文化不够用就加入别家的,打僵尸不够看了就打吸血鬼,吸血鬼都过时了就开始打丧尸。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啥都敢往里头加,“尽是癫狂,尽是过火”,然而扒开皮,不过一只啥都不是的缝合怪。这样的“香港电影”我曾经很爱看,但如今我很高兴它已经衰颓不堪。

我并不冷血,也不是要否认过去,而是觉得只有这样才合理。这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规律——一个地区想搞文化输出,却没有深厚文化支撑或强势政治地位护航,就只能通过剥解扭曲自己去四处迎合,最终出来的东西或许五光十色,但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文化”,而只展示了他们在强者夹缝中艰难求存的悲惨样儿。香港电影还算好点,哪怕已经缝合成那样了,依靠当年那一代龙虎武师拿命拼出来的动作戏系统,以及从自己的殖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警匪特色故事框架,在如今衰朽的废墟中还是竖起了两座难以超越的丰碑,但也仅此而已了。

更为讽刺的是,如今又有一个与香港当年身世命运相似的地方,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文化”体系,试图走“文化输出强国”的道路。对此我只想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搞错了重点——从来只有国强了才有文化输出,文化离开了勃发国运,也就只能是阳光下五彩斑斓的泡沫,吹口气就消散无踪了。

而如今的香港本土产出的电影除非是警匪片与合拍片,其他的大多描写香港的社会景象和中下层百姓的生活图景,故事清汤寡水,体量小得可怜,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独立电影”的气味。然而我觉得,或许那才是真正香港电影的回归,毕竟最初的香港电影,是拍给香港人自己看的。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