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和航母,谁才是主力

055发射一枚神秘导弹的图片引起轰动,据认为,这是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反舰导弹导弹或者反舰高超音速导弹。换句话说,055的反舰射程与航母载机加射程在200-300公里级的反舰导弹相当了。舰载机在理论上有可能携带威力更大的反舰导弹,但在短期内难以携带突防能力更强大但也更重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常规反舰导弹的射程进一步提高意义不大。这引出一个问题:055和航母,哪个才是中国海军的主力?

海战和其他战场一样,武器的有用性也是由火力、防护、机动、情报来判断的。在大舰巨炮的时代,战列舰的舰炮火力是海战之王,但舰炮有几个本质问题:

1、 射程有限

2、 难以攻击水天线以下的目标,看不见就打不到

3、 精度随射程增加而急剧下降

战列舰必须进入到双方对轰的射程内才能发威,这意味着也必须用厚重的装甲保护,否则缺乏起码的生存力。机动倒是差别不大,大家的航速都差不多,达到全球航程也早就不是大问题了。但情报也受到水天线限制,看不见就是看不见,直到战列舰上可以放飞侦察机才改变了这个局面。

战列舰上的侦察机一般用弹射起飞,但这个弹射不是现代航母的蒸汽或者电磁弹射,而是液压或者机械弹射。回收一般直接在水面上降落,这个时代的舰载侦察机都是水上飞机。然后用起重机吊上来,重新安置到弹射架上,准备下次使用。

侦察机大大增加了战列舰的侦察范围,也引出了最初的航母。没错,最初的航母只是便于侦察机的起飞和着陆用的。但给侦察机配备反舰打击能力也是很自然的想法,既然看到敌舰了,为什么不直接打击?

舰载机打击敌舰比舰炮有几个本质优点:

1、 舰载机的航程大大超过舰炮的射程,水天线不再是障碍

2、 炸弹的威力大大超过炮弹

3、 投弹精度与航程无关

这样,航母一下子在火力、情报方面大大领先于战列舰,二战中战列舰的淡出就是必然了。航母在防护方面也决定性地优于战列舰,在敌人舰队打不到的远方,这就是最大的防护。航母通过隐蔽机动,在敌人看不见的远方发动攻击,这决定性地改变了海战。

到了敌我双方航母对炸的时代,舰载机的航程、机动性、火力取代了航母本身性能的重要性,舰载机也成为航母防护力的最主要部分,不让敌机炸到自己的航母才是最大的防护,装甲、速度、机动都是次要的。

在导弹时代,导弹才是进攻的矛尖。在西方,“鱼叉”、“飞鱼”成为通用的反舰导弹,不管战舰、潜艇还是飞机,最终的打击都是由“鱼叉”或者“飞鱼”进行,从舰载机发射还是战舰发射反而不重要了。

在苏联,反舰导弹则分叉发展,轰炸机vs战斗机、核潜艇vs常规潜艇、大型战舰vs轻型战舰,各有不同的反舰导弹,构成远中近的多层次打击火力。

在某种意义上,055 vs航母之争是苏联和西方的反舰导弹之争的延续,但应该换一个思路来看。

武器的有用性还有突击力和持续力的方面。理想情况下,当然希望两者兼优。实际上,经常只能做到单优,关键在于成本。高威力、高成本的武器没法大量、持续地使用,但在大国对抗中,靠杀手锏一击夺命是一厢情愿的,在敲掉对方的牙齿后,还需要持续地放血,才能置对方于死地。

战争中不能光解决有无问题,还要解决成本问题,否则只能拼三板斧,对方扛过去就没辙了。三板斧不是大国对抗之道。大国对抗必须考虑拼消耗的问题,否则对方根本不是大国,怎么打都无所谓了。

如果射程相当,首先用055的反舰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使得敌人舰队的攻防节点(如航母)瘫痪,然后用舰载机发射成本较低、数量大得多的常规反舰导弹巩固战果、歼灭敌人舰队中的次要舰船,这是效率高得多的作战方式。航母还适合执行持续的海上封锁任务。

在对岸攻击中,持续性更加重要。舰载机在短促的突击和持续的徘徊中,使用重量较轻、成本较低、反应较快、相对威力较大的制导炸弹、近程攻击导弹,投放量和作战效率比动辄发射巡航导弹要高得多,也可持续得多。“能打到”和“随时能打到”是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有舰载机带弹徘徊、随时发射才能做到。

同时,弹舱容量也是具体问题。航母上可以轻易携带几千吨弹药,但舰队里垂发再多,也不可能携带同样投放当量的巡航导弹,尤其是很多弹舱容量要留给防空导弹的情况下。

在防空作战中,也是一样。战斗机不仅相对于防空导弹有拦截距离远、拦截窗口大、拦击效率高的优点,还能提供持续的防空巡逻。这对于禁飞区作战特别重要。不管055多厉害,封锁台海海空还是要靠航母。

所以055和航母不是谁担当主力的问题,而是两者各有各的用处。在突击拔牙中,055可能有优势;在相持、绞杀时,航母的优势就大多了。换句话说,中国把美国路线和苏联路线通吃了。

中国会造多少航母不知道,估计最终不会少于5-6艘。中国已经下水8艘055,估计这还没到头,后面还会有055A、B……。055太有用了。但055不会代替航母,航母也不会代替05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