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偷偷靠做饭解压?

作者: 乌卡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01.

众所周知,上海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解封,很多朋友应该和我一样,已经居家近50天了。

度过了焦虑、悲观的阶段,大家逐渐适应,并且学会自己找乐子了。

我有很多朋友,每周都跟着刘畊宏快乐跳操。

而我最近则热衷于看李立群老师做饭。

500

说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名声在外的知名老演员,从乱世枭雄到市井小人物,几乎什么都演过。

不过现在,在受疫情影响而需要居家的日子里,演过什么都不好使了,老爷子也和我们一样,过上了饭要自己煮菜要自己烧的日子。

不得不说,李老师的一日三餐可太接地气了。

有阵子不好买菜,他不挑食,就着一块发面饼,蘸着辣椒酱,就能打发一顿。

好在没多久,社区和物业就送来了物资,餐桌上的菜色也丰盛起来。

看李老师做饭,很是妙趣横生。

他做过一次乱炖,创意得相当豪迈粗犷。

放眼望去,各色蔬菜别具一格地混搭在一起,胡萝卜、黄瓜色泽分明,间或掺杂着几片瘦肉、一块豆腐,隐约还能看到八角的踪迹。

他还会包饺子,和面拌馅。

500

把韭菜和五花肉细细切好、调味,接着又加入了炒碎的咸鱼末,一同拌匀做馅料。

这种新奇的搭配反正我是第一次见,还挺想复刻一次试试的。

老爷子说,最近这阵子做饭,“全凭感觉”。

大抵是将做饭本能发挥到极致了。

难怪有人说,看李老师做饭,仿佛看到了做饭的自己。

500

虽然做饭全凭感觉,但老爷子吃饭非常认真。

不管做了什么菜,色香味有没有面面俱到,老爷子都吃得津津有味,绝不浪费。

有时候,连剩下的菜汤都舍不得倒掉,要留到晚上拌面吃。

每次我打开视频,看着他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在饭桌前碎碎念念的样子,慈祥又温馨,就像看到自家的长辈在照顾、安抚着自己。

很多网友也有相似的感觉。

所以有人干脆跟着他学起了做土豆泥,据说味道还不错。

500

还有不少人把他的日常视频当电视剧追,当下饭菜看。

或许过程看似不得章法,有些菜色也让人啧啧称奇,但从李立群老师的做饭视频里,我看到一种生动的真实。

这种真实治愈了很多和他处在同一境况下的人。

02.

所以,我一直觉得食物或者说烹饪拥有治愈的力量。

尤其在当下这种特殊的时刻,我的感受更加明显。

被隔离在家的日子里,精心做完一顿饭,然后安安稳稳地坐下来吃完,几乎是每天最平静、最专注的时刻。你不用去思考太多的东西,不用被各种信息打扰,只需要看着锅子里的食物慢慢被烹饪成熟,弥漫出香气。

食物成为一种情感寄托,同时也成为了连接起很多人的桥梁。

有位姑娘说,疫情里印象最深的温暖,就是楼下阿姨做的馅饼的温度。

500

那是刚刚开始静态管理的时候,阿姨担心她一个人住,不会做饭,就烙了新鲜的馅饼,用纸巾包着,给她送上来。

馅饼两面煎得金黄酥脆,内里包着韭菜鸡蛋和粉丝做的馅料,香气扑鼻。

500

阿姨怕放久了不好吃,趁热递到她手里,隔着纸都能感到手心暖融融,咬一口,饼皮还脆着直掉渣。

姑娘说,那个温度她会一直记得。

借由着食物的传递与分享,人们的情感也流动起来,形成温柔的屏障,把生活的波澜都挡在了外面。

还有位博主有着类似的经历。

她看到居委会送的菜太多了,怕吃不完浪费,直接给邻居送了过去。

她对门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和她的女儿,正是需要菜的重点对象。

本来收到老奶奶的感谢,她已经很开心了,觉得做了有意义的事。

没到第二天,老奶奶和阿姨送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她送去的菜被精心烹饪后,又被奶奶和阿姨送了回来,还细心地添了米饭放在便当盒里。

500

博主说,“以前总觉得上海菜太甜,但这次觉得甜得刚刚好。”

或许是因为烹饪时带着爱意和温暖,所以才格外诱人吧。

500

后来,这位博主还在持续接收来自邻居的投喂。

每天都有新鲜菜色,还必须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即使居家,也要健康生活。

500

500

被投喂的时间长了,博主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给邻居加餐。

一小份精心烹制的酸奶,伴随着可爱的小便签,留在了邻居家门口。

500

在分享美味的过程中,爱意实现了双向奔赴,快乐和满足也得到了双倍叠加。

另一位网友也有同感。

疫情期间,她和邻居们商量,想多照顾照顾楼里的独居老人和小孩,于是决定给大家做些戚风蛋糕,改善口感。

500

最后满满当当做了一大桌,老人孩子都收到了独有的那份。

收到的人吃进嘴里是甜的,送出的人也因这份甜感到满足。

500

这样的故事一直以来并不少见。

很多时候,食物本身或许没有很多意义,但在食物背后,往往蕴含着烹饪者的拳拳真心,是情感赋予了食物故事与温度,让它们富有治愈的能量。

汪曾祺说,“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亦是同样。

或许这也是美食纪录片、做饭视频格外容易打动人的原因。食物总是和人们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轻而易举地感动你,也抚慰你。

记得我以前看过张同学在冬至做饺子宴的一个视频,也有类似的感受。

从上集市买菜开始,穿过喧嚣欢腾的人群,穿过形形色色的摊贩,拎回来新鲜的蔬菜和肉,菜根上还沾着土里的泥。

500

接着风风火火赶回家,呼朋唤友,邀请左邻右舍,请人来包饺子、吃饺子。

屋子里,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各忙各的,烟火气十足。

大家缺的是这口饺子吃吗?

不是。大家享受的是,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的温暖,是一碗菜里多几双筷子的热闹。

500

食物以这样的方式,让人们亲密无间,形成了一个大家庭。

最近,他又受邀参加了由老板电器举办的中国烹饪达人邀请赛,做了一道俗称杀猪菜的酸菜汆白肉。

这场邀请赛也挺有意思的。5月10日当晚,透过视频号和抖音直播,可以看到张同学、安秋金、九月(江千寻)、肥猪猪的日常、真探唐仁杰、厨房历险记、噗噗叽叽、小宇菇菇、Cici888的家宴,这九位“吃货”们耳熟能详的烹饪达人同台比拼厨艺。九组选手,分别代表九个城市,各自烹饪出一道他们心目中有特色的代表美食。

500

其中,张同学就是沈阳的代表。毫无疑问,杀猪菜就是他觉得最东北的菜。

这菜以往过年时候才吃得到。每逢那时,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会聚在一起,等着杀完猪以后,热热闹闹地吃一顿货真价实的团年饭。

在我看来,其实是饺子宴的一种承继与延续。

同样的热闹氛围,同样的欢聚一堂,同样的人间烟火。

这也是张同学对食物、对烹饪的解读,不仅仅是为了充饥、为了活着,更是为了分享、为了治愈,“所以,吃很重要,做好吃也很重要。”

其它选手们也有同感。于是,他们相聚在这场比赛里,不是为了一较高下、分出胜负,而是希望传达烹饪的能量:温暖、平和、治愈人心。

他们期待烹饪能以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贴近每个个体,为大家抹去生活的不易。

通过做饭,他们治愈别人,也治愈自己。

03.

不止如此,烹饪在治愈人们的同时,也无限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一把青菜,可以拌炒汤涮煮;

一只鸡腿,可以煎烤炸炖焖。

不同食材搭配起来更是可以迸发出灵光,产生想象不到的意外惊喜。这点同样在这场邀请赛中表现得很充分。

九月做了一道黑松露煎带子,很有想法地把山珍和海味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食材原本的鲜味,又调和了不同的口感。

500

噗噗叽叽则在看似常规的芝士焗生蚝里,加入了洋葱、蒜末与奶油酱,增香提味,让食物的味道也温柔起来。

烹饪没有正确答案。从食材到处理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出创造力,做出有个人风格的食材,让一道美食打上自己的标签。

更有趣的是,这些个人风格往往是具有温度的。

真探唐仁杰选择用腐乳红烧肉来描绘北京繁华的夜晚,那也是他小时候爱吃、却并不能经常吃到的菜。

安秋金交出了颇有创意的九香脆皮和牛,把牛肉炸出了地道的花椒色。他说,那种味道就是成都的性格,热情又飒爽。

不止如此,他还把川菜最有代表性的鱼香味带进来了,把牛肉和鱼香的味道融合得很极致,再配上独家调制的酱汁,让人食指大动。

500

当一道道颇有意趣的美食,通过达人们的创意呈现出来,我更加坚信烹饪没有标准,正如口味没有对错。

毕竟对大部分人来说,烹饪的意义早已发生了变化,除了充饥饱腹,它更加是一种充满创意的创作过程,与其说是能力,更像是种艺术。就像是画画,没有人规定一定要用画蓝色的天白色的云,也没有人规定食材都有固定的做法。

在豆瓣炸厨房小组,有个非常高频的词汇“灵机一动”,往往是因为当事人有了新鲜的想法,导致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

500

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在不断的尝试和试错中,我们反而可能发现一些新奇的做法,给食材附加上不同的价值。

如果每个人只会按照规定做菜,那我们根本吃不到种类如此繁复的美食。

恰如汪曾祺所说,“做菜要有想象力,爱琢磨,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就像老板电器此次烹饪大赛的主题一样:“让烹饪创造更出色”,就是希望人人成为烹饪创造者,不要受拘于规则,而是通过创意,赋予食材更深的意义。

好的食材能被挑选,好的烹饪方式可以学习,唯有创意无法被机器替代。

因此,科技逐步被用于降低烹饪门槛,比如老板电器研发的数字化烹饪,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记录烹饪过程,用烹饪曲线将菜肴的制作过程还原到每一台产品上,让厨房小白都可以做出大厨的味道。

技艺精湛的大厨用一口铁锅就能做出诱人的料理,而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正确借助科技的力量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吸力的油烟机免去了一部分打扫的困难和对咽喉、皮肤的困扰,蒸烤一体机可以让人不再纠结某道菜的火候与时间,也不再被“些许”“适量”等字眼弄得不知所措,而更适合中国厨房的洗碗机,更把烹饪后环节的麻烦事项统统承包,无论是中餐的浓油赤酱,还是形状各异的锅碗瓢盆都能轻松搞定。在老板电器这类专业厨电品牌的引领下,厨房已经走入了科技时代。

但不管厨房怎样变化,烹饪的方法怎样变化,透过饭菜的香气,我感受到依然是食物带来的温度与治愈的力量。

弗兰·勒博维茨说,大多数让人感觉愉悦的东西都是有害的,但音乐家和厨师不是,他们的存在对人类快乐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所以,当我们被生活的压力挤压得满身疲惫的时候,不妨试着慢下来,专注地给自己做顿饭,提供一个喘息放松的机会。

无论过程如何,我们赋予食物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爱与温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