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住中国最古老的产业,可能得消灭家庭养蚕

1月20日,浙江
“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在嵊州正式投产。只需200名车间工人,就可以年产1万吨鲜茧。按照2017年的数据,1万吨是陕西一个省的蚕茧年产量。用传统方法,需要10万名蚕农在自家精工细作一整年,才能造出这一万吨蚕茧。而该企业还有更宏大的目标:“年产4万吨鲜茧”——2017年全国鲜茧产量约55万吨。

新闻看似是企业宣传,但很有气魄地提到了一句:“数千年来传统养蚕模式被颠覆”。这话的确不算夸大,因为养蚕纺绸的确是中国最古老的(非农)产业,以至于被定义为黄帝妻子嫘祖的发明。

500

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不仅是最早的养蚕国家,而且几乎是垄断了丝绸供应的国家,从罗马、波斯、阿拉伯、奥斯曼等十几个帝国吸取巨额(金银)顺差。但是,几千年来,中国这笔巨大财富的基础始终是农户分散养蚕,今天也不例外。现在为什么要“颠覆”它?

1真·技术活

蚕,字面意思是“天虫”——生活在树上(不落地)的结茧虫。一枚直径在1毫米左右的蚕卵,从孵化到生长、吐丝,最后变成一颗蚕茧需要40天。这期间,蚕的体重增加1万倍。因为生长太快,蚕的表皮跟不上身体的生长速度,因此蚕每吃一段时间桑叶,就要休眠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动,然后蜕皮。每完成一次“休眠-蜕皮”,“蚕龄”就增长一岁。一般的家蚕要经历“四眠”,到五龄后一周吐丝结茧。

和棉花、水稻这类农作物相比,养蚕的周期很短。但毕竟蚕是一种听不懂人类命令的低等生物,而且被强行赋予了额外的生存目标(结出又大又白的茧子)。所以,蚕农必须非常精确地控制蚕的生长环境,以提高蚕茧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避免“负担太重”的蚕中途死亡。

养蚕从种桑树开始,每亩桑田可以采叶150公斤。蚕卵产在纸上,以“张”为单位,一张蚕卵可以孵化出大约2.5万只蚕蚁。养大这些小蚕,需要650公斤桑叶。650/150=4.3亩地,一般蚕农至少要养4、5张蚕种才有赚头。即一个蚕农至少要对应20亩桑田。

但桑叶不是简单地扔给蚕就算。小蚕要吃嫩叶,大蚕要吃大叶,不同时期要挑着采。桑叶干燥,蚕不吃;桑叶潮湿,蚕腹泻,必须根据蚕的不同需求供应不同的套餐。但桑叶屯12小时就会发酵变质,蚕吃了会生病。如果桑叶被其他虫蛀了或是被粪便污染,蚕吃了也会大规模死亡。到了吐丝前夕,蚕胃口大开,消耗掉一生中
75%的桑叶,采桑效率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倍。这些陷阱都绕过了,还得考虑控制食物投入,让蚕发育整齐,利于统一管理,批量结茧。

喂食也只是养蚕的麻烦之一。作为一种被人类培育到“变态”的脆弱小虫,蚕的生命非常脆弱。尤其是休眠的蚕格外虚弱,必须对温度、湿度严格控制。春蚕和秋蚕不一样,小蚕和大蚕也不一样。什么时候铲蚕沙?什么时候上簇结茧?茧会不会被蚕排泄物染色?一丝都不能松懈。此外,蚕的生长密度远远超出自然界水平,几万只脆弱的蚕宝宝同处一室,相互感染的概率很大,蚕室、蚕具都需要每天消毒。

500

近年推广使用的“纸板方格簇”。

这些经验,大多数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成型。近年虽然推广养蚕新技术,但不过是普及小蚕共育、统防统消、省力化蚕台、方格簇等改良。农户中,能够买得起切桑机、自动喷粉机、机动喷雾机就要算“高科技养蚕”了。中国每年几十万吨的丝绸产量,基础依然是和嫘祖时代差不多的农户分散养蚕。

从各地报道看,养蚕“大户”,基本都是夫妻店,一年养20几张蚕种已经精疲力尽。农户养蚕的极限是一位四川宁南县的好汉。2012年一年,他养蚕120张,年收入20万。但根据这位85后小伙子的自述,他的养殖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小农经济——借鉴流水线工作,雇临时工帮忙采桑、喂蚕、收茧,计件付酬。但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按照我的这种生产模式,这样的规模可能就是极限了。必须建设统一的标准化厂房。”

2先进在哪里

四川小伙多年的梦想,最近终于由中国企业实现。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养蚕工厂化的新闻,他们要么是改造了蚕台,可以在单位面积内养更多蚕。要么是通过传感器系统,精确控制蚕室温度等物理条件。这次的养蚕工厂先进在哪里?

500

自动化蚕台

我们重新看看开头提到的新闻。几个词值得注意:“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

“人工饲料”,意味着统一采集桑叶,磨粉后储存。根据不同龄期的需要,用桑叶粉配制合适的饲料,而不是临时到树上找合适的桑叶。从此蚕的食品从“生鲜”改成了“罐头套餐”。显然后者更廉价,更安全。养蚕从此可以摆脱桑叶生长的影响,不用看天吃饭,全年不间断养蚕。

500

被压成饼的人工饲料

全年不间断养蚕,这完全改变了桑蚕业的生产规律。一般来说,我国养蚕条件最好的珠江流域,每年最多养8茬蚕。西部大开发以来,桑蚕业向西部转移。2017年,全国50%以上的蚕茧产自广西,但那里的自然条件每年只能支持两季蚕。现在工厂化养殖,这些限制统统没有了。

当采桑和气候不再是问题,大规模集中养殖才有可能普遍推广。最新的养蚕工厂里,气流、气温、湿度等环境指标靠智能化调控;饲养密度超过传统方法几十倍;产量已超过传统饲养平均量;茧丝质量达到国家标准5A级以上。如果类似的工厂修上几十座,对中国丝绸产业当然是好消息,但4000年来的蚕农职业恐怕也不会再有生存空间。

然而,桑蚕业的现代化和蚕农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早在150年前,几千年来的小农桑蚕业就已经开始消亡,中国丝绸业因为落后于时代,几乎被完全摧垮。眼下的产业化,并非激进变革,而是拖了很久的补课。

3丝绸之国兴衰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源起国,生丝和丝绸产业称霸世界。但在19世纪末的40年间,日本丝绸业全面超越中国。1873年,中国生丝出口量是日本的7倍;1905年以后,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生丝产地;到1930年,日本生丝出口量已经是中国的3倍。可以说,日本连续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军费却未使政府破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拿到了国际生丝供应权。

日本茧丝行业崛起的原因正是产业化和工业化。

日本从1869年开始重视生丝业,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派人从中国、法国、意大利等当时的桑蚕大国学习经验技术。光是对中国的观察和报道,就编成了40册。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日本改善肥料让桑树四季长叶,而中国长三角的蚕业还在沿用古法。日本统一收购蚕茧、集中干燥储存、分级分类控制品质、打开海外市场。中国桑蚕家庭散养、自行处理、质量参差不齐,政府、丝绸商完全靠盘剥蚕农获得利润。

当然,中国也有一些改变桑蚕技术的努力,但最大的障碍不是日本炮舰,而是国内的封建制度。1881年,手工业行会“锦纶行”的手织工人聚众几千人捣毁了裕昌厚丝厂,杀死3名丝厂工人。地方政府虽然镇压了暴动,但勒令所有丝厂停工,查封机器。理由是“机器与民争利”,夺走了手工业者的饭碗。中日的发展路线由此出现分野。

500

1934年9月18日《华侨日报》的报道【档号:MGBZ-093-014】

解放后,这样的局面也没能得到扭转。日本1964年成功实验人工饲料养蚕,全国推广蚕1-3龄用人工饲料喂养,4-5龄用桑叶喂养。而中国要到1974年才成功实验人工饲料全龄养蚕。随后人民公社解体,桑蚕业也随之回到了小农经济水平。在这次改用人工饲料之前,最新的论文,是2010年江苏如东县开展人工饲料养蚕实验。该实验2014年初见成果,可惜成本高企,研究成果还停留在科研阶段。如果不是今年浙江企业受困于蚕丝价格大起大落,自掏腰包搞科研,中国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可能还要酝酿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

养蚕业如此,缫丝行业也不乐观。中国缫丝企业里,至今还在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借鉴日本机型改制的“自动缫”。

500

湖州浙丝二厂

桑蚕技术如此,中国生丝出口乃至丝绸行业处境当然不会好。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发展和外贸结构改变,茧丝产业迅速萎缩。中国重回茧丝行业老大的位置,并持续至今。到2013年,全球生丝产量15万吨,日本的贡献只有25吨。这一年中国生产了12.5万吨,占全球82%,印度第二1.9万吨,第三名巴西440吨。

但就是这个数量不及中国零头的巴西,以农场制经营保障了产量和品质,在蚕丝长度和纯净度等标准上都超越中国,拿下了奢侈品牌爱马仕的大单——相传爱马仕从不直接采用中国生丝,除非中国出口巴西后,再转运到欧洲。

所以,中国丝绸行业的产量虽然还好,但多年来只能在面料代工等低附加值环节赚钱。而且因为家庭养殖技术低,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丝绸的地位甚至不如同样是家庭化生产的“泰丝”。

500

500

500

2012年两会上,中国丝绸企业代表就曾痛惜“到目前为止,国内大部分丝绸企业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虽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但我们的尖端技术和设备受控于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必须加快缫丝、制造、印染、后整理等环节的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研发突破。” 

如果中国丝绸行业自己不进行颠覆性改革,过去输给日本,今天输给巴西、泰国,未来还不定输给谁。国际市场可不问谁有几千年的传统。这次浙江企业开始用工业化改造桑蚕业,算是开了个好头。

(作者:dundun)

谢谢各位阅读本文,马前卒工作室将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原创文章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