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一下我对读书的理解和建议,可能主要由以下几点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家长群里大家纷纷晒亲子共读的照片,朋友圈里也有不少人晒自己的书单。有朋友让我说说自己是怎么读书的。很汗颜,我自己其实并不是他希望的那种手不释卷、爱书如命之人,其实,比起读书,我更喜欢跟有思想有见识的人聊天讨论。我所读过的书,只有一小部分是爱好,更大部分是没办法,为了完成学业,为了写论文写书而不得不读。正如我的哲学老师陈自良教授所说,“所有功利的,都是不快乐的”,为功利而读的书,读起来当然是痛苦的。梳理一下我对读书的理解和建议,可能主要由以下几点。

第一,读书的内容上要杂,要跨学科。要用跨学科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因为真实世界的运转不是天然区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军事这些方面的,这种学科区分是人为的。书中记载的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思想既是我们的脚手架,也是我们的牢笼。越是著名的人物所写的书,对我们的束缚也就越严重。当我们同时阅读不同学科背景的著名大家写的书籍时,就如同这些大家名人在我们眼前展开辩论,这样我们就能够看出这些大人物们各自的局限来。

其次,尽量多读难度之书,要啃大部头。要想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如果你发现手头的书读起来很轻松,那说明这位作者的认知水平与你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你,那你就翻一翻前言导论和结论就行了,最多化半小时,千万别在这类书上浪费太多时间。我读本科硕士的时候,经常在人民大学的图书馆里翻书,翻翻目录,看看前言和结论。要想实质性提升你的思维水平,那就必须读那些让你挠头打瞌睡的大部头的书。你读书打瞌睡不是因为你懒惰,而是因为你手中的书烧脑,读得快了容易大脑缺氧,就感觉困了。所以千万别因为读书犯困而自卑自责,这只是说明你挑了本能提升你“内力”的好书而已。就好比你在健身房拿了个大哑铃练,做不了几下动作就没劲了,那就对了,只要坚持下去,你会因此而长肌肉。我读过的含金量比较高的书,通常读得都很慢,一本书断断续续读两三周都读不完,因为你看几页就会疲劳,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摸别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而自责,因为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大脑的特定区域感到疲劳了,需要转移兴奋区域让自己获得休息而已。休息过来了,还得继续读,读不太懂也得坚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不用百遍,这类书读多了,脑子里的“肌肉”练得强大了,就好读了。当然也有例外,一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读书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忘记痛苦和无聊,如果为了这类目的,读点武侠、网络爽文也合适,但是要注意别上瘾。二是如果你读到的书晦涩难懂,也有可能不是因为那本书的作者水平有多高深,而仅仅是因为翻译者文字水平太差而已。

其三,对于有志于学术生涯的硕士生博士生而言,“不动笔墨不看书”是很好的建议。我通常的做法是,如果是跟我的研究有关的阅读,每打开一本书,我会准备好笔和巴掌大的黄色贴纸做笔记摘抄。书上有触动我的段落,我会标示一下,然后把我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贴纸上,直接贴到书中相关位置上。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才会打开电脑,建立一个单独的文档,写上书的作者和出版信息,然后按照页码,把需要摘抄的内容敲进电脑;再另起一段,注明“翟:”,然后把贴纸上的内容敲进电脑里。这样,一本书读完,我会积累下一个数千乃至一万多字的文档,其中一半是书中值得引用的文字,另一半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个文档的整理工作太重要了,围绕同一个主题,有了十几本书和几十篇中英文论文的阅读、思考和笔记作为基础,你就能很快攒出一篇质量交代得过去的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大论文。我最快的时候,两天就弄出一篇一万五千字的论文初稿,其实就是把之前做的笔记中,自己所思所想用恰当的结构串联起来而已。

那么,为什么看书的时候不在电脑上直接看电子版,记录的时候直接拷贝下来呢?也许别人可以这么做,但是我自己的经验教训是,只要电脑手机在手边,我就容易分神,容易去网上瞎转。因为我为写东西搞研究而读的书都不是令我爱不释手的书,有许多是让人心烦意乱大脑疲劳的书,必须有意识地平心静气才能读完,所以我常常是把手机和电脑扔在家里,自己拿了书拿了纸和笔跑到咖啡厅里带上耳塞读学术书。所以,我通常只读纸质书,论文也尽量打印出来再读,此为四。

第五,上了大学之后,一定要学会带着怀疑和批判精神去读书。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像我这种在中学里考试成绩排在前边的人,对于书本都是带着虔敬的心情去读的。为了考出好成绩,中学这个阶段虔诚一点问题不大。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如果再以虔诚求知的心态去读书,那就容易越学越傻。从对书本和老师的迷信中解脱出来,我自己花了不少学费和时间。19岁时,大二的我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偏离了所在的国际政治专业,便跟着人大的几位搞证券研究的老师做实习生,结果在1996至1998年的三年牛市中稳定地赔钱。什么叫牛市?那就是很多下岗职工大爷大妈闭着眼瞎买也能挣钱的市场。我那三年对自己的账户表现百思不得其解:从我的考试成绩来看,我的智商应该明显高于市场参与者的平均水平;我跟随的老师们写了那么多证券投资领域的教材和专著;我获得的各路“消息”肯定比大爷大妈们多而且离消息源更近;但是结果却是我在牛市中不断赔钱,那问题出在哪里呢?直到发现老师们的账户也在稳定地赔钱之后,我才恍然大悟:他们脑子和书本里关于资本市场的知识框架和底层逻辑很可能就是错的。那么如果他们并没有真知灼见,为啥还要写书写论文编教材呢?我的答案是,为了评职称。当我敢于猜测老师们的底层知识框架是错的之后,我就开始扔掉脚手架,自己从头琢磨这个市场的运行逻辑。虽然现在回头看许多认识和猜想都是肤浅和边缘的想法,但是从实战效果来看,除了熊市后期,我从1998年之后基本上都能稳定地赢钱。比较幸运的是,后来我研究生和博士生期间先后读了政治学理论、金融学和战略思想史等专业,期间还选修了很多别的专业的课程,比如哲学、人类文化学、美学、传播学、财会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等领域的课程,用各个学科的主流知识来填充和修正我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框架,否则,光是自己琢磨的野狐禅那也是不行的。

最后,我自己读书还有一个特点,读完了书很容易忘。我记性不算差,也不算很强。有的同学、同事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对于谁谁谁在哪年写了什么文章其中有什么观点,他们能记得一清二楚,梳理得头头是道。我的思维方式似乎天生就不是这样的,也不喜欢记忆这些东西。多数情况下我喜欢翻书,有一些领域是一本书里包含百本书的,比如我本科时花了一个学期业余读完了两本姐妹书:《百位西方哲学大师》《百位中国哲学大师》,书名我记不太确切了,内容也记不住太多,但是那两本书的确让我迅速概览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全貌。只有少数书我是认真精读的,但即便是精读的书,我也很快就忘了作者叫啥,具体写了啥。我记得住的通常是这本书里有啥特别有启发的观点。时间长了之后,连书名和是否真的深读过我都忘了。但是我自己提出的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框架,许多同事或者学生会提醒我,你这个想法是谁谁谁的原创但是被你篡改了,你那个观点似乎有哪本书哪派人的影子。李连杰演的电影里,张三丰临阵磨枪地教张无忌太极拳,学着学着徒弟忘了招了,师傅竟然说忘了招才说明你学对了。我看书与之类似,常常是得其意而忘其言。我再输出的时候,就是我自己重新融合创新的一套概念和逻辑了。我原本以为这是我的某种缺点,但是后来接触到一位一辈子研究智力的老先生,他的说法是,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部分,概括抽象能力、数字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等则是其中间部分,但高阶而且更稀缺的智力是创造性想象力,也就是能凭空想象出从未有过之事物。经过他这么一说,我就对自己边看边忘的毛病释然了,安慰自己:也许把心思花在记忆别人观点上,反而会妨碍我自己的创造力,一个人习惯于考据功夫,专心于“我注六经”,就无法做到“六经注我”了。

在这个谁都能出书的时代,祝朋友们能遇得到一些提升认知水平的书,读得进一些让你读得犯困的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