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院长,就算学艺术,也得精神正常吧?

您这是中了啥邪哟。

500

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我不太点评高校的试卷。毕竟小学试卷的出题人可能没我学历高,说不定还是我的师弟师妹;而高校试卷的出题人都是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大放厥词就属于班门弄斧。

但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考卷让人有点儿绷不住。两门课,一门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毛概,另一门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都特别刚硬,按常理,属于死记硬背,特别不想考的那种。

然而,人家的卷子厉害了:

500

500

毛概需要回答,你有过性交往吗?你要不要借一个好的种?法律基础需要回答,你开始谈恋爱了吗?发情期会有什么表现?

两张卷子都需要回答:艾滋病的好处是什么?

我看着这卷子就在琢磨:好处是什么?毛概里还有指导意见?那个版本的?

我以前也参与过一些考卷的修订,虽然没捣鼓过高校的考卷,但有一些原则是共性的:第一,考题与学科主题需要对应,例如不应该在语文考卷里出现计算题;第二,考题与学习周期需要对应,也就是说要按照考纲来,不能超纲太多,不能“学的都不考,考的都没教”;第三,考题要有公允的评价体系,就算都是主观题,也要设定好“关键词得分点”。

另外,像期末考试这种,实际上是教研组集体出题的,也避免了个人认知偏差导致的不公正。

但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精彩地避开了所有原则。

这是一张明显的“脑子有病”的试卷,但还是有人为它辩解:一种人说,这是艺术学校,搞艺术的,当然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你得允许脑洞;另一种人说,对这种突破常规,打破死记硬背模式,同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试卷,就算有瑕疵,也要抱以宽容的目光。

这是邪教中毒了啊。

首先,学艺术和脑子有病不是一回事儿,毕加索和梵高脑子不正常,不代表张大千和丰子恺也要精神病发作啊。水电工是心智正常的人,艺术家也是心智正常的人,你不能拿着艺术为幌子遮盖心智不全啊。

其次,你真要了解心理状况,发调查问卷啊,怎么可能把这些题塞到期末考试的试卷里。

考试的作用是什么?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公正的结果,为提升或补习提供依据。我拿到这份考卷,完全不知道怎么答能得分,也不知道这些题目和课程有个毛线关系,它怎么评估状况?怎么体现公正?怎么提供依据?

不要洗,不要辩,这不是什么创新破局,这就是心智不全

这张考卷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点:出题者的“窥私欲”。

借助一张学生不得不答的考卷,发掘学生的隐私,满足自己的欲望。以答题之名,行骚扰之实。

当然这个判定我不敢乱说,所以只能说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感觉”。

倒是出题院长的另一个举动——“杜绝WIFI运动”基本确信了一个事实:这所学院的负责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缺陷和心理问题。

500

感叹号那么多,不是邪教,就是营销号。且不说文章是否符合事实,是否逻辑通顺,单单倒数第三段就很让人费解。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遇到这样的老师,到底是解惑呢,还是增惑呢?这是创新呢,还是折腾呢?这是关心学生呢,还是散播谣言呢?

前两天看了央视对任正非的专访。老先生说得挺好,“要让优秀的人才愿意去当老师”,才能“用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

但我觉得可能老先生只讲了一半。

除了让优秀的人当老师——

我们还得把脑子有问题的清理出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