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查疑云?

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何鲸洛
关于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件事。
2019年5月。
早在泽连斯基宣誓就任乌克兰总统时就已经在做了,为此泽连斯基执政期间不惜力排众议坚定走亲美的道路,即便美国的一些政策有损乌克兰国家利益,泽连斯基还是接受了。
只是襄王有意,神女无心。

2022年2月24日。
俄乌开战之后。
泽连斯基曾对北约寄予厚望,他希望北约能够在乌克兰领空设立禁飞区。
但其用意很简单。
本质上是在寻求北约的庇护。
但北约再一次拒绝了乌克兰的请求。
北约秘书长更是直言:北约不愿意卷入这场战争,一旦北约与俄罗斯正面交火,那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月25日。
泽连斯基一度控诉西方完全抛弃了乌克兰。

3月8日。
泽连斯基还在英国下议院的会议中呼吁采取更大的制裁措施,并承认俄罗斯是一个“恐怖主义国家”。
3月9日。
泽连斯基政府突然发文指责北约方面“未兑现承诺”,所以也要对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中乌克兰的伤亡负责。
3月15日。
在通过视频出席与远征军联合部队各国领导人的会谈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信号:乌克兰已经明白,自己无法加入北约。

当时。
就有有军事学家认为:这是乌克兰正暗示对俄的关键性让步。
3月29日。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开战刚开始俄罗斯就已经摆明了立场,不吞并乌克兰,但要求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以及保证不加入北约,这三条红线是乌克兰必须要答应的。
根据俄新社报道:
当天。
俄罗斯方面收到了乌克兰方面的书面建议,确认了以下三点:
第一,乌克兰希望获得中立、不结盟及无核地位,拒绝生产和部署所有类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化学和细菌武器等非常规武器。
第二,乌克兰拒绝在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和部署外国军队。
第三,乌克兰放弃加入世界上的任何军事联盟。
乌克兰书面确认的这三点,完全实现了不加入北约的要求以及去军事化中最重要的无核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要求。
接下来就是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对此。
俄罗斯方面表示看到了谈判的诚意。

同一天。
俄国防部副部长福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表示,俄方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3月30日。
俄军从基辅方向撤退。
3月31日。
布查镇镇长费多鲁克发布过一次视频,证实俄罗斯军队已经全部撤离,当时他完全没有提到平民被俄军杀害的事。
随后。
就出现了“布查事件”。

4月2日。
乌克兰表示其部队已经夺回了基辅周围的所有地区,自俄罗斯发起 " 特别军事行动 " 以来,乌克兰首次声称完全控制了首都地区。
4月3日。
乌克兰国防部发布照片与视频显示,当地有多具尸体横尸街上,当中有些双手被反绑在后背。
同一天。
布查镇长费多鲁克称,当地有超300名居民被俄罗斯军队杀害。
乌克兰总检察长维涅迪克托瓦称,已找到410具平民遗体。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称其为“屠杀”。
4月4日。
身着防弹衣的泽连斯基在布查对记者们表示,在桶里、地窖等地方发现了平民尸体,他们被勒死、遭受虐待。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称,俄罗斯独立摩托化步兵第64旅的士兵应当对布查事件负责,并公布了所谓的名单。
事发后。
西方媒体几乎在第一时间统一了口径。

同一天。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俄方将于4月5日向安理会提交证据,证明布查事件是由乌克兰方面策划的宣传活动。
他还称:
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英国拒绝俄罗斯要求召开紧急会议的请求,这一举动破坏了安理会议事规则。
随后。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乌克兰危机联络小组见面时表示,俄罗斯第二次尝试要求就乌克兰布查事件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但没有取得成功。
巧的是:
曾不止一次要求泽连斯基下台的乌克兰国会议员伊利亚直接自爆,此事为乌克兰摆拍,策划方为英国军情六处。

4月5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翻脸,表示乌克兰不会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提议,在这两方面上乌克兰连谈都不会谈。
同时。
乌克兰将争取加入北约,只要北约同意,那么乌克兰明天就可以加入北约,和此前乌克兰对俄罗斯摆出的态度,可以说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同一天。
泽连斯基呼吁安理会应当阻止侵略并强制侵略者选择和平道路,还拿叙利亚、索马里、阿富汗、也门和利比亚等国民众遭入侵屠杀的惨案来指责安理会不作为。
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进行 " 内部改革 ",取消俄罗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将俄罗斯从联合国安理会移除,称这样才能真正让俄罗斯 " 为其发动的战争 " 负责。
否则。
联合国安理会就应该 " 自行解散 "。
截止目前。
俄罗斯已经有170名外交官被驱逐。
拜登将签署8亿美元对乌援助计划,美国还将禁止俄罗斯使用美国银行储备偿还债务。
欧盟委员会提议对俄罗斯实施第五轮制裁,包括拟禁止每年从俄罗斯进口价值40亿欧元的煤炭,对俄四家主要银行实施全面交易禁令,禁止俄罗斯及由俄罗斯经营的船只进入欧盟港口等。
4月6日。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联合国前伊拉克首席武器核查员、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曾提到有关“拜登正试图将布恰事件的责任推给俄罗斯”等内容,在发布相关推文后,他的账号就遭到了推特封禁。

同一天。
英国前议员乔治·加洛韦因为多次转发有利于俄罗斯言论而被推特打上了“俄罗斯国家附属媒体”标签。
4月7日。
德国《明镜周刊》率先报道,德国联邦情报局(BND)窃听俄军无线电,能证明“凶手”就是俄罗斯。
同一天。
联合国大会有关乌克兰问题的紧急特别会议继续召开,大会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
投票结果为:
93 票赞成,24 票反对,58 票弃权,弃权的成员被认为没有参加表决。
因超过 2/3的成员投票赞成,旨在暂停俄罗斯人权理事会成员资格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
乌克兰当局表示,位于基辅州西北部小镇博罗江卡,又出现有平民被杀事件,而且比布查镇的情况更可怕,说有两座建筑物下发现26具尸体。
乌方没有说明遇难者的死因,但谴责俄军“无差别空袭”。
同一天。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到达北约总部访问。
他对现场的记者说:“我的议程非常简单。上面只有三个项目。武器,武器,武器。”
4月8日。
今日俄罗斯网站日前获取的两段有关布查事件的电话记录显示,前往布恰寻找 " 俄罗斯屠杀布恰居民 " 证据的乌克兰安全官员和西方记者并未发现俄军侵犯人权的迹象。
相反。
布查居民告诉西方记者,俄罗斯军队很友好,他们善待当地人,还给居民提供了食物。
与此同时。
有乌克兰官员谢尔盖 · 阿纳托利耶维奇的乌克兰安全局官员透露,是乌克兰马林的区域性防御力量在那里洗劫了一切。
至此。
布查事件扑朔迷离。
但却似乎又一次撕裂了国内的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