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Rap、麻辣鸡丝:我们敬爱的赵丽蓉老师

说《如此包装》,有些人会愣一下神。

说“嗯哼”、“嗨”、“麻辣鸡丝”,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种影响,耳濡目染,深入人心。

不信,您念下面这段: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我看谷秀春打六九头”!

许多人的节奏,会被带跑偏到赵丽蓉老师那边去吧?。

但今天想聊的,不止我们熟悉的那段。

赵丽蓉老师是个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巩汉林跟她搭档时也表现卓越。

我们看得见记得住的艺术,是赵老师身为一个评剧艺术家,能够“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能够“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能够“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能够“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能够唱《My heart will go on》。反差萌。土萌土萌的跨世纪老太太。

但艺术不止如此。

我一直念叨说,小品艺术,赵丽蓉老师、陈佩斯和赵本山,所以高出其他人一筹,在于他们本身演的喜剧很高级

比如,侯耀文三爷和赵丽蓉老师传奇的“司马光砸缸”,三翻儿抖了包袱,那是相声技法。侯三爷最后那句“司马刚砸缸”一出来,赵老师翻身一句“你错咧”,包袱翻出来了。这玩意极依赖尺寸。

铺平垫稳,包袱才响。

我觉得赵丽蓉老师最好的作品,是《打工奇遇》,从头唱到尾,花团锦簇。

但只论结构,《如此包装》太经典了,很高级——嗯,不止是高级在“嗯哼”这种洋气的回答上。

《如此包装》的作者是二位老师,导演是由二群老师。赵丽蓉老师的大多数作品,以及冯巩跟周涛《马路情歌》都是由二群老师导演的:人一个国家顶级话剧导演,出来玩这个,也是驾轻就熟。

嗯,重新过一遍。

开场,巩汉林手舞足蹈,说要搞定老太太。一听美女秘书说老太太的事儿成了,巩汉林大呼:

“我们的财运来了!”

老太太上台,一路东张西望,喜笑颜开。

第一句台词,方言腔极重的:“屋里头有人没?”

半分钟内,开门见山,人设和主线已经定了:

巩汉林浮夸图财,老太太天真淳朴。

此为序幕。

巩汉林满脸堆下笑来:“赵老师!”

美女秘书:“我们的经理兼艺术总监!”

巩汉林抢前,拽老太太的手使劲晃动,老太太继续方言口音:

“这闺女长得真俊呢!”

第一个包袱,也是第一组喜剧矛盾:巩汉林的洋气腔调vs赵丽蓉老师的方言腔调。

巩汉林:呃不,我是男性!

老太太:哟呵呵,我没看出来……就看那小辫子……真对不起呀闺女……啊,(第一次不带口音,模仿巩汉林)男性!

第一组冲突解决。这也是老太太第一次模仿/顺从巩汉林。

500

巩汉林先请赵老师坐,然后介绍出整段的矛盾核心:“我们要拍个,评戏的MTV!”

老太太:“有唱歌的TV,有跳舞的TV,还就没有评戏的TV”。

显然她没太明白。于是才引出那个包袱:

“那就TV吧!——先T哪儿?”

巩汉林开始谈论包装:

“您这个腔调一定要改一改!”——老太太腔调的伏笔,从一开场埋到此处,第一次用上了。

于是老太太:“嗯哼!”“嗨!”

第二组冲突解决。老太太第二次模仿/顺从巩汉林,但私下里吐槽了一句:

“这就是不让好好说话……”

第一道裂痕出现。

500

巩汉林提出包装艺名。老太太这里提了小白玉霜李再雯,算跟老艺术家致敬。

巩汉林提出了“玛丽蒙泰斯,波姬小丝”。老太太这时抖了两个包袱:

“我们都是丝字辈的?”

“麻辣鸡丝!”

第二个包袱很有趣。老太太:“玛丽鸡丝……玛丽鸡丝……记住了!麻辣鸡丝!”说话带点怨气。

这时老太太第三次模仿/顺从巩汉林,但也带了老太太第二次吐槽:

“你咋给我起个菜名儿啊!”

第二道裂痕出现。

之后巩汉林掏钱,老太太感谢:“我真得谢谢,总,总啥来着?总监!”

按了手印,巩汉林变脸。

老太太穿衣,第四次顺从巩汉林,第三次吐槽:“感觉它咋就不像我们唱评戏的呢?”

但之后就是“大兄弟,不是总务,总统,总监!你听我慢慢给你解释!”这是在小品中段,呼应开场那个包袱:“闺女……男性!”以及上头那个“总,总啥来着?总监!”

巩汉林彻底翻脸,扣钱。

老太太连续的“六月六”,巩汉林扣了两次钱。到第三次,老太太“六……又错了!”过去自己把钱给了巩汉林。三翻的包袱。但老太太的无奈,也被逼到极点了。

500

穿衣。演练。巩汉林的要求进入第三段。之后就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脍炙人口的说唱了。

老太太最后一次顺从了巩汉林的逻辑。这段青史留名,不必细表。最后那一跪,众所周知,是老太太膝盖软了撑不住了,倒了,意外地成了个包袱:让人心疼的经典。

500

展示完毕后,积累的矛盾也终于爆发了。

从“闺女……男性!”到“这就是不让好好说话”到“你咋给我起个菜名儿啊”到“感觉她咋就不像我们唱评戏的呢”,老太太的情绪终于迸发:

“我算琢磨透了,就你们这种人,把我们这些好玩意儿都给糟蹋了!”

翻脸了。不再顺从巩汉林了。合作结束。

巩汉林开始拿着签名逼迫老太太。这里插一句:得赞美巩汉林的表演:

虽然他总是演些“只长骨头不长肉”,小里小气的角色,但细节和分寸感是一向好的。不止是他跟赵丽蓉老师搭档时演奸商,包括后来跟黄宏纠结钉子和大锤时,个体户、小区物业、抠门业主,他都演得很到位。这个段子里的大忽悠奸商,从开场装模作样的洋气姿态,到资本露出狰狞嘴脸时的扣钱,到最后要挟时的猖獗,表现得既浮夸,又精致。

——终于,先前埋的伏笔到了。妙在这段节奏还抻了抻,所以包袱翻得特别爽。先是压轴:

老太太带哭腔:“我说不签,你非要我签!我签……(态度大转)告我去吧!”

巩汉林有恃无恐的嘴脸,这才给后来的反转添加效果:“哎,我提醒您,这可签着你的大名儿呢!”

500

老太太抻了抻节奏,笑眯眯地:“我签得是啥?”这个包袱,就得巩汉林翻才有意思。

巩汉林:“哼……麻辣鸡丝?”这个包袱,巩汉林翻得非常好:疑问腔、诧异、尺寸,都到位了。

然后底来了:

巩汉林:“别别别,赵老师,你不能这样。赵妈,奶奶!”

老太太:“我走了。”

巩汉林:“别别别,姥姥,姥姥哎,您不能走啊!你一走我们公司那就完了!”

——到这里,如果直接出底,就还是差一点。所以赵老师还抻了抻:

老太太:“完了?”

巩汉林:“啊!”

老太太:“嗯哼~~~~~~~”“嗨~~~~~~”

——这是“闺女……男性!”——“总务!总统!总监!”之后,又一次模仿了巩汉林。

——但这次却是完美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完美反讽翻底包袱。

500

回想下大致结构:

序幕,点明人设和主线剧情,同时已经将腔调的矛盾埋好。

→第一次冲突,靠“闺女……男性!”平息。

→第二次冲突,“嗯哼”“嗨”+第一次吐槽,同时埋下攒底包袱。

→第三次冲突,“麻辣鸡丝”+第二次吐槽,继续不满,同时埋下压轴包袱。

→第四次冲突,换衣服+第三次吐槽,

→第五次冲突,被迫屈从,“六月六”+扣钱+“总监!”

→第六次冲突,高潮+爆发:之后换回衣服、放弃钱:反击了第五和第四次冲突。

→第三次冲突的伏笔“麻辣鸡丝”反击了巩汉林的要挟,抖压轴包袱。

→第二次冲突的伏笔“嗯哼”“嗨”,反击了巩汉林的哀求,攒底包袱。

为什么我们看着,一气呵成,又爽又欢乐?

因为先前二三四五次的冲突,我们看着老太太一路憋着;终于到说唱完了,我们看爽了,也跟着老太太爆发了。

之后,看她脱衣退钱、“麻辣鸡丝”+“嗯哼”,五四三二,依次把憋的气给反击回来。

最后两个包袱,更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堵得巩汉林无话可说。爽啊。

整部作品,只有12分钟半。内容如此丰富,但我们一点没觉得急迫:没一句废话。每句台词都是为冲突服务的。

看得见的艺术,是老太太那段不朽的说唱,以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嗯哼”。

看不见的艺术,是这底下的尺寸与结构。

好的艺术就好在:哪怕我们看时,并没注意到这完美的结构和节奏,还是会不自觉被带进去。

为什么我们现在看许多喜剧作品,完全看不下去,就因为以前我们就见识过这种级别的作品了。

所谓人民艺术家,就是如此。

外面看去土萌土萌,内里鬼斧神工。

最后,哪位问了:

为什么忽然就想聊赵丽蓉老师了?

估计不少人都这样,到冬天了,就会忍不住回头把小时候的东西翻出来看。看着看着,就想到小时候过年时喧腾温暖的感觉了,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了。看着赵丽蓉老师击败了浮夸的潮流,就觉得,像是老去的时光暂时压住了当下,又回去了似的。

赵丽蓉老师离开我们十八年半了——如果您质疑:“啊,有这么久了吗?”那是因为您大概跟我一样,时时在回忆她的作品,所以历久常新,觉得她根本没走似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