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放弃了“读完50本书”这种目标

500

岁末年初,很多人都开始给自己定目标。这是好事。

 

但扫兴的是,很多目标往往却没办法完成。

 

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一年里的所有计划,往往都活不过端午》,和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计划。

 

计划完不成,除了执行层面的问题,有时候则是因为“目标”本身,也存在问题。

 

最近,我看到不少同学都把“读完50本书”这类内容,列为新年目标。今天就主要说说这个吧。

 

先说观点。多读好书,很好。但如果简单地想要“读完50本书”,算不上真正的目标。即使完成了,对自己也不见得有多少帮助。

 

如果真想从阅读中更有效地增长知识能力,需要更好的办法。

 

说的是阅读,但希望对大家制定各方面的目标,都能多少有点启发。

 

01.

 

戴震,清代超级牛人。

 

“前清学者第一人”——这是梁启超对戴震的评价。

 

戴学者有一项特长,记忆力特别好。

 

我们说一个人记性好,总是用“过目不忘”来形容。但读到戴震的经历,我才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过目不忘。

 

据年谱记载,戴震十岁就学读书,表现出惊人的天分:“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背书背得完全不肯停下来……

 

我只能说,学霸的世界,真的很难懂。

 

做一天学霸容易,做一辈子学霸难。而戴震同学就这样,一天天在学霸的路上越走越远。

 

后来,戴震说过一句话:余于疏不能尽记,经注则无不能倍诵也。

 

什么意思呢?大家应该都知道《十三经》。一般我们说的《十三经注疏》,除了“经”以外,还有“注”、“疏”部分的内容。

 

比如说《左传》。除了春秋时期的经文以外,还有晋代杜预写的集解(注),唐代孔颖达等人写的正义(疏)。

 

戴震的意思是:我对于《十三经》的疏,不能全记住;但是,对于经和注,我都能背诵。

 

为了便于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把《十三经》的名字再简单列一下:《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

 

是不是觉得很多书,连读都读不下去?

 

别泄气,因为其中有些书,本来也实在很难读。王国维先生就曾经说过,《尚书》里面,我没读懂的大概有十分之五;《诗经》里没读明白的,也有十之一二。

 

戴震:哦,我反正全背下来了。

 

这哪是学霸,这简直就是一代学神啊!

 

当然,我不是想来吹捧戴震的记忆力。真正让我触动的,是这样厉害的戴震,临终前讲了这样一段话:

 

生平读书,绝不复记,到此方知义理之学,可以养心。

 

书上的那些文字,现在都不记得了。到此方才知晓:义理之学,可以养心。

 

一个记忆力如此超群的人,讲出这样的话,让我印象极深。

说明一下,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戴震在自我否定。戴震不是个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他生平治学,本来也是从语言文字出发,通向儒家的义理之学。他只是在强调义理的重要性。

 

但我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启发。

 

我也曾经热衷背诵一些名言警句,追求更快更多地阅读。我当然也会获益,但后来看起来,这种追求数量的阅读,追求把书上字句搬进脑子里的做法,效率很低。

 

年终盘点,看起来读了50本书、100本书,但是,我发现我已经几乎完全忘记,很多书到底讲了些什么了。

 

“这还读个鬼啊!”有一次,我很懊恼地想。

 

我慢慢发现,这里面有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书上有很多孤立的知识点,我没有把它们串起来。

第二,这些知识读起来很有启发,但我没有把它们用起来。

 

我认定,按这种方法走下去,“读完50本书”,就是一个伪目标。“把书读完”本身,不是目标。完成了,我也无法真正提升自己。

02.

既然“把书读完”本身只是伪目标,首先就需要重新梳理真目标。

 

对于戴震这样的学者来说,寻求儒家典籍中的“义理”,就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而今天读书,目标可能有很多种。

 

需要更明白事理,或增加知识能力储备,那就要把书中观点、知识点理解透。

需要解决某一个问题,那可能需要快速翻阅几本书,或者一本书的一部分去寻找答案,不一定要把书从头到尾读完。

需要准备考试,那就该背的背,该做题的做题吧。

……

 

当然,书有“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有人会说,我读书就是为了享受,没有实用性的目的。

 

这很好,我也爱读一些“无用之书”。但我有一个看法,读无用之书,不代表随便读书。想清楚“无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书的选择和阅读过程同样重要。这里不展开说了。下面也主要还是针对“有用之书”的阅读来谈。

 

目标想清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找具体的实现办法了。

 

我尝试过一些方法,发现要把阅读的知识串起来,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有以下两条。

 

第一:输出。

 

我们经常把阅读、学习,当作一个输入过程。但从实际阅读效果来看,输出可能更重要。

 

比如说,首先可以做笔记:将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且加入自己和理解,将这些信息有逻辑地串起来,写成完整的读后感,或者片段式的读书笔记都行。

 

顾炎武著名的《日知录》,就是他“随时札记”,写下来一小块又一小块真知灼见,最终汇聚而成的巨著。我们虽然不用写巨著,但平时和读书时的好想法很快就会被忘记,把它们随时记下来,很重要。

 

当然,笔记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纯粹摘抄式的读书笔记,形式上看起来是输出;本质上只是换了种方式输入而已,意义很有限。

 

其次,“以教为学”也是很好的输出办法。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重新筛选、组织自己学习到的整体内容。这势必倒逼“教”者对学习内容,包括其架构都有很深的理解,并且和自己原本的知识贯通起来。

 

就算最简单地向别人复述一遍,不加入任何自己的观点,也会要求“教”者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梳理阅读的内容,这对记忆和思维都是很好的训练。

 

第二:抓住底层知识。

 

《庄子》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话被很多学校拿来贴在墙上,鼓励大家追求更多的知识。

 

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后面还有半句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剥离《庄子》的语境,“望文生义”地来看,我其实很认同这句话。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不仅是危险,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我们应该更有体会。我们没有戴震这样的超强记忆力。读过了,忘记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追求知识“量”的话,一定会非常让人懊恼。

 

追求新知不是坏事。但今天,知识高速爆炸、知识垃圾更是“光速”爆炸,追求“更多”知识,不见得是好事。更何况有些书,也就是包装得很漂亮的知识垃圾而已。

 

我们不得不抓住底层知识。这里说的底层知识,应该是书中的核心信息,也应该是能帮助我们理解其他事物的底层观念、知识。

 

比如,我大学时曾经很受益的一个底层知识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任何一种思想或制度。

 

这个表述不一定精确,也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了这个底层知识后,我明白了,讨论朱熹对《论语》的解读准不准确,王阳明对孔子的理解对不对,并不重要。朱熹王阳明都是思想家,他们这样那样去解读前人,反映的其实是自己的思想。如果要研究朱熹对《论语》的注释,更重要的问题,是结合他的时代,解读其中他自己的思想体系。

有了这个底层知识,我也不再去纠结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优于西方,还是比不上西方”等种种空洞的问题。

 

这只是一个例子。要说的是,能真正消化一本好书的底层知识,并且通过输出等方式,活学活用起来,效果可能会远比只是“读完50本书”要好。

 

 

最后补充几句。之所以每年大家都要定“读完50本书”这种任务,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觉得过去一年读书读得太少了吧。

 

大家都在说,中国的成年人平均阅读量太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也觉得,哎,不管怎么样,先读起来吧。多读,才能谈得上有方法。

 

不一定要读纸质书,任何形式都行。

—— END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栩先生(ID:superMr_xu)。作者李栩然,知乎个人成长、职场干货领域40万赞答主,微信上最会写毛泽东的人。特别擅长将个人成长干货与历史人物故事相结合,观点独特、内容有趣,每一篇阅读都是十万+。喜欢他的文字,想阅读更多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推荐同步关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栩先生”,后台回复“毛泽东”或“犀利时评”,一定不虚此行。

最新热文:

1. 张小平离职背后,是一代人面临的梦想和焦虑

2. 鲁迅离开课本,当年讨厌他的我开始有点怀念

3. 真正的捷径,都需要你孤独地翻山越岭

4. 如何像拥有性冲动一样,拥有自我改变的冲动?

​关注“栩先生”,可以在菜单栏可以直接读我的更多全网热文,和关于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