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分钟》到《啥是佩奇》,中国人的过年文化和家国情怀

去年的2月1日,农历腊月十六,距离春节前半个月,陈可辛执导短片《三分钟》发布。

500

这部催人泪下的短片瞬间刷屏,成为当时热门话题。

今年,在距离春节差不多也是半个月的时候,《啥是佩奇》也成为了催泪弹。

500

连续2年,在同样的时间,同样讲述离别和团聚的2个短片,都成为了一时的文化现象。

这2个短片之所以能刷屏,首先是这个时间点非常巧妙。临近春节之前的半个月,大多数人还在上班,但心绪恐怕都已经飞到了半个月后,这正是春节气氛开始酝酿的节点。

其次,这2个短片都抓住了我们当下最大的国情。如果这2个短片在10年前出现,恐怕都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正是在这些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进展越来越快,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有更多的中国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到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或者去往自己省会大城市,甚至是就近去家乡所在的县城。

曾经的中国以乡村社会为主,但是在2010年左右,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按照最新统计,2018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8亿,农村人口只有5亿。而这里面还有大约近3亿人是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

500

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居住的城市和从小长大的乡村,已经隔得越来越远。但是家乡的根还在那里,过年回家是一种文化诉求,也是一种情感诉求。

500

未来,我国的城市化进展依然还会继续推进,预计要达到80%以上才会停滞。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春运和回家过年依然会是每年不变的主题。

说不定,明年这个时候还会诞生又一个爆款呢。

当然这2个短片之所以能刷屏,还在于它们的创意非常好。

回家过年的故事年年有,但要怎么样才能吸引人们注意力,就必须要有很高明的创意。这方面《啥是佩奇》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当硬核佩奇手办拿出来的时候,能够想出这样的点子,你真的不能不佩服导演,当然,知道导演曾经出品过华为外星人广告短片之后,也就不奇怪了。

《三分钟》的创意,发生在春运路上一辆绿皮车上,在它停留在站台短短3分钟,一对常年分别的母子团聚。

500

为什么选择了绿皮车,而不是银灰色的高铁呢?因为绿皮车蕴含的春运情节更浓更厚一点。多少年来,绿皮车不知道见证了多少中国人的回家路。

《啥是佩奇》讲述的,依然是分别和团聚。只不过这次对象换成了常年想念孙子的农村老爷爷。

当然,最终能够打动人心,还是情感。《三分钟》的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故事中的人物原型,是广九客运段深圳至乌鲁木齐车队Z229次列车的一名列车员刘钟,她的儿子生活在湖南衡阳老家,忙的时候,经常在衡阳车站和儿子团聚一下。

500

《啥是佩奇》则讲述了爷爷对孙子的爱。

500

但这种爱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硬核佩奇手办只是最后那一刹那的闪光点,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平常的分离。

团聚的珍贵,往往来自于长久的分别。正如沙漠里的水才格外宝贵,寒夜里的篝火格外温暖。

常年住在农村老家的爷爷,是因为看不到孙子才如此思念;正如《三分钟》里的列车员妈妈常年和儿子分别。

而我们之所以会被打动,是因为中国每年有数亿人口,你和我,都和自己的家乡分别,和自己的父母分别,也和自己的子女分别,因为生活的打拼,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些分别,也正因为这种分别,才让每年一次,如候鸟回归的除夕夜,显得如此温情。

所以,即使千山万水重隔,即使大雪封路,过年也要回家团圆。

500

每一年的团圆,都是为了来年更好的工作和生活。一年四季轮回交替,到达是为了出发,出发是为了到达,没有经历这一次年夜饭的团聚,这一年就不够圆满,新的一年也就少了一股劲儿。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家乡是我们文化的根,可能这种感情,年纪越是大,才越能够体会。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人伦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当中,过年团聚是一种信仰,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文化基因,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面。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之所以能够引发广泛情感上的共鸣,是因为它所表达的内容,具有强大的现实基础。

《啥是佩奇》之所以火了,就是因为它接地气,就是因为它在恰当的时间点,恰好拨弄了我们的心弦。

而一年又一年,拨动我们心弦的,是不灭的文化和情怀,是过年和团圆。

除夕临近了,回家的车票买好了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