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猴子都死了”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

500

应广大儿子同学的妈妈的要求,聊一聊儿子的期末考试作文题。

题目见图。考虑到清晰度的问题,简单复述一下:

一只猴子天天呆在动物园里,因为它的调皮,不仅遭到妈妈的责备,更是受到动物园管理员的打骂。它想,我受够了!我要自由!

一天,趁动物园管理员不注意,它悄悄溜了出来。……

提示:猴子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动物园,它会真的自由吗?在外面的它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展开合理想象写一件事。

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据民间统计,在孩子们的笔下,这只出逃的小猴子“死亡率奇高”——要么遇到持刀歹徒,要么遇到交通事故,幸存下来的几个,灰头土脸屁滚尿流地回到老娘身边,个个痛哭流涕痛改前非,有被拐卖的,有被诈骗的,正如文天祥文大人所说,“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猴世所堪”。

我儿子虽然没有把猴子写死,也没能免俗。

我觉得,老师在阅卷的时候,应该感觉自己在看社会新闻。案件聚焦、庭审纪实、东方110、法治在线扑面而来。

不少家长也觉得踏实。“离家出走者,死!”

但我却觉得不够踏实。

我并不认为这是最合理的写法。尽管它可能“展现了安全教育的成果”。但这个“成果”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遗憾:

第一,动物园是不是属于猴子的最好环境?一定不是。属于它们的天地是大森林,是花果山,是郁郁葱葱的大自然。面对“动物园管理员的打骂”,它追寻自由有没有道理?符合不符合天性?

太符合了。没有任何问题。裴多菲怎么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与其窝窝囊囊在动物园里挨打挨骂被观赏一辈子,不如轰轰烈烈去外面追求一个可能性。

像妈妈那样活成一个标本,难道就是幸福的猴生吗?先不要考虑出走的后果,仅仅是出走这个决定,就是奴隶的觉醒、民主的萌芽啊。

可惜的是,应该没有孩子敢往这个点思考。他们考虑的并不是“逃离动物园”,而是“逃离家庭”。

当然,我也承认,如果真有孩子这么写,老师可能也很为难。

第二,安全教育是不是等于被害妄想症?一定不是。看到那些“社会新闻”,我其实在反思:我们的安全教育、警示教育是不是没有拿捏好尺度?我们在告诉孩子“提防坏人”的时候,有没有同时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我隐约觉得,在我们的暗示下,孩子可能太警觉了,以至于他们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都抱有一种戒备心,处处都危机四伏,“总有刁民想害朕”。这种思考也延伸到了小猴子身上——所有搭讪的都不怀好意,所有路过的都冷漠无情,如果你离开了熟悉的人,你就会被剥皮抽筋——最后在咽气之前后悔:我还是该听妈妈的话啊!

这个可能性确实也存在。但如果它变成了共识,我会担心孩子缺乏闯劲和善意。他会习惯性地以“安全”为由只呆在熟悉的环境里,面对没有恶意的接触,例如陌生人的问路、搭话,他们也会退避三舍:

“万一人家不怀好意呢?”

我们确实应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知道潜在的危险,但看到小猴子的遭遇,我也担心我们是否把社会描绘成了一个冷漠的“互害型社会”:看到老太不敢扶,看到弱小不敢帮——出门都是坏人。

但事实不一定是这样啊。

听说了孩子们笔下的“悲惨世界”,我一直觉得这道作文题有两个更好的答案。

一个更好的答案是:小猴子在出走后确实遇到了危险,然后被好心人救助。在和更多好心人的沟通中,他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在第二天带着礼物回到了母亲身边。

另一个更好的答案是:小猴子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发现了花果山和更多的同伴,他们杀回动物园,解救了包括猴妈妈在内的所有猴子,让大家都获得了自由。而那个动辄打罚动物的管理员受到了惩罚,懊恼不已。

可惜的是,在孩子的考卷里,我们应该遇不到这样的答案。

一个背景声

离开不一定意味着找死,也可能代表着长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