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的”是什么意思

翻译翻译,什么是“可以理解”。

----------------

当大宝不能理解数学题时,他就一筹莫展。

当我给他讲题时,他只是“恩”,“啊”的回应,不知道他是真懂,还是应付我。

反正他的心不在学习上,快速从我这里得到答案后,他就开始了他的游戏模式。

相比之下,宝妈真是要理解数学题,以至于我不得不详细地使用各种可以使用的方法去使宝妈理解数学思路,包括用纸片,天平等说来说明解方程、求几何的原理

----------------

要完全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人类的智能和意识。

但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模型,先简单地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理解”。

从信息的角度看,一段信息被编码成某种样子,这种样子可以是抽象的符号,也可以是具体的图案甚至人体动作,总之,信息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

而理解这个信息,就是从信息的载体中进行解码,重新把它还原成未编码之前的状态。

也就是说。理解一句话,一段手语,一个眼神,一幅画,就是从这句话,这段手语,这个眼神,这幅画中解码出信息来。

而这个信息载体所承载的信息是哪里来的?

是别人编码进去的。

但问题是,有时候可能没有任何人编码,我们也能从中解码出信息。

比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一座长得很像辣椒的山峰,我们会从这座山峰的图像中解码出“辣椒”这个信息来。

而这个“辣椒”信息显然不是大自然编码进去的,而是解码者赋予的。

而且,信息的编码者所编码的信息,很可能和解码者解码出来的信息不一样。

我说“今天月色真美”,有人解码出“因为佳人相伴,所以心情好,所以看月亮很美”,有人解码出“今夜无云,圆月当空”,有人解码出“这人又在假装文艺青年”。

可以说,解码者所理解的信息和编码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必然是不一致的,除非解码是编码的完美的逆过程,但这不可能做到。

甚至同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

我自己读我自己以前写的文章,都能读出不同的意思,更何况是那些住在我脑袋外面的其他人。

现在我们大致知道,“信息”这个概念,对于理解“理解”这个概念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问,“信息”是什么?

就像物理学家说不清楚“场”是什么,无论是哪个学科的专家,计算机科学、通讯科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等,都在利用“信息”这个概念,但都很难给信息这个概念下一个全面的定义。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信息。信息是“生异之异”,信息就是意义,信息就是知识,信息就是计算对象,信息就是被表达出来的东西,信息就是权力,信息就是……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信息是什么是一句话总结不了的。

以上差不多就是“信息”为基础概念,以第三人称视角来看待“理解“。

如果从第一人称来看待“理解”,其实我们可以借用“表征”这个概念。

那么,理解大致建构于人类对世界的表征的相似性之上。

而人类之所以对世界有着相似的表征,那是因为人类都是同一个物种,感觉器官、效应器官和神经网络结构大致相同。

我理解你,差不多就是我表征出了你的表征。

但这个一样有刚才提到的问题,我的表征出的你的表征和你实际上的表征是不一样的,但只要差别不大,就能互相沟通。

表征这个概念比信息稍微清楚一些,但也很难说清楚。

用最简单的视觉表征为例,假设视觉表征的对象是一把椅子,那么这个视觉表征就是以图像的形式,把这把椅子的图像编码储存在神经网络之中。

这个“椅子图像”还会与其他表征发生关系,表征之间还有层级关系。

当我说我理解了某个图像,也就是说我用眼睛看到这幅图像,并将其和我脑袋里已经有的表征进行模式匹配。

然后我发现,这个图像其实就是“椅子”。

这时,我就能说,我理解这个椅子的图像了。

这里提到的“我”的那些认知活动,其实全都是无意识的,不是大家有意识地进行表征和模式匹配。

这个时候,其实哲学家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就能发挥出来,因为像“表征”,“计算”,“信息”这些概念,本身非常复杂。

而专业的哲学家较之科学家的长处,就是哲学家通常具备把概念理清楚的技巧和能力。

哲学家可以从纵向的学科史的维度,横向的跨学科维度来分析同一个概念,这往往对于那些还没有建立起范式的学科有一定的帮助。

当一个问题没有问清楚时,自然也就很难有正确的回答。而科学家很擅长回答清楚的问题,但科学家相对不擅长把问题给问清楚。

------------------------

当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与量子力学有关。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属于经典物理学,量子力学的现代物理学的开端。

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的助产士。

在爱因斯坦看来,地球是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是人类在尘埃中进化出的大脑竟然可以理解建造宫殿的规则!

我们进化出来的大脑只是用来解析周围自然环境,实现生存的。理论上,不应该包含对无比深奥宇宙规则的理解,除非大脑最初的设计就预料到这一切。

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大脑的这种能力不应该出现!

宇宙规则就象一直在等我们一样,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让人类找到它并理解它。

整体上看,这些规则就好像排好队一样有序的供人类理解,这种有序就象杨振宁所说的非人形态的造物主所安排的一样。

如果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具有规律性且可被认知,那么我们的活动是具有必然性吗?

爱因斯坦和玻尔都对这个问题做了思考。

一个回答"是“,一个回答”否“。

在量子领域,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玻尔可能是对的。

对于天体而言,如果我们知道了轨道参数,我们可以轻易计算出下一次的位置。

但是在量子力学领域,我们就很难有这样的自信,我们不知道下一秒,粒子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以至于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感到难以接受:上帝不会掷骰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