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晴:步入人民币国际化新阶段,如何看待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重要性?

来源:大湾区评论

学界有观点认为,中国正在进入高层次的双向开放,更多市场开放政策会放在在岸市场来做,而在未来的国际化进程中,香港已经不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唯一窗口,在岸本地市场的开放才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有学者指出,离岸市场不再像早期发展那么快,特别是2016年后离岸市场的存款、点心债等主要人民币资产市场出现了收缩。

首先,我们要谈谈如何衡量离岸市场的发展程度。我认为,不要单纯只看“存量”,而是可以多看“流量”的指标。从存量上来看,2016年出现的离岸资金池收缩基本已经停下来,而且已经在回弹,不是快速增长,而是稳定、可支持更大流量的增长。2014年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约一万亿,201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下降到约5,000亿至6,000亿的水平,2021年7月大概是8,200亿,已经回到较正常的状态。

从流量角度看,尽管离岸资金池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随着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使用程度的增加,离岸人民币交易依然保持活跃。比如香港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RTGS)内的人民币结算金额规模始终保持在高位,2020年日均结算量超过1.19万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RTGS系统内港币的日结算量。2019年国际清算银行调查显示,香港地区2019年人民币外汇交易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每日成交金额达1,20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45%。需要注意的是,同期人民币在香港银行体系内的结存规模并没有大幅增长,人民币存款占本地全部货币余额的5.1%,占外币存款的10.3%,几乎与过去三年水平持平。

换言之,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支持的离岸人民币金融活动频率正增长,这也是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表现。香港未必需要大资金池,或者说,在保证资金池稳定的情况下,能支持很多离岸活动。

当然,如果要离岸市场更好发展,“池子”自然愈大愈好。但是,“大”也取决于“怎么用”。假如离岸资金池达到十万亿人民币,但它只是作为一个存款“趴在那里”,没有地方用,离岸市场就没有得到发展。还要看其他相应的产品指标,有外汇兑换,有债券发行,有大量衍生品的交易,产品繁荣发展,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宽,才是离岸市场发展比较“健康”的指标。

大约到2035年中国的经济体量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人民币作为一种“大国货币”和“国际货币”,其使用渠道、产品、服务和监管规则,都需要和国际接轨。国际化的货币,意味着有更多的国际参与者,监管框架、结构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国际使用的需要,这样效率才会高。因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环境来支持,这个市场环境不但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还要在中外各方均能认可的监管规则与制度安排下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这恰恰是香港离岸市场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重要领域”。

500

图源:网络

人民币国际化涉及很多资产板块,从股票、债券、衍生品到货币市场,每一个市场都需要(符合国际惯例)一套体系运作,进行国际化改革要花相当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已经是中国按照国际惯例、以国际规则运行、发展完善成熟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依托普通法系的地区。即使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后,内地的金融中心还不会完全对接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普通法运作,这将是香港的独特性所在。

近期内地推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及“跨境理财通”等项目的正式启动。这表明,内地正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金融市场开放中的规则衔接,以及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香港仍然是推动中国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最理想的海外平台,它既符合金融开放安全可控的要求,又能以国际认可的交易体系进行运作,可以加快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资本领域的使用。

本文内容采编自香港01对巴晴博士的专题访谈。

作者巴晴

金融学者,曾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等金融机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