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颠覆长城”——一场“市值”追赶“价值”的竞赛

文 | 无锈钵

迈入新年的第六天,长城汽车向外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很难想象,仅仅是在2020年的7月,董事长魏建军还在对长城人发出“灵魂拷问”:

“长城汽车挺的过明年吗?”

一年半的时光匆匆驶过,如今,这个曾让无数人如芒在背的问题,已经被现实给予了答案。

数据统计显示,过去的12月份,长城汽车共计销售新车162,369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32.5%;2021年全年销售新车1,280,993辆,同比增长15.2%,再连续创下新高的同时,这也是长城连续第六年突破百万销量。

500

另一边,同样惊艳的表现也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复刻,过去一年,长城汽车股价持续飙升,市值从600亿元一度飙升最高至6000亿元。

出色的表现之外,什么支撑了长城汽车“市值”和“价值”的双重爆发?

答案或许仍然要从市场中寻找。

潮水涌动,长城巍峨

这之中,毋庸置疑,新能源赛道背后的光明前景,是筑就如今巍峨长城的最关键因素。

宏观来看,双碳政策犹如一张庞大的风帆,引领着新能源行业一路高歌猛进。

近年来,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等政策意见,均已成为主导市场方向的指针。

而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加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也随即成为了每一个企业的挑战和机遇。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经历连续多年的布局和产品导入,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500

而和煦的新能源“东风”首先吹拂的,便是国产汽车品牌,截至目前,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已上扬至44.4%,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另一边,中国汽车品牌在转型浪潮中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愈加重要。伴随着国内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接连突破,国产汽车已经完成了从燃油车时代的“追赶者”,到新能源时代的“领跑者”的身份转变。

某种程度上,中国汽车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新能源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型引擎。

而这一趋势最直观的落地,便是在长城汽车这样高瞻远瞩、提前布局的企业上。

2021年6月的科技节上,沐浴在场数千嘉宾和全球的目光,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正式许下了承诺:“2025年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80%,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

同一时间,长城汽车旗下子公司蜂巢动力也下线了第1000万台发动机;7月,动力电池单月装车容量列全国第6位。蜂巢动力进入调整扩张期,2025年之前蜂巢动力设备投入将达数百亿元。目前,蜂巢动力正谋求科创板上市。

如今,2021的帷幕已经悄然落下,伴随着第一个小目标的顺利达成,昔日的豪言壮语,已经在朝着实现路上稳步前行。

按A股最新价,长城汽车最新市值约4200亿。如果2025年战略目标如期实现,旗下公司顺利孵化上市,不仅中国车市的未来会被重新改写,长城汽车也有望率先迈入“万亿俱乐部”。

500

为什么说长城汽车不是一家“传统车企”

宏观来看,过去的半年里,长城的股价经历了巨大的波动。

2025年战略目标发布后,长城的股价曾一度迎来数个月的接连上涨,然而伴随着全球缺芯的宏观环境影响,和一系列犹豫、怀疑声音的出现,长城的股价也曾从高点短暂坠落。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曾经有一套非常著名的“心动理论”:

“短期来看,股票价格反应的不是客观事件,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人们在内心世界不断修改长城汽车估值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反思另一个问题:“我们对长城汽车的估值逻辑本身,是否出现了问题。”

事实上,只要是对长城汽车的产品和战略布局有所了解,就能明白,相较于丰田、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长城汽车的基因深处,更像是一家科技/互联网企业。

500

首先,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长城的企业战略不是传统车企的“制造业模式”,而是科技/互联网企业式的“产品模式”。

传统制造业品牌的估值为什么偏低,核心原因就在于,专注B端的生产,而缺乏对C端市场风向的把握,因此导致增长空间有限。

相形之下,长城汽车的思维,则是从市场和产品切入的。

2020年的一次汽车行业论坛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表示:“每一款车、每一个品牌,就相当于一个创业公司、一个集成的团队,未来将打造多个创业公司,每个都直接面对用户和市场。”

这一点,欧拉和哈弗大狗的营销案例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如果说传统的车企是先更新车型,再沟通用户,那么欧拉的诞生,则是先聚焦用户需求,再创造产品的典范。

正是基于“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的这一定位,持续聚焦女性用户出行需求的欧拉得以凭借持续创新的营销模式和宠粉活动,闪电出圈,其于2021年陆续推出了“芭蕾猫”、“闪电猫”等多款猫系家族新成员,也都迅速成为用户热议的焦点。

500

其次,从产品和产业布局来看,长城汽车的布局不是传统制造业“大而全”的模式,而是专注于局部战争的“细而精”。

这一点,在长城汽车成长的轨迹中,也可谓贯穿始终,相较于一汽二汽共和国这样的共和国长子,和广汽上汽这样的合资巨擘,民营企业长城之所以能够逆袭成为头部品牌,关键就在于“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思路。

相较于竞争对手动辄横跨ABCD型车的产品布局,长城从一开始,就摒弃了无关的品类,专注做好“SUV”这一个品类,通过全面的产品矩阵和功能、价格的微调,借助高效的局部战争一举击垮对手,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皮卡和新能源赛道中。

今天,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累计超过100个月中国SUV销量冠军;长城皮卡,也连续24年国内销量第一、出口第一。

而在价值日益显露的新能源风口中,长城汽车的产品和技术布局也相当完善。

除了相对亲民的欧拉品牌,2021年长城汽车还向40万+高端豪华市场发起冲击,推出了全球首个“机甲科技”品牌-沙龙汽车。作为豪华纯电品牌,沙龙要打造“全栈自研”,从元素、PACK、电池、整车、服务构建全产业链布局。目前,首款车型机甲龙已于2021年广州车展亮相,凭借硬核机械风外观设计,3.7秒零百加速、38个智能化感知元件、400TOPS NPU算力、CLTC 802km的超长续航等特点,引发行业热议。值得关注的是,首批定价48.8万元的101台全球限量版,预订3.5小时售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500

在纯电动车型之外,长城汽车还加速产品混动化。当前,长城汽车已经发布了DHT混动变速器以及1.5L/1.5T混合动力发动机,并已陆续推出拿铁DHT、玛奇朵DHT、赤兔、哈弗神兽等混合动力车型。

从长城汽车目前的产品布局来看,纯电品牌欧拉已经被市场认可,且取得了不俗的销量成绩,成为长城汽车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担当。未来,随着沙龙汽车和其他混动车型的到来,长城汽车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领域的产品矩阵,也势必会助推其在品牌、产品和销量方面继续向上。

而在那之外,相较于丰田、大众这样产品线繁多的传统车企,长城汽车的布局,其实更近似苹果这样的科技型公司。

后者在市场上同样以精良的产品和独树一帜的市占率而闻名。

作为一家市值近3万亿美元的企业,苹果自诞生至今涉足的赛道屈指可数,却真正做到了对每个赛道的“打穿”、“打透”。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个人PC,再到智能手表,简单的品类背后,是出色且可持续的强大产品力。

在既有赛道上,借助层出不穷的产品更新“卷”死对手;在新赛道的开拓上,依托成熟的供应链配套和充足的技术储备保持领先。

某种程度上,这两大企业之间的战略方向,颇有“所见略同”之感。

技术升维如何激发企业的“无限未来”?

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红皇后对爱丽丝答道:“在这个国度中,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

进化生物学家利·范·瓦伦于1973年借用红皇后颇有禅意的回答,提出“红皇后假说”,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激烈的生存竞争法则:

“停滞等于灭亡,唯有不断进化,才能保持生存。”

毋庸置疑,双碳的宏大背景,对于所有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数十年难遇的挑战。

时至今日,这场激烈的混战早已跳脱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品牌竞争,而是一场关于体验、技术和智能产业生态维度下的考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汽车产业究竟能否借新能源这一东风,完成对全球老牌汽车巨擘的弯道超车,关键不在于一两款产品的销量和用户的运营,而是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生态的构建。

相形之下,长城汽车区别于传统制造业的成本思维,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的关键,也正是在于技术创新的驱动。

这也正是投资者看好长城汽车的关键所在。

从新能源技术、新能源产品,以及自动驾驶在内的线控底盘、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在内,可以说,今天的长城汽车,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全生态产业布局。

500

某种意义上,今天的长城汽车,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闷头于生产车间的工业品牌,而是成为了具备孵化“技术生态航母”能力的行业巨擘。

这一百花齐放的技术生态里,有象征着中国动力总成最高水准的3.0T+9AT\9HAT,有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和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还有打破合资品牌技术的垄断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和中国首款永不起火的新能源电池技术——大禹电池,上述技术生态的架构,全景展现了长城汽车“技术生态航母”的体系力和创新力。

500

对于汽车这样一个时刻处于迭代中的行业来说,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而“技术生态航母”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品牌、供应链、技术等多个维度的链接,组成攻防一体的战斗组织,从而提升品牌整体的反应速度和综合实力。

可以说,这一技术生态端“航母集群”的出现,让长城汽车不仅率先在行业内形成了全产业链同轨发展,从零部件到整车,均由自有产业链品牌完成闭环,大大提高了产品融合率、降低了不匹配故障率,使得用户体验和整车品质有了大幅上升,更重要的是在品牌和市场层面提升了长城汽车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具备多面造车能力的车企,在行业竞争中占得了发展先机。

时至今日,经历多年的技术创新,长城汽车已经成为了中国汽车产业链技术布局最完整的车企之一,并且具备了冲击智能科技公司头衔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出行业领军者姿态的长城汽车,已经在企业价值层面,走在了中国车企的前列。

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丹碧莎‧莫友(Dambisa Moyo)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无用的援助》中留下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某种程度上,这或许同样也是解读长城汽车投资价值的一段密钥。

错过了过去和现在,后续的时间里,便只能以见证者的身份,期待优质的产品,和这一品牌资本价值和企业价值盛大的“空中接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