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云”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激荡·番外篇】

作者|  大象

来源|  大象放映室

  再过100年,人类可能还是会记得2020。

  那时可能有文章会写——

  “一场席卷全球的病毒性肺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轨迹。”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世界按下了“暂停键”。

  医疗物资供应不足、供应链体系遭受重创、物价飙升、物流延迟、经济下行。

  毫无疑问,这是人类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危机。

  时至今日,人类还没有走出阴霾,各国抗击疫情的斗争仍在继续。

  这场严峻的全球疫情阻击战,不仅是对各国医疗系统、组织能力、综合国力的一次检验。

  客观上,它也是对整个社会信息数字化水平的一次大考验。

  “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

  2020年9月24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外滩大会上这么说——

  “疫情把数字化推进了至少十年,科技的大潮正在到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则撰文——

  “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乘势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势不可挡。”

  数字化其实很简单,应用场景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疫情爆发期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进行的疫情态势研判;人员流动监测、病患轨迹追踪、医疗物资调配等等,都属于数字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则应用更加广泛,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通过网购软件,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购买粮油蔬菜和生活必需品,送达时间以分钟计算;

  借助社交平台,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能够开展在线会议、网课教学和协同办公;

  通过手机二维码、小程序,数亿中国人实时掌握疫情动态信息,确保安全出行;

  又或者智能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可以主动自动识别出业主、陌生人、外卖快递员;

  社区停车场车位系统,可以自动进行使用频率分析,可以实行无感通行缴费;

  社区里线上APP,可以与线下商家服务联通,提供购物、教育、养老、娱乐等各类生活服务;

  智能监控系统,可自动识别高空坠物;社区消防设施,可自动检查……

  疫情,给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却也为全世界的数字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似乎在一夜之间,我们深刻懂得了,什么叫“万物互联”。

  当然,除了改善民生,数字化在经济上的作用也至关重要。

  首先是我们创造了海量的就业机会,这些年来虽然中国的GDP增速在放缓,但城镇的失业率却没有明显上升。

  这就是数字化经济下,劳动力市场变得有弹性。

  滴滴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平台主播、短视频创作者,这都是数字化经济下 带来的海量就业岗位。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四分之一。

  而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38.6%,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且增速明显。

  这就是数字化,带给中国经济的强势变化。

  而这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字——

  “云”。

  数字经济的基础是“联接和计算”,5G、物联网是联接技术,而云、AI代表计算技术。

  是它们,让我们正在走向的那个新世界变成可能。

  今天,我们早已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全面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也进入了常态化,我们这一期就聊聊“云”的故事。

  比如疫情之初,“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而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云”又将把我们的社会带向何处?

  相信其中的故事足以绘出一幅“云上的《清明上河图》”。

500

500

  云,对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1875年,法国巴黎用电照亮了火车站。

  1879年,美国旧金山实现了首次对外输送电力。

  此后,电力由仅仅提供照明走向了服务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各行业的生产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人类由此进入——电气化时代。

  2021 年的今天,5G正在快速发展,疫情又将数字化进一步加速。

  目前,商用网络覆盖了全球72%的GDP,数字化在向千行百业延伸,借用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的观点——

  “目前整个社会基于5G、AI、云和大数据的数字化转型,不亚于100多年前电力在全社会的应用情况。

  ICT技术就像 100年前的电一样。”

  它将带来另一轮翻天覆地的巨变,也将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数字化时代。

  回头看去,时代的风吹过了四十年,也吹到了七十多年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我们海里没有潜艇,天上没有飞机,地面上尘土飞扬,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更几乎是从零开始建立。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有的机场还没有水泥跑道,飞机在草地上滑行,炼钢厂里还在用着140年多前的清朝的设备。

  而工业技术能力,还不足以给桑塔纳轿车配零部件。

  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业时代落后造成的苦果。

  但贫弱不改壮志,即便站在世界的队尾,我们也誓要打破一个旧世界,造出一个新世界。

  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6万公里,最近15年我们共修建了15万座公路桥梁,平均每年修桥 1万座。

  到2022年,我们还将完成空间站天宫的建造。

  除了工业,在数字化、高科技方面我们也早已布局。

  早在2018年,国家就已经提出“新基建”概念,去年,我们的方向更加清晰。

  未来5年要大力推行“新基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量子通信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前行的道路永无止境,可局面已经截然不同,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而这一次我们不再是在队尾奋力狂追。

  如今的我们,在工业制造、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都走到了前列。

  中国,变成了下一个时代的引领者。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场面:铁路干线在江河湖海上纵横交错,如织的车流在崇山峻岭间自由穿梭,高压电线通往每一座城市,点亮万家灯火,自动化的机器在神州各处发出轰鸣,彻夜不休。

  从几乎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筋骨强健的工业化强国,再到产业升级,用科技和数字化迈入下一个时代。

  唯有实业才能救国,唯有科技才能强国。

  恍然回眸,这一路时代风声呼啸,一切好似幻梦一场。

点击「大象放映室」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