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陈平老师的三个问题

【本文来自《《眉山学苑》公告:招募云学生共创《体制工程学》》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非常感谢陈老师提供的一个讨论平台,对于一个从小写作文就不及格的人来说,一个每周只有两三个小时空闲时间的在职人士,组织一篇论文开题实属不易(捂脸),我可能唯一的优点就是把写作的技能点点到观察力上了。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转入正题:

第一,What is the ISSUE? 让高学识、高技能人士、高贡献者有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话语权/社会资源分配权。

      我期待看到这样一种风气的形成——知识将取代花边新闻、游戏成为社会焦点,高学识、高技能人士、高贡献者的受关注程度/话语权(社会资源分配)将远超一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体制内外尸位素餐者。由这群人参与的决策/执行/举荐/评价,将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重要的不是借助这个体系短期内办多少事情,重要的是形成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体系,让我们的社会能够真正的享受到复利的力量。

       因为尸位素餐者/既得利益者大量存在而且就像泥沙淤积一样无法筛出,最终导致大量优质人才无法施展才能,劣币驱逐良币,周而复始积重难返,(与国外)差距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就是重拾正向循环,后辈们的潜能自然可以显现出来。我认为“社区贡献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良币驱逐劣币的作用。

第二,What is NEW? 我设计了一个叫“社区贡献度”的token,一个可以量化的贡献度评价/信用体系,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激励大众参与三次分配的通证经济模型(一个合理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我就不在这说了,懂得自然懂,不懂的。。你只要知道当年美苏争霸,决胜点在分配制度就行了,而现在中美之争决胜点同样在此),一个旨在高效利用社会的力量以及对参与进来的主体进行资源分配\回馈(让参与者有参与进来的动力)。

第三,Why it is IMPORTANT? 上海有一家应对老龄化的“时间银行”,将平日做义工的时间存入银行,以后可以换取他人提供的服务(信息来源于2019.5.20财经郎眼)。我认为可以将教会比作“银行”,将多余的10%的精力/收入存入此银行,将收获心灵慰藉、教区回馈、社会地位、人脉关系等更高层面的“收益”。虽然国内宗教组织远不如国外普及,但是因为自身的存在让周围特定人群可以过得更好,是我们这个无神论民族的一种信仰。我们为周围的人付出,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反馈,这种反馈是非特定的,类似于欠人情,后期基于受助者的能力的一种随机性的回报。在这个付出——回报过程中,可以得到数字化的社会贡献度/话语权数据,可以将前面描述的“高学识、高技能、高贡献”人群识别出来。

而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参与进来的群体得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以教育为例

      例1.鼓励青年学生为社区提供贡献,以获取的贡献度来换取实习、参观、考察、外部资源等机构或个人给予的机会,同时以区块链的形式记录下来还可以作为以后的个人资历证明,(后期逐步)强化为自身名片使用。

      例2.激励资源所有者提供各类资源,如果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学到了汽车就只是知道汽车或者汽车的某个部件而已,再如果由汽车的设计师来抽丝剥茧的讲解,或者讲一讲设计中的趣闻逸事,又会是另一种理解,当然设计师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从事周边相关的人员都可以讲出个不同于教科书的一二三来,这就极大的丰富了该知识的切入点。而在日常中这些人员的知识又不足以支撑起完整的课程,可以利用社贡度将这些资源和需求串联起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碰撞,可以理解为降阶版的工业游。也可以邀请“社贡度”高的同学,也选择支付社贡度来获取假期参观、学习汽车生产厂家的机会。也可以利用“社贡度”来吸引个人、商家、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资源(例如提供场地、人力、财力、物力等等)。

      通过反馈和磨合反过来还可以渐进性的提高这部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内在价值。比如:依托现有的教师资源对资源质量进行把关、监督和指导,可以整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提高该部分资源的价值。      这个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另辟蹊径扩大供需两端。就像美国在经济危机时修建胡佛大坝的作用一样,在下行期(贸易战外部制裁)激发资源闲置群体的活力和潜力,为上行期积蓄力量。同样是扶助中低阶层群体,改直升机撒钱为——过剩资源调配,摆脱单纯货币依赖,不依赖货币意味着不会有外汇流失的副作用,在不放水的情况下还可以起到提振内需的积极效果。      

      写的比较仓促有点乱,也受限于篇幅,我可能会用一个月左右(下个月初要考试,本月连周末的两三个小时也没有了)的时间整理一下语言,在陈老师这边或者观察者网我自己的主页上具体描述一下这个设想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