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偷袭珍珠港,日军靠传统的战列舰对决战术,就能取得战争胜利吗?

500

NO.1530 - 大和号

作者:沉默鹰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与商务合作,请联系potereio

在现在的军迷圈中,只要提及旧日本海军的“大和”号战列舰,那几乎就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笑话,倾举国之力建造,寄托着整个大和民族希望的超级战列舰,最后沦为了大名鼎鼎的“大和旅馆”。在整个战争期间不是在柱岛锚地“趴窝”,就是在最后的“天一号”作战中,载着单程燃料去自杀送死。

以至于现在很多人提起“大和”号战列舰,基本就是将它作为一件精美豪华的模型来欣赏,而它作为武器的本质反而被人遗忘。

随着去年日本人拍摄的《阿基米德大战》上映,大和号建造的历史被“爆料”出来,那艘早已经沉没在太平洋汹涌波涛之中的超级战舰,再次浮现在人们面前,只不过是以揭露“黑历史”的方式。

500

电影中大和号被舰载机群殴

有意被“忽略”的问题

作为日本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全片就充斥着一个旋律,“大和”号这艘庞然大物就不该被造出来。要不是大角岑生这群“老顽固”的冥顽不化和推波助澜,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新潮流”依靠从东京“风月场所”带回的数学天才,就阻止了这一劳民伤财的“怪物”出世,从而可以将建造“大和”号的钱用来多造几艘航母,那太平洋战争最后“鹿死谁手”就尚不可知了。

该片对“战舰派”的描述极尽抹黑,以至于在中国影迷看来,大角、岛田和以平贺让为原型的平山忠道等人几乎就是打入日本海军的“抗日奇侠”,要是海军再多几个这样的“老顽固”,日本说不定还会多造几艘“大和”,最后也就让日本“死”得更快。

500

电影中的平山忠道,他的原型就是平贺让

片中有个桥段“爆”出,在大和号都还没有开始建造,“赤城”号也还处于三段甲板时,山本五十六就已经在计划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了。山本是否已经在当时就计划偷袭珍珠港,已经是无法考证的问题,但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前IJN的建军装备史和主流战术思想来看,用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并不是IJN的首选方案。

当时IJN在针对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争预案中,依然是基于东乡平八郎在 “对马海战”之战中使用的“九段击”战术中,加入航母和潜艇后的升级版本“渐减迎击”战术。

500

电影中在风月场所的数学天才

“渐减迎击”战术,在历史上有很多种叫法,有的叫“渐减拦截”、有的叫“渐减邀击”,不过,实质都是一样的。这种战术就是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在数量上不如英美海军的情况下,如何击败对手的打法。

该战术的指导思想就是:日本海军计划在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战列舰,进入自己位于小笠原群岛以东洋面的预设战场之前,首先通过航空母舰、潜艇、驱逐舰甚至高速快艇对其行进中的舰队进行沿途袭扰,以达到“渐减”的目标,待对方的主力舰队的实力被“渐减”到和自己主力战列舰实力相当或者更低的时侯,再出动主力战列舰与对方决战,以彻底摧毁对方舰队,这就是“迎击”!

IJN的这一战术指导原则是在日俄战争后几十年如一日根深蒂固般存在的,甚至连日本的普通民众都清楚,更为严重的是,这一战术指导原则直接影响到IJN的各类战舰的设计建造,当时IJN可谓小到一艘鱼雷艇,大到战列舰,都是为最终能发挥出“渐减迎击”战术威力而设计。

虽然在山本等 “航空派”崛起后对这一战术指导原则有一定冲击力,但是无法撼动这一由“军神”东乡平八郎当年亲自实施过的战术。可在这部电影中,对于IJN当时面临的这一重要问题,大角和岛田却“蠢”到只字不提,反而要去伪造战舰造价预算,来证明战列舰比航母建造更便宜,这不能不说是导演为了抹黑“大和”号而刻意为之。

500

大角和岛田

偷袭珍珠港,并未放弃“渐减迎击”

在片中,山本五十六对“大和”号表现出深恶痛绝,就差没有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直接冲上去砸模型了。

电影还顺带将舰政本部的另一位“造舰鬼才”藤冈一起带上“吃瓜”,而这位腾冈原型就是当时在日本与平贺让齐名的藤本喜久雄,他虽然受命主持改建设计过“赤城”、“加贺”,但他什么时候也变成坚定的“航空派”则实在不得而知,要知道有种说法,当年藤本喜久雄还可是与平贺让为建造“大和”级战列舰而暗中较过劲,并且还拿出过一个“藤本私案”。

500

藤本私案设计图

让痴迷战列舰设计的“鬼才”,在电影中改行建造航空母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电影中之所以会将山本五十六“演”的对“大和”号如此痛恨,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航母才是未来海战的主力并且已经在计划用航母偷袭珍珠港,所以就要全力发展海军航空兵,而全力发展航空兵关键就是要多建航母,所以他自然不想建造航空母舰的钱被战列舰挪用。

500

藤本喜久雄

好像山本五十六手中只要有足够多的航母,就可以在开战之初直接在珍珠港将美国打败,从而放弃日本研究多年的“渐减迎击“战术,既然放弃了这一战术,那战术中最为关键的大和号自然也没有建造必要。

但其实偷袭珍珠港也是“渐减战术”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山本五十六将“渐减”的时间和地点提前,修改原计划中在美军舰队航行时才开始第一波袭击的计划,而将第一波袭击提前到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老巢!

偷袭珍珠港的胜利,以及后来在马来亚海战中击沉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的胜利,都不能说是山本五十六与日本海军已经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渐减迎击”战术,只是他们将这一战术的时间提前,范围扩大。

500

日军舰队炮击冈比亚湾号

真正可以发挥出“大和”号威力的战场

既然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没有放弃“渐减迎击”这一战术指导原则,也就说明当时决定建造“大和”号也并不是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几乎是“抗日奇侠”们的“神操作!

大和号拥有7.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九门460毫米口径的主炮,每颗91式穿甲弹的重量为1460千克,最大射程42.50千(45度仰角)最厚装甲处达到650毫米,最容易被炮弹命中的舰舷侧装甲厚度为410毫米,并且呈20度向内倾斜。

能跑出27节航速的超级战列舰,虽然在整个战争中没有击沉过一艘美军的主力战列舰,最后还“憋屈”的死于舰载机之手,面对这样的结果,估计每一代日本人都会大骂一声:“八格!”

但死得“憋屈”并不代表它就是一堆废铁,只怪时代变化太快,像“大和”号这样的超级战列舰没有上对战场,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如果没有开战之初,山本五十六的突发奇想,在珍珠港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群几乎“一锅端”,逼着美国人使用手中仅存的四艘航空母舰,航母估计也不会这样快的演变为海战的主力,美军太平洋舰队也极有可能会如开战之前日本预想的那样经过长途跋涉,并经历过先期无数袭扰后,依然“浩浩荡荡”的开入预设的决战战场。

这时,以“大和”号为首的主力战列舰便排着标准的战列线登场,然后用自己460毫米主炮在42公里之内的距离上对着美军战列舰精确轰击,最后以全部美军战列舰在熊熊烈火中沉入太平洋而结束战斗。

500

对于这梦幻般的决战战场,日本人是有足够信心获胜的,按照海大甲种28期毕业的,擅长海军炮术的黛治夫于战后所写的《海军炮战史谈》一书中就明确提出,“如果战争最后进入战列舰决胜时刻,无疑对我们是有利的。

他的论点是基于两点:一是当时IJN拥有460的毫米口径主炮超越了同期美军所有战列舰口径的主炮。

二是IJN为了“渐减迎击”中最后的决战,在战前对每艘主力舰的炮术进行了魔鬼般的强化训练,使得日军主炮命中率达到了14%(以“金刚”、“榛名”在15500米上的命中率为例),这是日德兰海战15000米距离上的2倍,如果再考虑进去炮弹的散布等因素,他得出的结论是IJN战列舰主炮的命中率是美军的3倍以上。

500

日军3倍于美军舰炮命中率的来源

同时期,美军最为先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因为受制于巴拿马运河的通行上限,其为4.5万吨,装备9门406毫米主炮,最厚装甲为445毫米,最易受到攻击的船舷主装甲带为307毫米,也内倾19度 ,设计最大航速33节,其中MK8型超重穿甲弹,虽然也有1225公斤重,射程也可以达到33.558千米(30度仰角),但在14.5海里的距离上,穿甲力只有381毫米的垂直装甲。

所以,仅从纸面数据上看如果进入“一对一”的标准战列舰对射模式,衣阿华无论从火力还是防护力上,在超视距炮战中都不是“大和”的对手,而也只有在这样理想的战场上,“大和”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威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