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是武汉未来30年的“起点”

500

科技创新“第二春”

摊开全国创新创业园区版图,武汉光谷是耀眼的“一极”。

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立;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无数企业和创业者在光谷写下创新的传奇,作为武汉及湖北的核心支撑,光谷在“十四五”期间,被寄予厚望。

今年初,湖北从全省高度,提出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的视线,一下从光谷拉到了武汉都市圈,乃至中部地区。

近期,城叔应邀参加武汉市网信办和新浪微博、新浪湖北组织的“大武汉C位见”活动,来到武汉光谷,看到这518平方公里土地上,正在萌发的科技创新“第二春”。

过去,光谷最为人熟知的是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现在,这里正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借用一句城叔在武汉当地听到的话:“十年前以为光谷广场是武汉的尽头,没想到原来它是起点。”

有了光,也有了谷

“光谷”之所以被叫得响亮,一则因为“光”,二来因为“谷”。

1976年,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拉出一根7米长的“玻璃细丝”——中国第一根光纤。虽然比全球第一根光纤晚了6年,但它却成为我国光通信的源起。1985年,我国第一家激光企业“楚天激光”,创立于东湖之畔。光纤与激光,共同成为“中国光谷”的火种。

围绕这个产业,武汉东湖高新区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和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激光研发生产基地。

光电子信息产业已有数千亿规模,即便光谷后来又布局了芯、屏、网、端以及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光”依旧是目前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机构集聚度最高的那一个。

“光”指的是产业内容,“谷”说的是环境,一种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一种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

这种扶持创新的氛围,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6月。武汉丁字桥108号的6间厂房,诞生了一个简陋的新型机构——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那时没有人会想到,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孵化器发展的历史。

500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57800

后来,光谷有了更多的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企业也遍地开花,形成了一片创新的“雨林”。而且特别的孵化模式也走出武汉,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借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洒向更多城市。

其中之一就是“创业咖啡”。雷军和李儒雄创办了光谷创业咖啡,所谓“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武汉当年创新创业势头正劲,让周边城市也好生羡慕。

而与科技创新匹配的体制机制改革,则为一大批高成长企业解除束缚,减轻制度成本。

2012年8月,武汉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黄金十条”。政策公布一年之后,华中科技大学一项职务发明出让,1000万元的收益,70%归研发团队,30%上缴国家。

不仅是专利交易“三七分”,还有科研人员可留岗8年去创业,大学生休学创业也算学分……一些列“破格”条款频频引发关注。

在破解自主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难题方面,一时间,媒体将光谷与中关村比肩而论。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智力密集区,一旦科教资源被全面激活释放,无需想象也知道前途无量。

跨越“死亡之谷”

第一条光纤的出现,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开端。光谷后来在这个方面也制造出不少高光时刻。

“回顾东湖从高新区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程,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我们的看家本领。”2013年,时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曾说,光谷80%以上的成果、80%以上的企业、80%以上的产值和税收,都与在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关。

但是从技术到市场的断层,本就是世界性难题,它甚至被发达国家称之为“死亡之谷”。

为了打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最后一公里”,2017年,武汉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团。当时定下目标:力争5年内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占比达到80%。

设局的时候,当地媒体报道,仅2016年一年时间,在汉高校共登记技术合同就达9294项,占全国高校总数15.5%,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但众多大学科研成果大概只有20%在武汉、湖北落地。与此同时,投资人在武汉还苦于“有钱没有好项目”。

为什么科研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有的是怕担风险。

武汉大学一位教授曾坦言,我在实验室发论文,每年都能拿到30万元到50万元奖励。一旦自己独立走出产业化步伐,每一步都意味着风险。

有的则是因为成果的成熟度。

“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平台上传、入驻科技资源12378项,技术需求2974项,企业数量3420家。与此相对应的是,平台供需对接158次,达成意向42次;签约合同36项,合同金额2.07亿。

500

图片来源:“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网页截图

这组数据“不好看”,一来是因为它2019年才上线,二来上线后还经历了新冠疫情。但成果转化难的现实,的确摆在那里。

“1万多项(科技资源)实际上只对接了100多次,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武汉市科技局成果转化处处长程乐学曾谈到:

真正从理论成果到最后成为产品,过程很漫长。科研人员认为是一个可用的成果,但是拿到生产实践中,就存在很多层级上的需求。

怎么改变这样的现状?武汉科技局派了20名直属单位联络员,深入到20家重点大专院校去收集有效成果,同时今年也加派80名需求端的联络员,以解决企业“我有需求,但我不知道技术点在哪”的问题。

需要一些直接的手段,也需要一些长远的布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提出三个正在思考的方向——针对成果不同的“成熟度”,由政府联合大企业投建一些围绕产业的中试平台,搭建转化的桥梁;针对真正“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需要更多前沿科研布局;针对资源聚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2020年,武汉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举办各类对接活动220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亿元。

攻关“卡脖子”

论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力量也不容忽视。

城叔在武汉参观的一家科创企业,“十年磨一剑”,把20%的营收投入新产品研发,今年产品终于问世,实现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一个零部件的国产化。攻关十年,最难的是不断解锁“know how”。

另一家企业介绍,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蝉联湖北企业第一,在湖北投建的产线,提高了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的水平。

武汉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武汉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增长10%,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左右,创历史新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64万件,占全社会比重提高到55.7%。

500

图片来源:吴林静 摄

不过,光环之下亦有隐忧。

比如,一些零部件实现了国产自主化,但市占率还偏低,主要定位中低端,而且原材料依旧要从国外进口。另外一点,撑起企业科研实验室的高端科研仪器,据介绍“还是进口居多”。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同样意识到这个问题,企业端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的成果,有是有,但欠点儿火候。一大原因在于:

很少有企业具备投入关键领域攻关的能力,除非企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产业的‘无人区’,才会催生对于原始创新的迫切需要,否则很难苛求企业有这样的动力。

企业研发力量还有待优化,反映到产业链身上,就出现了一个本地产业带动性的问题。

以“屏”产业为例,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国内显示面板“三巨头”全部在武汉集结,从LCD到OLED、从硬屏到柔性屏、从直屏到折叠屏,13年时间,武汉建成了5条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

但是,当城叔向企业了解屏生产线的本土化率时,企业相关负责人回答,就材料而言,国产化率做到60%以上,但是高端材料还是以国外进口为主;就设备而言,主要还是进口,国内能提供的设备以检验设备为主。“整体来看,本土化率不太高,我们还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供应商。”

500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322947

“大生态”的群舞

解决问题的关键,说到底还是要靠基础研究。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正在制定中。一线城市开始拼抢这条赛道,上海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给予科研人员自主的科研空间;深圳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固定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提供持续稳定的源头活水;北京提出“十四五”期间出台基础研究行动方案……

湖北、武汉也有此意。武汉从2017年就开始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只不过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批建,已两度失之交臂。

国家发改委曾答复:“从武汉市拥有的设施数量和学科相关性上看,尚未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形成设施集群效应,与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换言之,武汉不是实力不强,而是条件不成熟,关键是没有“集群”。这一集群包括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和顶尖的科研机构以及研究团队。

今年2月,湖北省发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今年9月,武汉发布远期规划至2050年的《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都是希望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

七大湖北实验室、九大创新中心、三条特色产业带、两大万亿元产业集群……从光谷出发,向东连接鄂州、咸宁、黄冈、黄石,沿长江延展百余公里的区域,一个更大范围的“创新策源地”,画进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创新蓝图里。

500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示意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基础研究投入高、回报慢且难以量化,有时十年、几十年甚至更久才可能“有用”。从两份规划定下的发展目标来看,武汉以及湖北布局的,是长达30年的未来。

要以光谷为核心,带动建设一条跨区域的科创大走廊建设,深意何在?

武汉科创界一位从业人员的“大、小生态观点”颇有意思。他说:

生态分大与小,小生态虽然是个雨林,但大生态是一片沙漠,那小生态充其量也就是沙漠里的一个绿洲。小生态优秀,自然重要,但大生态一旦枯萎就毫无意义。光谷做得好,武汉不行,那生态就不好;武汉做得好,但中部不行,也没有意义。

光谷跳好“独舞”,也要与周边省市跳好“群舞”。按照营建一个“大生态”的逻辑,光谷乃至武汉的科技创新,正在迈向一个新的能级。

武汉市市长程用文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调表态:武汉的昨天靠创新“起家”,今天靠创新“成家”,明天还要靠创新“发家”。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封面图片来源:刘艳美 摄

文字 | 吴林静

来源 | 城市进化论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